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新疆电网: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如何按期完成任务?

   2015-07-16 国家电网报1870
核心提示: 2014年11月,国网新疆电力公司启动750千伏主网架工程建设,开工建设库车—阿克苏—巴楚—喀什、五彩湾—芨芨湖—三塘湖、三塘湖—哈密、伊犁—库车、吐鲁番—哈密线路改接。

2014年11月,国网新疆电力公司启动750千伏主网架工程建设,开工建设库车—阿克苏—巴楚—喀什、五彩湾—芨芨湖—三塘湖、三塘湖—哈密、伊犁—库车、吐鲁番—哈密线路改接、天山(哈密)换流站750千伏联变扩建、烟墩750千伏变电站扩建工程等7项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其中,伊犁—库车和三塘湖—哈密两条750千伏输电线路工程均要翻越高海拔天山山脉。

三塘湖—哈密750千伏线路工程铁塔。

绝缘子串吊装现场。

烟墩750千伏变电站施工人员正在安装设备。

“气候对施工的影响是最大的,山区的天气变幻莫测,一个月有效施工时间也就是20天,但经过我们全体施工人员努力,预计7月中旬,可以完成全部基础工作,8月可以基本完成铁塔组立工作。”7月12日,在东天山中部的施工现场,750千伏三塘湖—哈密项目四标段总工李大伟介绍了工程进度。目前,李大伟所在的750千伏三塘湖—哈密输变电项目部正在东天山山区紧张的施工,这是新疆750千伏输变电工程首次跨越东天山。

2015年注定成为新疆电网建设历史上投资规模最多、建设任务最重、建设难度最大的一年。目前,各个施工项目部捷报频传,全部工程进展顺利,按照工程建设里程碑计划,除750千伏伊犁—库车输变电工程计划2016年年底投运以外,其余工程均在2015年年底建成投运。届时,新疆电网主网架将由目前的220千伏直接升级为750千伏。

为了同一个目标

哈密是新疆的东大门,雄伟的天山也从这里一路西进。历史上,中国商贾曾经沿着这条著名的丝绸之路走向世界。如今,750千伏三塘湖至哈密输变电工程正在东天山深处如火如荼地加紧施工。

这项输变电工程是新疆750千伏东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四标段施工任务的是新疆送变电工程公司。该工程建成后,将形成沿乌鲁木齐—五彩湾—哈密的750千伏天山东环网,满足哈密地区与新疆主网电力交换需要,大幅提升主网架供电安全可靠性,也为三塘湖风区新能源项目提供了更加广阔的送出通道。

在新疆送变电工程公司项目部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张画满蓝色圆圈的日历。这是项目经理宋成的创意,凡是遭遇6级以上大风的天气,他都一一做了标注。因为安规明确规定,这样的天气不允许高空作业。他们严格地执行着这项规定。仔细一数宋成标注的日子,每个月竟然都有7天之多。

那么,他们是如何按期完成施工任务的?

宋成毫不保留自己的绝招。风区风大速急,风向多变,气象部门难以对施工现场做出准确的局部预测。为此,项目部专门在现场安装了气象风向风速仪,不间断测量风速。按5级风力设置大风自动报警,使现场指挥能够及时向塔上作业人员通报风速情况,让施工有了科学依据。刮风的时候,停止高空作业,从事地面组装等基础工作。等到风势变小符合施工条件时,再重新登杆作业。无风时段,根据人员和机械情况,合理安排倒班,人歇机械不停,干部带头值班,各点专人值守,监理适时监控,食堂加开夜餐,实行24小时连续不停作业。每天早晨班前会上,施工队长对各作业点下达当日必须完成的工作量,下午8点检查白天完成情况,晚上2点检查当晚加班完成情况,再由项目部统一汇总,安排第二天工作。工期就这样一天天从大风夺走的时间里抢了回来。

750千伏库车—阿克苏—巴楚—喀什输变电工程是南疆三地州首条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全长463千米线路大部分都在南疆茫茫戈壁滩上。南疆气温普遍偏高,全年高于35摄氏度的天气多达百天。承担750千伏库车—阿克苏—巴楚—喀什输变电工程巴楚段施工任务的是新疆送变电工程公司。这是一支从事输电线路施工多年的施工队伍,在以戈壁沙漠为主的南疆大地上,他们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高温天气。正午刚过,气温便突破35摄氏度,施工现场的铁件和器材烫得根本无法用手触摸。施工人员的工作服在汗水和高温的作用下,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工程进度不能拖延,施工安全更要保证。施工项目经理刘晖面临着两难的选择。经过集体讨论,刘晖调整了作息时间:每天分早晚两班施工,施工人员早晨7点进场,中午12点到下午5点避暑休息,之后再进场工作到晚上10点。在六七月的高温天气里,施工人员一直使用着这种作息时间。

