新闻
中国节能网

薛涛:PPP改变行业格局

   2015-07-10 PPP智库 1620
核心提示:长期化,政府周期至少是10 年或者更长,原来那种BT 方式2-3 年是不受欢迎的),这种模式下,恰恰和预算法的长期科学化是匹配的,所以这是财政部大力推广PPP 的一个重要原因。

43 号文以及新预算法对于市政环保行业最大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影响,我们相信未来更多的市政环保服务的采购将通过PPP 方式以及第三方治理等方式来体现,较原来的竞争规则有了进一步的深化(我们说是深化,因为PPP 在市政及环保领域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之前的BOT 是一个比较简单的PPP 版本,从2002 年开始形成)。我们认为市政环保领域PPP 中占优势的还是国企,因为在这个领域内,和地方政府谈一个PPP 模式,其实背后在很长时间内投融资的概念还会占主要因素,这种情况下,混改后的国企的优势在于:融资成本相对较低、地方信用相对较好、在资本拿到钱的可能性较大。

1.1. 国家力推PPP 的原因

现在的PPP 和以前的BOT 的区别在于:1)范围更广;2)长期化:结合投融资平台的转型和政府预算法的逐步调整:预算的长期化、透明化和科学化,楼部长的方向很明确,两手抓,一手是关掉以前的投融资方式、建立新的预算体系,另一手是用PPP 的方式打开另外一扇门,实际上就是关掉一扇窗(投融资平台,不规范的、以政府潜在信誉为担保的方式)、打开一扇门(希望通过PPP,因为PPP 有个首要特点:长期化,政府周期至少是10 年或者更长,原来那种BT 方式2-3 年是不受欢迎的),这种模式下,恰恰和预算法的长期科学化是匹配的,所以这是财政部大力推广PPP 的一个重要原因。

国家力推PPP 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从发改委角度来看,近几年内拉动内需依然是重中之重,从宏观经济来看,很多数值参数降下来很可怕,很担心就业的情况,这次拉动主要是两块:一块是一带一路,另一块是大力通过PPP 方式来推的,以PPP 方式带动民营资本增加基础设施投入,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拉动手段。这个行为会在下一个季度非常明显,我认为海绵城市批16 个城市增加6 个城市背后也是原因。宏观经济从前两个月的数据来看很不乐观,所以必须通过PPP 的方式提高拉动效率。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工程类公司有一定机会。

1.2. PPP 模式下的风险与商机

目前的PPP 方式在未来还存在一定风险,主要是地方的收入还没有得到合理分配,尤其是服务业的营改增又会带来地方政府收入的下降,土地财政如果不可持续也有一次下降,未来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在收入分配中很大概率会超过目前的比例(5:5 或者4:6),如果中央财政拿的钱过多的话,PPP 本身就会有一个风险,就是地方政府支付的压力会太大,但是我相信这个事情会随着目前的调整进一步调整。

另一方面,有几个事情值得关注,是利好的:1)很多金融机构以国开行为首开始推出长期贷款产品,国开行是30 年,大大利好PPP 公司做融资;2)一些地方债也对接了社保,发起地方债的资金可以用来支付长期的债务,为地方政府缓解支付压力带来一定帮助,但是现在社保本身直接对接PPP目前还没有形成,我们认为也会在一段时间内能够做到。

另外,预计今年财政部还会推出PPP 项下政府信用提高的文件,这个很重要,因为从以前的规律来看,即使是简单的BOT 项目也存在政府违约问题,现在把投融资平台全部关闭,政府的很多支付都转到PPP项下的话,那么支付信用成为制约PPP 发展的危险点,财政部也关注到了这个问题,据了解今年他们可能会出台关于PPP 项下如何保障PPP 项目纳入政府一般预算的文件。

还是要强调几个问题:

1)目前地方政府对PPP 的掌握能力还是比较低下的,PPP 还在一个过程中,所以现在很多出台的PPP 项目或者是以前的BOT 重新打包,或者把什么都装进去、项目复杂程度比较高,所以会带来一段时间的摸索期,不管是投资人还是地方政府都在摸索中前进;

2)财政部对PPP 的管理体系也没有建设完成,比如各省的PPP 中心还没有完全建设完毕,每个省虽然出台了一些PPP 的管理文件,但是这些文件比较偏于理论上或者规则上的比较抽象的描述,实际上还没有很落地的细则文件,比如财政部提出要用价值判断VFM 来评估一个项目,事实上哪一类复杂的PPP 项目都很难实现这种评估,技术能力、财务模型都是比较稀缺的。还有从趋势上来看,我们判断哪些项目能被列入政府保障支付,很可能会通过省里建立的PPP 中心,通过某种备案或者批准的方式进行,这是符合中央这次改革中间加强省里对市里和县里的控制的趋势,这部分的建设也还没有完成。

但是,即便如此,我们还是看到在两个方向上PPP 带来的巨大商机:第一类是池州项目的厂网一体化模式,在市政环保方面会是一种趋势,现在的海绵城市会延续这个过程,而海绵城市的范围会大大大于简单的厂网打包,复杂程度也是比较高的;第二类是广西南宁的北排所做的水流域治理的项目,是以城市河道断面为考核标准,包括污水处理厂、河道维护以及管网建设的一个十年期的PPP 项目。这两类项目也是很有交集的,因为海绵城市本身也有自然水体的消纳和自净的需求。除了市政环保的公司,还有两类公司有望受益:一类是金融资本类公司,另外一类是要进入城市生态建设领域的公司,其实它们最后都是被装入海绵城市、流域治理或者厂网一体化这几个方式中去做。

