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互联网+环保 广东佛山南海区污染源阳光地图上线

   2015-08-07 南方日报3230
核心提示:广东佛山南海污染源阳光地图8月3日正式上线。这是一个基于南海污染源大数据开发的互联网共享地图,市民打开地图后,可实时定位了解身边污染源

广东佛山南海污染源阳光地图8月3日正式上线。这是一个基于南海污染源大数据开发的互联网共享地图,市民打开地图后,可实时定位了解身边污染源的监管情况,也可以发现并举报身边的污染源。

值得留意的是,该图是南海区环境保护局通过调用南海区数据统筹局开发的互联网共享地图,推出的第一款互联网地图公共服务应用系统。大数据环保背后是跨部门的合作,部门之间信息互通行政壁垒被打破,污染源信息在“阳光”下一览无遗。

什么样的地图

污染源阳光体系前端展示系统

“‘污染地图’的数据来源主要是环保部和地方环保部门公布的数据,而阳光地图实为南海区污染源阳光体系的前端展示系统。”今年7月底,南海区环保局总工程师徐湛坤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徐湛坤提到的污染源阳光体系,正是南海区环保局打造“互联网+环保”的重要举措之一。她说,这一体系可理解为:一个地图、一个平台和一套制度。其中的地图为“污染源阳光地图”,“一个平台”则为污染源阳光信息发布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我们可以查看污染源企业的名称、所属行业、污染类别、详细地址、法人代表、联系人和联系电话等基本信息,此外还包括污染源企业监督性监测数据及相关环保信息”。而“一个制度”则有效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性,是指制定一系列管理制度,涵盖污染源信息采集、报送、审核、发布、更新、删除、汇总、分析、通报等。

在污染源阳光地图上线当日,南海区环保局再度接受媒体采访,称为更直观地显示南海污染源分布特点,首批上图的企业基本涵盖发电、污水处理、印染、陶瓷、玻璃等行业重点监控企业,这些“产污大户”共有83家。

体验可视化

将污染源信息置于阳光下

由南海区环保局网站的链接进入污染源阳光地图,83家重点监控企业由一个个蓝色位“大头针”定位在其所在区域位置,并附有详细信息。数据的可视化为企业污染源环境监测提供了更为直观、快速的途径。

南海环保局在8月4日曾发布2015年第二季度南海区非国控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比对监测结果,比对这项监测结果中的86家被监控企业,污染源阳光地图有其中相当大部分企业(再核实)。

广东滔莲染整定型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一家,在阳光地图上有清晰的企业地址和行业类别。这是一家地处西樵镇海舟白沙岗的纺织企业,紧邻西江水道,据地图上的企业详细信息栏显示,这家企业的污染类别主要为废气,2014年6月10日通过环评审批。其具体信息栏中,“信访投诉”“行政处罚”和“自动监测”栏均显示暂无相关数据,但在监督性监测一栏,则显示南海区环境监测站在2015年1月26日对其污染源废气进行检测的结果,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及烟尘的监测浓度分别为88、40和8。

南海区环保局局长徐锡蔓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由于目前只能靠自动监测数据判断上图企业是否达标排放,专业性较高,为方便市民参与,未来该地图将不断升级,届时超标企业将显示为红色,达标排放企业显示为蓝色,市民可实时监督。

徐锡蔓称,这是基于“互联网+环保”的重要应用之一,推出这款地图是为了扩大环境信息公开,提升市民参与环保、监督排污企业的积极性。地图标注的企业可显示信访投诉记录和行政处罚记录,市民可通过网上投诉实时举报身边的污染源。

地图背后

“互联网+环保”中的跨部门合作

标注在这个污染源阳光地图左下角的一行小字值得留意。这行小字的内容是“支持单位:佛山是南海区数据统筹局”。“互联网+环保”背后是跨部门的合作,部门之间信息互通行政壁垒被打破,污染源信息于“阳光”下一览无遗。

这种跨部门的数据统筹与共享是从2014年5月30日开始的。当日,南海区数据统筹局正式挂牌成立,南海要借此打破部门之间信息互通的行政壁垒,实现数据统筹共享。当年8月,“数说南海”等应用平台被陆续开发。

“数说南海”是这样一个平台:它通过开放数据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社会运行效率;加速推进基层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打造阳光政府;以数据应用驱动社会创新,优化城市管理与产业发展生态,最终实现政务数据的价值创新。据南海数据统筹局今年6月的统计数据,该平台初步开放有273个数据集共14万多个数据记录,涵盖了生活服务、企业服务、城市建设、劳动就业、医疗健康、政府机构和社会团体等17个主题,涉及47个部门单位。

南海区环保局在2014年8月该平台上线时便公布了包括《南海区空气质量》《重点污染源环境保护信用管理环保诚信警示严管企业信息》等在内的9份文件。其后,如《环境空气监测点》《设施重点企业清洁生产信息》等数据文件也纷纷被公开。

如果说“数说南海”是两部门的第一次牵手,那么污染源阳光地图体现的便可视作两部门的深度合作,一方面是对数据的挖掘、整合和可视化呈现,另一方面体现了参与性和实时监控等特点。

如2014年8月公开的《重点污染源环境保护信用管理环保诚信警示严管企业信息》,238家企业中有18家企业被标注为“红牌”,25家被亮“黄牌”。比对在污染源阳光地图上标注的首批83家企业,其中便有部分当时被亮了“红牌”“黄牌”企业的身影。

其中,红牌有1家,为西樵镇的佛山市南海山根漂染厂;黄牌有3家,分别为西樵镇的佛山市南海区西樵民乐兴源染整厂、佛山市南海泰源印染有限公司以及里水镇的佛山市南海区里水瑞福旗峰印花有限公司。它们被放置于污染源阳光地图之上接受市民的监督。

当“互联网+”遇上环保,大数据便成为一座亟待众人开垦的“金矿”。而在此契机下,南海区环保局与南海区数据统筹局练手,探索环保数据的有效运用。

徐锡蔓在7月底接受媒体采访时对“大数据”环保的诠释或隐含了南海“互联网+环保”的发展方向。徐锡蔓表示,所谓“大数据”环保,就是对工作中收集到的环保数据集中管控,并借助“大数据”完善环保工作体系。“借助大数据采集技术,环保部门将收集到的各项环保信息,传输到中心数据库进行分析,而后指导下一步环境治理方案的制定,并实时检测环境治理效果,动态更新治理方案。”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