据项目总工孙小云介绍,他们从去年11月下旬开始浇筑铁塔基础,今年4月18日开始组塔,7月初完成组塔,现阶段开始放线,9月底必须具备送电条件。“时间紧、任务重。”他补充强调说。

工地上的工人每天起早贪黑。工人钱贵生说,施工人员每天在50米左右的高空作业,南疆的气温较高,但施工人员按要求必须穿较厚的防护外套,在烈日下30多摄氏度的环境中工作,非常辛苦。

项目施工还要面对的不利因素是沙尘天气。记者采访当天就领教了它的厉害,远看一片乌云从远方飘来,但没几分种,遮天蔽日的沙尘就扑面而来。

孙小云说,目前工程进展较为顺利,其中的一个原因在于疆南供电公司为项目前期做了大量工作,例如征地、作物损失补偿等,这使得项目可以顺利实施。

绿色施工保护生态

750千伏伊犁—库车输电线路工程是首条翻越天山主脉的输电线路,不仅承担着连接南北疆电网的重要通道作用,也是构成新疆750千伏天山西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北疆翻越天山直达南疆腹地,全长353.7千米的输电线路不可避免地将穿越高山、绿地、森林、草场、戈壁和荒漠。一方面是快速建设中的输变电工程,另一方面是几近苛刻的环保要求。这对于新疆电网的建设者们不能不算是一种巨大的挑战。既要保证电网工程建设的进度,满足飞速发展的自治区经济社会对于电力的需求,又要尽最大可能保护施工区域的生态环境,实现绿色施工。这是国家电网公司的严格要求,也是新疆电网建设者的执着追求。

施工环保两不误,一草一木总关情。新疆电网建设者不仅在电网工程建设中严格执行了国家电网公司关于环保施工的要求,并且把这种绿色工程环保施工理念贯穿到所有的电网建设工程中。在750千伏伊犁—库车输电线路工程建设中,绿色施工的理念更是被施工人员发挥到了极致。潘金钟是该工程第四施工标段的项目经理。这位看起来黑黝黝的汉子,却是一位十分细心的人。工程开工前,他带领相关人员先做了环境影响评价,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制定了科学的施工方案。在施工队伍进场前,他又刻意组织了一次环保培训,给施工人员普及环保知识。他还将自己通过多年实践总结出来的环保经验应用到了这一工程的施工中。比如开挖铁塔基础时,无论在平原还是山区,施工队都坚持深挖,把底层生土与表层熟土分开堆放,以便回填时尽量复原土的位置,保证回填后的土壤利于植物生长和植被恢复。

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于他人。这不仅是潘金钟做人的准则,也是他的工作态度。早在工程开工前,他就带人对全部塔架挨个研究了一遍,然后针对每一基塔架量身订做了专门的环保措施。在四标段的施工中,由于部分线路途经草原地带,他刻意把施工时间选择在大雪纷飞的隆冬时节。作为一名老送变电人,他十分清楚冬季施工的困难,但对于植被保护,这却是一个难得的施工时段。厚厚的冰雪严严实实地覆盖了大地,成了植被的天然保护屏障,基本上杜绝了施工车辆对于地表植被的伤害。植被保住了,但施工难度却成倍增加。夏季施工时,一台挖掘机一天可以掏挖一个基坑,冬天地下水位上涨后,不但要边挖土边抽水,还要对挖出来的基坑生火保温,这样掏挖一个基坑就要花费3到4天。潘金钟说,选择在冬季施工,光这一标段,就增加不少直接费用。少挣了一些钱,换来的是春天里绿悠悠的碧草和遍野开放的野花。“我觉得值!”潘金钟说。

在生活上,环保意识也体现在每一名施工人员的行动中。在野外就餐,为了防止一次性饭盒和塑料袋给工地带来“白色污染”,施工队严禁使用一次性饭盒送餐,一律采用不锈钢保温桶,避免了污染和浪费。对于塑料包装袋和矿泉水瓶,施工队也有明确规定,都要统一收集起来送到废品收购站,不准乱扔乱放。