PPP 投融资的属性,即使各方强调不要简单依赖投融资的属性,但是我们认为由于地方政府融资需求特别大,绝大多数PPP 项目都是强投融资项目,所以关注一个环保市政公司是否能抓住PPP 商机,可以从三个角度去看:

1)投融资能力有多强,a.上市后的公司大于上市前的公司;b.国企类公司大于私企类公司,投融资能力强代表融资成本低,低融资成本能够帮助他们更快扩张,因为现在的PPP 项目动辄一个城市拿出的范围比较宽泛的项目投融资规模都是以10 亿规模计量;

2)能否在上下游中间获取机会:比如说大的水务项目中的某些技术需求很强烈,会给一些公司在某个分支上带来机会,也许不是做PPP 的一线公司,而是产业链的下游;

3)系统集成能力:我们观察到,目前的这些主体类公司还没有很好的项目集成的业绩,A 类方阵的重资产公司,他们之前除了搬钱(把钱从资本市场搬给到地方政府,中间签一个长期合同再拿回来,这就是原来说的BOT 的故事),目前在PPP 阶段这个故事并没有得到本质性的改变,只不过原来很多项目都是BT+BOT 的方式或者潜在的BT+BOT 项目,现在这个BT 被拉长了,只不过是一个长期的建设还款,我们认为真正好的PPP 项目应该讲的是效率,难度在于效果的集成,比如投20 亿在一个城市的水系统,要以河道改善和雨水利用改善为指标,北排在南宁的项目有了一个影子,我们相信未来这种系统集成能力会区别各公司能力的差别,简单的只会做工程甚至拉长的工程都不能满足PPP 项下政府对采购服务的本质需求,有一些技术集成能力或者投融资能力比较强、学会或者通过合作获得技术集成能力的公司,在未来的竞争中可能获益。短期来看,看待上市公司,有较好的投融资能力和市场公关能力并且能选择相对富裕城市的项目,同时通过建设利润的回流大大改善财务报表,在资本市场融资成本较低,这些因素就能带来近3-6 个月的利好。

2. 环保及公用事业近期观点——邵琳琳

我们前期持续推荐PPP 板块,相关个股(万邦达、国祯环保、燃控科技、中电环保、巴安水务、兴源环境、维尔利)持续大涨,目前仍然坚定推荐。整体来说,我们认为,43号文提出剥离融资平台政府融资职能,推广使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鼓励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等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事业投资和运营,给整个行业带来了更多项目需求。在目前的ppp 模式下,企业一开始就参与进去,涵盖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企业角色从原来的乙方变为甲方,政府和社会资本共同承担风险和分享收益,大大提高基础设施服务质量和效率;从融资渠道来看,我们认为PPP 项目的融资途径更加广泛,减轻了政府融资难题;并且通过引进社会资本,政府盘活了存量资产,并可将一次性支付的资金,通过未来很多年逐年支付,缓解了政府支付压力,也将掌握在政府手上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资源逐渐放手给市场,为企业带来更多项目需求。我们认为PPP 模式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行业发展的大趋势,来进行项目的建设或者原有项目的私有化。对于企业来说,面临难得的机遇,把握住机会的企业有望从一个小公司成长为大公司,他们会经历从订单到业绩到模式的变革。

我们3 月份发布的深度报告《PPP 开启环保盛宴系列报告之一:水务篇》,着重提到水务PPP 是PPP 中盈利模式相对比较确定的,包括国企改革、未来水价的上调(阶梯水价和污水处理费)等,都有望使得水务板块公司未来盈利性出现趋势性上涨,目前政府手中的存量水务资产占比很高,但是,它们的盈利水平很弱,随着国企改革的推广,我们认为未来整体水价提升,这些存量资产有望向外释放,提升盈利能力是大势所趋。随着两会结束,我们预计后续政策层面会有更多利好,二季度有望迎来PPP 大单潮,部委方面对于PPP 的重视度也在持续提高。具体标的选择来说,业务布局方面,大力推荐兴源环境(水环境治理综合服务商,打通产业链,在流域治理具备突出优势),从弹性角度,重点公司:燃控科技、国祯环保、中电环保和维尔利,巴安水务、碧水源和万邦达等也将持续受益于PPP 的发展,除此之外,建议关注地方公用事业平台型公司,拥有地方政府资源优势,如武汉控股、兴蓉投资、瀚蓝环境、洪城水业、中原环保等。

海绵城市试点: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于近期组织了2015 年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评审工作。进入2015 年海绵城市建设试点范围:迁安、白城、镇江、嘉兴、池州、厦门、萍乡、济南、鹤壁、武汉、常德、南宁、重庆、遂宁、贵安新区和西咸新区。成为试点的城市将连续3 年得到中央财政给予专项资金补助,直辖市每年6 亿元,省会城市每年5 亿元,其他城市每年4 亿元,对采用PPP 模式达到一定比例的,还将按补助基数奖励10%。海绵城市,能充分发挥城市绿地、道路、水系等对雨水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削减城市径流污染负荷,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也将利好上述公司。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