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尚未公布,但产业转移工作早已启动。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淘汰高污染、高能耗、高水耗的三高行业方面,北京走在了前面。
从北京市经信委获悉,自2013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启动至2014年底,北京已累计退出污染企业680家;2015年上半年新退出185家,预计到今年年底,累计退出企业将超过千家;此外,明年年底,背景将提前一年完成清洁空气行动计划中退出1200家企业的任务。
据悉,这些退出的企业主要以位于北京中心城区的制造业为主,并非指超大型企业,也不是完全搬迁,而是采取调整转移。比如一些污染严重的企业可能就地淘汰,而具有技术升级前景、附加价值高、具转移价值的企业,则加快向津冀地区转移。
在调整退出300家污染企业的过程中,北京还将加快推进北京现代四工厂、奔驰零组件产业园等项目的落地建设;协调推动金隅、星海钢琴、日化二厂等企业在京津冀范围内优化产业布局。
协同发展进入全面布局推进阶段
日前,京、天津和河北先后审议通过各自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方案,根据功能定位对推进协同发展作出部署。这意味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进入全面布局推进的重要阶段。
根据贯彻协同发展战略的部署,北京将聚焦通州加快市行政副中心规划建设,2017年取得明显成效。有序推动北京市属行政事业单位整体或部分向市行政副中心转移。2020年人口控制在2300万以内,中心城区力争疏解15%人口。
天津提出五个方面重点突破,即着力提高先进制造研发水平,成为科技研发转化和创新成果产业化基地,着力构筑现代综合交通网络、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和构建现代城镇体系。
河北提出,以服务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补齐河北发展短板为基本出发点,努力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实现河北绿色崛起,抓好六个关键点,即建设一批现代产业园区、一批明星卫星城镇、一批生态标志工程、一批交通骨干项目、一批新的产业引擎和一批生态脱贫片区。
作为重大国家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调整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走出一条内涵集约发展的新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增长极。目前,京津冀三地正会同中央有关部门编制十三五规划,未来的五年关系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全面落实、深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