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让水更有弹性 新建城区将全面植入“海绵城市”理念

   2015-07-15 中国节能网2730
核心提示: “海绵城市”简单来说就是将城市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系统的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结合起来,让城市像一块海绵一样,下大雨时就吸水,干旱时就把吸收的水再吐出来,以有效地防止出现城市内涝。

什么是“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简单来说就是将城市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系统的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结合起来,让城市像一块海绵一样,下大雨时就吸水,干旱时就把吸收的水再吐出来,以有效地防止出现城市内涝。

“‘海绵城市’既是一个新概念,也是一个一直以来都有的理念。”成都市规划局总工程师万小鹏告诉记者,现在所说的“海绵城市”,原来也被称之为“低影响开发”——在自然地上的房屋建筑,修房之前雨水径流量不发生太大变化。通过渗透、过滤、储存、蒸发和滞留等设施,让水文条件尽量不受到开发的影响,这一概念最早于上世纪90年代提出并应用,是一种新的雨水管理思想与技术体系。

“低影响开发,意味着大规模的投资和改造,曾被忽视。”万小鹏说,当城市内涝、水资源匮乏等大城市病越发暴露的时候,管理水资源,使其回复自然循环的过程,已经势在必行。

为什么要建“海绵城市”?

近年来,广州、杭州、北京等城市频繁遭遇强暴雨袭击,引发严重内涝,可说是“逢雨必涝,遇涝则瘫”。2011年,“到武汉看海”成了流行词;2012年,北京“7˙21”大雨让77位市民失去生命……

城市发生内涝,一方面是由于城市地下排水系统落后于城市建设,但从根源上说,是建设和建筑改变了地表径流量,增加了地下管网的负担。“当地面径流量得到有效控制时,对地下管网的要求相应变低。尤其是对于改造难度较大的老旧城区而言,这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内涝。”万小鹏说。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仇保兴博士认为,传统的市政“雨水排的越多,越快,越顺畅”的模式,实际上忽略了雨水的循环利用。实际上,可以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统筹解决城市内涝、雨水资源化利用等多个问题。经验表明,在正常的气候条件下,典型“海绵城市”可以截留80%以上的雨水。

因此,2014年11月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外印发《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城镇排水防涝系统的建设理念将发生彻底转变。根据该指南,今后城市建设将强调优先利用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色”措施组织排水。

如何建好“海绵城市”?

建设“海绵城市”,归根结底是要恢复水在自然和城市中的正常循环。这需要保护好河塘沟渠湿地等城市内原有的自然水系,维持好自然水系的水文功能,合理建设一些公园、草坪和人工蓄水池等设施,在城市地面硬化中采用一些透水铺装材料,并增加城市绿地、植草沟、人工湿地等可透水地面。

对于“海绵城市”的建设,最关键的在于区域内的水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一般来说,区域内的大规模水源,主要用于重要生物栖息地、珍稀动植物保护区、自然遗产及景观资源分布区、水资源保护区等,其中可以对地表径流量产生重大影响的自然水系,原则上都可以被纳入水资源生态板块,加以识别和保护。“建设人工湿地,对于维护城市生态环境,就具有重要意义。”万小鹏说,成都将环城生态区上的“六湖八湿地”建设,全部纳入“海绵城市”的规划当中,加强对水资源的利用和调节。

在城镇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新建成建筑相当于世界建筑总量的一半。因此,“海绵城市”在大城市中的推进,建筑雨水的利用与中水回用显得尤为重要。建筑雨水利用的途径,包括普及绿色屋顶、透水停车场、雨水收集利用设施,以及建筑中水的回用。统计显示,如果能将雨水、洗衣洗澡水和生活杂用水等污染程度较轻的“灰水”经简单处理后用来冲厕所,至少能节水30%,而每立方“灰水”处理的成本也只需要0.8元。

当然,“海绵城市”的规划与建设,政府能推动的是一部分,公众参与的部分远比想象中更多。万小鹏举例说,如果每家每户都收集雨水,用来浇花、冲洗,节水的数量将超乎想象。

按照“海绵城市”的建设规划,成都将按照中央、四川省部署,在老旧城区中逐步推进“海绵城市”改造;在新建城区中,全面植入“海绵城市”理念,以道路建设为例,其可渗透地面面积比例不得低于40%。

目前,海绵城市的雏形已经随处可见——城市建成区范围内新建的人工湿地、水塘、人工湖,大片植草沟、下凹式绿地的种植,地面停车场铺设的多孔砖,人行道上的透水铺装,都在满足城市居民使用功能之余,具备了内涝防治的“海绵”功能。

“若每棵树的树坑低于路面0.3米,那么下雨时,每个树坑可蓄雨水0.432立方米。”万小鹏解释说,不光存蓄雨水,树木还可以迟滞雨水的快速流动。树根的吸水性能还可以使地下水得到有效补充,从而避免地面沉降。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