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个全方位O2O分类回收平台——“回收哥”近日在武汉和天津同步启动。该平台由格林美(002340.SZ)携手各地方供销社联合打造,计划用两年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建成“互联网+分类回收”的城市废物分类回收体系,以解决城市垃圾分类回收的难题。
格林美董事长许开华预计,这种模式将以往的垃圾回收流程缩短至少一半,通过信息的公开和物流的配置,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回收效率,为中国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提供了一个新的解决思路。
8城试点进展缓慢
公开数据显示,我国每年产生近1.5亿吨城市垃圾,有近三分之二的城市被垃圾包围。其中,武汉日产生活垃圾1.34万吨,每处理1000吨垃圾,需要500~1000亩土地进行填埋,并且只能使用20年;上海日产生活垃圾2.2万吨;北京日产生活垃圾1.84万吨,面积超过千平米的垃圾堆放场和处理厂数量超过500个;深圳日产垃圾逾1.78万吨,要近万辆垃圾车才装得下,把这些垃圾车叠起来,相当于60多座地王大厦的高度。
与此同时,我国每年可利用而未得到利用的废弃物价值高达5000亿元以上。其中,约有1亿吨废钢铁、1000万吨废纸、500万吨废塑料、100万吨以上有色金属。仅每年扔掉的60多亿只废干电池中就含7万多吨锌、10万吨二氧化锰。如果这些废品得到合理的回收利用,不仅解决了环境污染难题,同时也会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
为解决这个公共问题,自2000年起,我国选择在北京、上海、南京、广州等8个城市作为试点,开始试行垃圾分类。然而,15年过去了,这些城市多数垃圾分类仍然无法到位。
第一阶段倡导的居民垃圾分类“受挫”后,相关部门又将主要精力转向垃圾的大类粗分上。2007年后,北京居民小区垃圾分类桶由原先的四类(塑料、金属、纸张、其它)变为三类(厨余、可回收、其它);到2009年底,垃圾桶再次“变脸”为两类(厨余、其它)。
O2O模式降低中间消耗
据了解,“回收哥”O2O平台直接面向居民生活中的全部可回收垃圾、废品,实现居民线上交投废品与回收哥线下回收的深度融合,只要点手机,就可预约安全可靠的回收哥上门服务;回收哥则是网络时代的城市分类回收的环保服务员,通过手机APP就可实现抢单。
这种商业模式或能改变以往以废品回收站为中心,进行废旧物品回收管理和资源买卖的中间环节管理。许开华表示,传统模式的中间环节一般多达6~10个,如今可压缩至4个环节,效率可大幅提升。而在废品回收的定价体系上,格林美计划通过参考国际同类商品的标准,进行公开透明化的操作。
不过,新的商业模式对于管理现有废品回收从业人员构成新的挑战。一位公用行业分析师指出,“回收哥”从业人员一般对智能手机的应用程度不高,庞大的“回收哥”队伍的常规化管理亦将考验企业的管理水平。对此,许开华表示,公司计划通过对愿意加入的回收哥进行培训,持证上岗,并以积分奖励的方式为回收哥配发智能手机。
中国物资协会常务副会长刘强表示,借助互联网做回收是行业发展的方向,目前有很多企业在这方面进行尝试,其核心逻辑是能大量节约物流成本。目前的回收体系中,废弃物从居民家中到再生资源企业的手中,一般需要三到四个环节,价格也翻了三四倍。网络平台的建立可以将两者直接联系起来,降低中间过程的消耗。
实现多方共赢
据了解,“回收哥”O2O平台引入各地供销社作为战略合作伙伴,通过股权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以供销社现有回收队伍为起点,可以快速建立起广泛的回收网络。比如,湖北省供销社在该省有6万余个经营网点,覆盖湖北全省所有城区与乡镇,从业人员达万人以上。
这些从业人员不再需要依靠“走街串巷”的方式收集,亦不再受制于区域局限,收益预计较当前提高5元/单。
此举亦将明显降低公司回收环节成本,提升公司盈利能力。按2015年的回收拆解目标1000万台计算,格林美今年的财务毛利将增加5000万元以上。
“公司计划到今年年底前,武汉市互联网回收哥队伍达到1万人以上,覆盖全市范围,回收率达到70%左右。”许开华说,若今年试点成功,公司明年将在湖北全省推广,随后再将这一模式复制到全国。
从行业前景来看,当下的被回收利用的废旧物品在所有废旧物品中的占比还不到30%,而发达国家的占比早已达到70%左右甚至更高,意味着中国废品回收再利用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