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冯伟忠:不介意“外三”节能纪录被超越

   2015-07-21 能见度2450
核心提示: 自2008年投产以来,上海外高桥第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外三”)就一直是国际火电界的节能标杆,保持着多项世界第一的纪录。

上海外高桥第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自2008年投产以来,上海外高桥第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外三”)就一直是国际火电界的节能标杆,保持着多项世界第一的纪录。而“外三”节能纪录的创造者总经理冯伟忠,也被德国业界称为全球火力发电的“舒马赫”。冯伟忠曾表示,当“外三”刚投产时,他就预计至少10年内,“外三”将保持无人超越的状态。

如今,10年未到,“外三”世界煤耗最低的纪录将可能暂时被取代。对此,冯伟忠对澎湃新闻记者坦言“毫不介意”。

因为取代它的不是别人,正是以冯伟忠作为核心团队,参与建设的华润电力曹妃甸二期项目(下称“曹妃甸二期”)。目前,冯伟忠正在将“外三”的经验推向全国。可以预见,一场火电的行业的革命即将出现,中国将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外三”。

供电煤耗每度再降6克

渤海之滨将会暂时取代东海之滨,成为新的火电界标杆电厂的所在地。

坐落于渤海之滨的曹妃甸二期将会由冯伟忠及其团队负责,从机组选型、系统设计、电厂建设等方面就开始统筹规划。冯伟忠称,曹妃甸项目的两台百万千瓦的机组将会复制“外三”的模式,打造成另一个“外三”,甚至将会超越“外三”。

目前“外三”的供电煤耗是276克/度,而曹妃甸二期的目标煤耗是270克/度,创造新的世界纪录。

对于世界纪录将被取代,冯伟忠丝毫不担心。他对澎湃新闻称,“我们已承诺还会有新的技术给他们使用。我们也很愿意和他们合作,帮他们做到更好。虽然在‘外三’进行251工程建设之前,有可能会被取代。但我们丝毫不介意,依旧觉得很光荣,因为他们用的是我们的技术。”

冯伟忠对此也解释道,因为曹妃甸二期是一张白纸,其两台机组基本都是按照申能科技的要求去做的。而“外三”因为常低负荷运行,煤耗已很难再下降。

上述提到的“251工程”,指的是还在进行项目流程的9号机组,其将会通过高低位分轴布置的汽轮发电机组等新技术,使投产后煤耗将会低至251克/度。

有经济效益的节能环保

推动曹妃甸二期项目的正是依托外三技术成立的申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申能科技”)。其正试图大力推广“外三”的先进技术,助力燃煤电厂进行高效、清洁发电,在节能减排的同时,经济效益也得到提高。

2008年,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视察“外三”时,在认可“外三”自主科技创新的同时,建议以“外三”为基础,成立一个公司服务全行业,申能科技就此筹划,于2010年正式成立。

同为“外三”和申能科技总经理的冯伟忠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称,申能科技主要参照合同能源管理等方式,通过签订节能服务合同,为客户提供一整套的节能优化解决方案服务,在为客户进行节能优化服务所获得的节能效益中收回投资和取得利润。

所谓的合同能源管理(EMC-Energy Management Contracting),是一种新型的市场化节能机制,其实质是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业务方式。

冯伟忠说,申能科技和其他企业的具体合作,一是对新建项目做技术咨询,从项目策划开始到启动运行方式的优化,将申能科技的先进技术植入其中;二是对已建项目进行改造,先“号脉”,再“问诊”;先“治病”,再“进补”,大规模进行设备改造和设备加装。

此前提到的曹妃甸二期是首个以“外三”为模板,从开始就植入外三技术的电厂;而以外三为模板进行系统改造的是华润集团旗下的铜山电厂。

铜山电厂是首家接收申能科技系统改造的燃煤电厂,在采用了“外三”的蒸汽加热系统、零能耗脱硫、广义回热等7项技术后,铜山电厂目前的能耗与此前相比已降低10克/度左右,而此前合同中的规定是7.5克/度。

铜山电力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毅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按其全年发电量120亿度计算,改造后每年可节约12万吨标煤,按照目前标煤单价500元/吨计算,全年节能收益约6000万元,这意味着两台机组3亿元的改造投入5年就可收回。

如今,在空气污染和气候减排的种种压力下,中国对燃煤电厂的数量、煤耗及排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基于当前煤炭在中国的一次能源中占近七成的现实,中国超过13亿千瓦的发电总装机容量中,煤电占比超过60%,短期内煤电作为中国电力主要部分的事实难以改变。

2014年,中国全年供电平均煤耗是318克/度,“外三”的煤耗比其低了42克/度。

倘若中国所有的燃煤机组都能达到“外三”的能耗标准,则其所带来的红利是非常可观的。按照2014年火电发电量4.23万亿度全来自燃煤发电计算,每年将会节约标煤1.8亿吨左右,约占中国煤炭消费总量的7%,同时将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约4.8亿吨,节约资金近千亿。

创新科技得到认可并非一帆风顺

虽然,“外三”早已在世界火电行业树立了标杆,但申能科技在业务推广之处,并非一帆风顺。

冯伟忠称,申能科技是以“外三”为依托而成立的,“外三”主要靠资金进行推动,申能科技是服务公司,以人力和技术推动的。而在中国,技术价值的发现需要一个过程,起初五大发电集团多处于观望状态,在成立的前几年,技术主要应用在申能集团内部。

直至2013年,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此后,申能科技的业务才出现了井喷,分别与央企大唐集团公司、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

冯伟忠说,这就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样,新技术被接受始终需要一个过程,这其中也与国家不断提高的环保要求和节能减排目标有关。

2014年,中美联合在京发布应对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国首次正式提出2030年中国碳排放有望达到峰值。此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中指出,到2020年,煤炭消费比重控制在62%以内。这意味着,中国不仅需要降低化石能源的使用比例,还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其实,在国内加大与申能科技合作的同时,国际上也注意到了“外三”的先进技术。去年9月份第三届高效清洁燃煤发电技术国际会议上,主办方特意留出时间参观外三,并多次在国际会议上推介“外三”的先进技术。今年,冯伟忠及其团队还获邀参加世界制造业权威组织——美国工程机械师协会(ASME)学术论坛,并在会上作了5个报告,这在ASME会议上还是头一次。冯伟忠也透露说,目前申能科技和美国方面的合作也在紧锣密鼓地洽谈之中。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