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激发土地市场化溢价 推进城市棚户区改造

   2014-05-16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北京)1890
核心提示:由于棚户区多数占据城市核心区域,且低密度,可成片开发。只要能够盘活棚户区下面土地,将土地的市场化溢价激发出来,一则能够解决棚户区居民住房问题,二则,能够将低效利用、零散分布的棚户区用地整合起来。

关于城市空间结构的再调整,正在中国各大城市上演,其表现形式就是“旧城活化”、“城市更新”、“功能调整”等。我们看到,传统的工业企业已经迁移到城市外围或者彻底被淘汰。但是,棚户区是城市空间结构再调整最后一块待攻破的“堡垒”。

棚户区是围绕工业项目周边建设的简易住宅密集区。在工业优先发展的时代,棚户区内的住房,其基本功能(采光、通风、私密、生活用品分区、防自然灾害等)缺失严重、公共配套和基础设施基本为零。棚户区一般集聚在煤炭、冶金、机械、石化等资源类工业城市,这些城市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和中部各省份。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国有企业改制、工矿资源枯竭,再加上本世纪以来治理产能过剩、节能减排、产业结构调整,这些工业企业瞬间陷入困境,负担沉重且效率低下,突出表现的就是棚户区的衰败与城市光鲜的反差。

因此,棚户区问题表面上看是城市空间结构调整的问题,深层次的问题却是新旧增长模式转换过程中的成本和摩擦。这不仅包括企业改制的问题,还包括棚户区居民再就业、住房条件改善、收入水平提高、生活方式改变、城市社区治理等。

若采取开发商成片开发的“旧城改造”模式,执行的是拆迁安置补偿政策。棚户区住房本身的价值很低,置换商品住房需要补偿的价差太大,多数棚户区居民买不起新房,而且也支付不起新增加的公共服务配套、物业管理成本。同时,工矿类国企负担下的棚户区问题很多,居住人群规模大密度高,基本配套设施缺失,社会治安较差,老龄和下岗人员占比大,依靠政府和企业改造已不可能。依靠市场开发,不仅程序繁杂,且补偿成本太高,开发周期太长,商业风险大,开发商参与者很少,也不愿参与、不敢参与。

由于棚户区多数占据城市核心区域,且低密度,可成片开发。只要能够盘活棚户区下面土地,将土地的市场化溢价激发出来,一则能够解决棚户区居民住房问题,让棚户区居民成为资产拥有者、分享城市土地溢价收益、实现收入台阶式上升;二则,能够将低效利用、零散分布的棚户区用地整合起来,为城市建设用地提供新的宝贵空间;三则,将棚户区与周边区域规划协调起来,整个大片区、乃至整个城市的土地价值就体现了出来,也就能为棚户区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供资金;四则,棚改在带来人口集聚和房地产兴起的同时,也带来了生活服务业和生产服务业的大发展,为居民就地就业、彻底市民化、改善社会治安创造了条件。

以上四个方面,就是辽宁省完成211万户棚改后总结出的成功经验。辽宁的棚改经验显示,有限的政府财政投入要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重点一方面在于化解矛盾,兜底改造的社会隐性成本;另一方面在于让市场看到风险和补偿成本的可控性,吸引社会资金进入,此外还要将就业、社会治理结合起来。

棚户区改造对房地产市场的利好影响有三个方面。其一,优化了城市功能和空间配置结构,为房地产未来发展提供了可观的、高质量的空间和土地资源。以辽宁为例,自2005年大规模棚改以来,全省共拆除棚户区建筑面积2910万平方米,腾空土地面积约13400公顷。这些土地多数位于城市中心区域,周边区域配套设施完善,开发相对成熟。这些宝贵的土地中,一部分用作回迁房和商品住房开发,相对与外围开发的商品房而言,市场供应的有效性很高。另一部分用来开发商业办公、产业综合体、科技研发基地等,发挥房地产对于产业升级和转型的先导作用,而且可以提高附加值,增加税收收入,吸引人才。其二,棚改为相邻片区规划、城市片区功能调整消除障碍。相邻片区的价值、城市整体面貌和功能、公共服务设施得到很大改善,房地产开发的整体品质会提升,带动存量房地产利用结构再造,比如提升容积率、工业区改造、楼宇经济。其三,借棚改之机完善了住房保障体系。回迁式的保障效率很好、错配程度很低。而且,棚改也为房地产增加了未来需求的空间和动力,因为这些人群的改善性住房消费在未来一定会释放。同时,保障到位了,也彻底解除了周边发展高端房地产拉动房价的顾虑。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