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旋转压缩机行业格局:巨头碾压竞争惨烈

   2015-07-17 中国机械网2460
核心提示: 空调压缩机行业连年的产能扩张,终于将产业竞争带入了惨烈的时代。

空调压缩机行业连年的产能扩张,终于将产业竞争带入了惨烈的时代。

2015冷年伊始,近年来表现持续低迷的华润三洋由西安庆安的控股股东中航工业接手,华润的退出令多年来格局稳定的空调压缩机行业开始了整合并购的竞争。据《电器》记者了解,中航接手后,并未对三洋的内部体系进行充分整合,一年过后,三洋的内部改组在以一种相对温和的状态进行,同一股东的另一企业西安庆安只是委派了几位管理人员进驻三洋。据悉,目前三洋内部岗位的调整几乎完成,公司整体气氛积极向上,下一步中航或将从战略层面将庆安与三洋进行资源整合,以便应对新形势下的激烈竞争。

虽然整合过程相对温和,但是三洋仍然经历着调整期的阵痛,空调压缩机全年产量下降明显。据了解,新三洋将重点调整产品机型,在变频空调持续被看好的情况下,三洋占比很高的变频机如若机型更新到位,仍将有很好的销售前景。而与西安庆安在原料资源、销售资源上的逐步整合,也很可能为双方带来协同效应,进而以一个共计1200万台压缩机产能且产品线区隔明显的压缩机公司整体运作。

业界专家表示,在市场压力与日俱增的时期,庆安与三洋的协同整合战略必须尽快实现,不然将很难应对接下来的艰难时局。

庆安与三洋的间接联手并没有给产业格局带来太大震动。GMCC与凌达这两大巨头在2015冷年的合计市场份额已经接近70%,仅剩下三成左右的市场空间留给其余十几家空调压缩机企业。粗略统计,这10余家企业的总产能接近1亿台,而市场空间却不足4000万台。

这样的产业格局,是多家空调压缩机企业在2015冷年总体需求稳定的情况下,仍旧感到“压力山大”的重要原因。

此前两三年快速发展的瑞智,凭借灵活的营销策略和较低的运营成本,成为空调压缩机产业格局中的重要品牌。瑞智曾在2014冷年结束之际喊出“5年再造一个瑞智”的宏伟目标。然而,2015冷年,瑞智却遭遇GMCC“放下身段”的直接竞争,虽然产量勉强维持平稳,但竞争压力已经显而易见。面对这样的局面,瑞智方面表示,惨烈的市场竞争导致瑞智年产量较上一年度有所缩减,下一冷年,由于瑞智已经实现变频机产品力的提升,加之机型各方面性能均得到改善,2016冷年在保持出口业务优势的情况下,大力推进变频机的销售是在惨烈竞争中胜出的重要突破口。

缺少自供体系保护的产业巨头海立,在董事长沈建芳的带领下依然保持竞争优势。海立与格力的深度战略合作,成功保证海立在格力体系中的供货量。海立方面表示,2015冷年,海立印度工厂的良好运行带动了海立在印度及其他海外市场的发展,出口业务已经成为海立在缺少自供厂家的“重压”之下,极其重要的业务板块。在海立2015年规划中,海立计划空调压缩机全年产量实现2000万台。

凭借优良的技术和一定比例的自供,松下万宝与三菱电机发展十分稳定。松下万宝方面表示,2014年,空调压缩机年产量为1076万台,自供比例为41%,2015年产量预计与2014年持平。松下万宝预计2015年的空调市场仍然往环保、高能效的方向发展,因此2015年产品也主要以新制冷剂、高效直流变频产品为主,同时大力发展热泵、除湿机等其他应用领域的市场,以及海外市场的开拓。

三菱电机2014年空调压缩机产量为610万台,2015年1~5月产量为270万台,2015年产销目标同比持平,自供比例约为15%。据三菱电机方面介绍,面对中国市场巨大的竞争压力,三菱电机在重视收益性、健全性稳定盈利体制构建,发展大中机型、扩大高利润领域的出口以及成本优化几个方面寻求突破。