作为工程建设的业主项目部,国网新疆经济技术研究院建管中心是新疆750千伏工程建设的前沿指挥部。根据国网新疆电力党组确立的“建设国内一流精品工程,实现工程零缺陷移交生产”的目标,国网新疆经济技术研究院建管中心派出了坚强的管理队伍,从变电站到输电线路,每一个标段都有技术人员全程蹲点。该院建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7月4日,新疆电网在建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正按工程建设里程碑计划向前推进。

750千伏亚中变电站建设管理侧记

赵津 党睿

6月29日21时25分,历经3天,112项送电操作,国网新疆电力公司2015年建成的首个750千伏变电站——亚中变电站投运。6月30日,在接到国网新疆电力就亚中750输变电工程建设印发的表扬通报那一刻,工程业主项目经理刘明红眼睛湿润了,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种种艰辛和感动,翻涌上心头。

刘明红回忆,2014年3月,亚中750千伏变电站建设期间,因进站道路征占用地补偿问题

,牧民屡次到施工现场阻挠施工。考虑到当地牧民经济条件有限,施工项目部无偿修缮了村委会和部分乡村道路,租用村所属房屋作为劳务队伍用房,雇佣部分牧民作为安保维稳巡逻队队员;挨家挨户向牧民做好施工期间的解释工作,并避让村委会乡村道路修建施工车辆专用道路、建立保护草场标识牌、通告各级单位沿临时道路进入站区避免破坏生态等,保障了顺利施工。

“750千伏亚中变电站工程的建设团队始终秉承这样一个朴素的理念:作为一个团队里的一员,每个人都要多考虑一点,为队友创造更便利的工作条件。业主项目部、监理项目部、施工项目部高效配合,把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上。一般性问题实现了不超过3个工作日实现闭环,复杂问题不超过7个工作日闭环。”刘明红说。

“我们共同面对问题,不分彼此,互相支持。”750千伏亚中变电站施工项目部项目经理郭雷如是说。在外部施工条件发生巨变的情况下,我们积极顺应市场,顺应外部,在各个项目部通力配合下,统筹安排施工时间,确保工程进度。以GIS基础为例,原本25天的施工时间经过精心部署、有效组织压缩到11天完成,而设计的优化成为了GIS基础顺利施工的有效保障。

750千伏亚中变电站GIS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上伸支墩支撑设备,改变了传统设计的大块式钢筋混凝土基础型式,成就了设计施工双优化的经典范本。支墩型式节约了混凝土方量,避免了大块式基础表面裂缝,采用支墩后,接地件铜排或扁钢可以直接埋入支墩,取消二次浇筑的工序,整体提高了施工效率。

无独有偶。该工程国内目前跨度最大的220千伏悬吊型管母施工方案,也是3个项目部及设计单位紧密配合反复论证后的方案。

刘明红介绍,220千伏配电装置进出线间隔宽度为16.5米,母线跨距为33米,采用连续两跨悬吊,纵向尺寸为64米。在初次施工后,挠度超过1D,达到29毫米。团队经过讨论,在分析了影响挠度的各个关键因素后,认为在后续的一个月中需要通过工程实践和理论计算的互相验证来确定最佳方案。一是需要明确“33米单跨”和“64米连续跨”哪个方案最优;二是明确管母预拱的位置和预拱的应力以实现管母的形变;三是通过对比试验确定预拱方法和预拱时间;四是将对比试验的数据回传设计,通过建模仿真试验,验证各种状态下(包括改变悬挂点位置)连续跨和单跨的最大挠度,从而论证连续跨是否可以达到D/2甚至更少。在经过反复论证后,产生了最终的施工方案。

人性化的设计,更便于变电站后期运维管理。为了适应新疆大风、沙尘、低温地区特点,750千伏亚中变电站工程对相关细节进行了优化。220千伏断路器设置操作平台,便于在积雪天气的操作和日常运行检修人员的维护;全站柜体采用空调柜,有效提升设备运行温度,防止风沙进入。门窗采用隔热断桥可有效保温,所有建筑物采用双层百叶窗,主控楼入口采用门斗,防止风吹雪和风沙进入。

如今,750千伏亚中变电站建设告一段落,但是今年新疆电网建设者的担子依然很重,刘明红和他的同事们又奔赴下一个工程现场。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