韩系两大品牌LG与三星的外供战略也发生变化,在中国市场压力剧增的情况下,在空调压缩机产量下降的同时,两品牌均在出口市场加大力度。

值得一提的是,格兰仕与志高两家空调企业在基地内部自建的压缩机生产线状态良好,格兰仕两条压缩机生产线均已实现批量自供,志高唯一一条压缩机生产线也在2015冷年实现批量生产。而多少有些出人意料的是,无论格兰仕还是志高,2015冷年自建生产线产能利用率都很高,均在75%以上。两个自建阵营的产能释放,又对本已竞争十分惨烈的空调压缩机市场造成超过400万台的挤出效应。

2015冷年,在产能继续过剩、产业格局双寡头的局面下,产业竞争的态势非常残酷。在原材料持续低价运行的同时,旋转压缩机的价格风暴极为猛烈。在经历连续两年的价格大幅下挫之后,2015冷年空调压缩机价格继续下降——曾经的利润风光不在。然而,在空调整机产品力大提升的升级年代,一味低价仍然不具备竞争力,压缩机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性能尤为重要。这也是近年来行业整体价格持续下降,但日系品牌仍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原因,但在2015冷年,日系品牌也感到寒风阵阵。

在这样极为严苛的需求条件下,产能规模、营销体系、成本优势、技术品质兼备的GMCC,整体优势显露无疑。

寡头风暴来袭

2015冷年,GMCC的市场数据完全可以用“可怕”来形容。2015冷年截至2015年5月末,GMCC空调压缩机出货量为3925万台,同比增长11.6%;内销量为3530万台,同比增长9%。预计GMCC2015冷年空调压缩机销量将达到4700万台,同比增长10%。2015年,GMCC走势良好,仅5个月的产销量就已达到2488万台,2015年将有望突破5000万台。

用多家竞争对手的话来说,GMCC在2015冷年“全线出击”,无论高端变频机还是低端定速机、出口机型,GMCC一概参与竞争。

对此,GMCC方面表示,在空调整机市场压力巨大的情况下,GMCC首先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客户需要什么样的服务、产品,GMCC就提供什么样的服务、产品。其次是构建“产品领先、效率驱动”的增长模式。“所谓产品领先,即GMCC无论营销还是研发制造都要聚焦于产品,因为给客户带来价值的载体就是产品;效率驱动,主要是指内部运营系统的效率要持续提升,建立不断满足客户需求的运营平台。”

通俗来说,GMCC是具有完善服务、研发体系,具有成本及产品力优势的龙头企业。然而即使霸道如GMCC,也需应对未来的残酷形势。对此,GMCC方面表示,首先,要求公司上下一心,持续以“客户”为中心,一切围绕客户需求开展各项工作;其次,不断提升产品技术及品质,确保客户获取优质产品;第三,开拓思路,多元化发展,逐步介入、扩大非空调领域产品的销售业务。

相比自供比例约为60%的GMCC,近三四年来崛起的另一寡头凌达正在加大力度外供产品。

2015冷年,奥克斯、TCL等空调企业已经开始为凌达配型,虽然数量有限,但凌达终于在产能达到4000万台之后迈出了外供的第一步。值得一提的是,格力为了实现体系内上游配套企业的外供,在2014年5月成立了“格力工业制品部”,专门负责格力系上游零部件的销售。目前,凌达的出口业务已经交由工业制品部负责,内销业务则在两方面共同推进。对凌达来说,即使短期内工业制品部无法对内销起到显著作用,但至少格力释放的信号十分明确——凌达必须外供。

已经占据总体市场份额近30%的凌达,一旦外供成功,将很可能对整个产业造成严重挤压。事实上,不少空调整机企业技术负责人私下对《电器》记者表示,如果空调市场竞争继续这样残酷,对压缩机成本和性能的要求更加严格的话,那么凌达的确是相当合适的合作方。据悉,凌达目前仍在积极调整外供机型的配置,这也是格力的既定战略——摆脱圈养,适应外部市场环境,进而吞食市场份额。

凌达方面表示,2015冷年,凌达实现3500万台旋转压缩机的年产量;2016冷年,凌达或将降低部分产量,换取高规格产品的高效率生产。据了解,凌达方面的排产战略已经从变频为重升级为变频大功率高规格,这既能保证格力系大中机型的生产供应,同时也能为将来大中机型的批量外供,参与高利润市场领域竞争做好准备。

凌达的战略转型,或将腾出部分中小机型的生产空间给其他厂家,但这部分机型利润偏低、竞争激烈。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