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世界上最清洁的火电厂”外三深陷罗生门

   2015-08-10 经济观察报 2100
核心提示:拥有“世界上最清洁的火电厂”、“世界最高效的燃煤发电厂”等诸多荣誉,外三却正在遭遇节能减排创新造假和251工程的质疑,这被看作由创新引发的“罗生门”事件,至今事件仍在持续发酵。

一颗“手雷”被扔在了原本风光无限的外三(全名“上海外高桥(24.19,1.17,5.08%)第三发电厂”)和掌舵者冯伟忠面前,时间恰好是冯带着团队赴美国演讲的时刻,瞬间引爆的“手雷”甚至引发了一场全行业要不要以节能减排自救的时代感很强的厚重话题。

拥有“世界上最清洁的火电厂”、“世界最高效的燃煤发电厂”等诸多荣誉,外三却正在遭遇节能减排创新造假和251工程的质疑,这被看作由创新引发的“罗生门”事件,至今事件仍在持续发酵。

在电力相对过剩来临、却又逢环保压力陡增的当口,不少燃煤电厂纷纷关停,区区一个外三到底有什么力量让国家总理李克强为其运行指标点赞,并且要求在“十三五”规划中将其作为考核主要火电企业的重要参考?而在“外三的创新打破了电力行业格局的平衡”和“外三的创新不足以支撑得到的荣誉和地位”的截然相反的说法下,外三是否已深陷“罗生门”?

被质疑的251工程

时间回溯到6月30日,一篇作者名字为朱小令、标题为《一评:上海外三电厂“创新节能减排技术”及251工程质疑》的文章在网络遭疯转,彼时,冯伟忠受到有着134年历史的世界制造业权威组织——美国工程机械师协会学术论坛的邀请,正在美国准备做一个关于“上海原创”的火电技术的演讲,此次被邀请的中国发电企业仅此一家。“公司一位副总经理将文章转给我,第一眼就知道这是造谣,是他们用大字报手段抹黑我们,“7月30日,冯伟忠在公司会议室里对经济观察报说。

朱小令对经济观察报称,我已经从西安热工研究院退休了,写文章初衷就是个人好奇心驱使,是一次技术讨论。没想到冯伟忠竟然给我戴了“大字报”的高帽子。

不过多位电力业内人士纷纷表示,不论事实如何,朱的文章确实有些“情绪”。

事实似乎已超过“技术讨论”范畴,朱小令对经济观察报称,他是想以一评、二评、三评的三篇系列形式陆续在网络上推出的截至记者发稿,三评均见诸网络。冯伟忠称,文章推出前,朱小令向各位院士等投递了与文章内容雷同的举报信,让获得中国工程院2015年院士增选候选人提名的他,近日被中止了评选资格。

“评选过程中,无论举报信内容是否属实,评选资格都会中止,”冯伟忠稍显失落。并且来自国家政府部门、同行以及媒体各种方式的问询也对其正常工作造成干扰。

令冯伟忠担忧的是,251工程会受文章和举报信影响,遭延后或搁浅。作为一个靠节能减排技术搅动整个发电领域的“后来者”、“毛头小子”,虽是隶属于上海国资委[微博]独资的申能集团的二级子公司,自2008年诞生以来,外三就名声在外了,缘何这颗“手雷”偏偏此时引爆?

朱小令的系列文章标题中均特别提及251工程,文中有大段笔墨着力分析251工程,冯伟忠更直接地表示,其他质疑都是幌子,阻击点在251工程上。太多的蛛丝马迹都佐证了251工程起到的“导火索”作用。

外三计划用三年建成的251工程技术方案已通过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的专家评审,正在进行项目评估。预计2018年落成。所谓“251工程”,指的是待建的9号机组用外三正在推进的最新技术——“135万千瓦高低位双轴二次再热超超临界发电机组(超临界发电机组加强版)”建设,供电煤耗低至251克/千瓦时。

记者发现,在现在运行的两台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火电机组旁边,有一块被圈起来的空地,“那是为251工程留的地”,外三一位内部人士称。

251工程虽然仍在筹备中,但是其一经披露,就在电力行业掀起了巨浪,多位业内人士称,都听说过外三和其要搞的251工程。

火电厂的燃料费用占发电总成本的70%以上。世界公认,火电领域供电煤耗每下降10克/千瓦时,技术就领先一个时代。

冯伟忠要达到的是供电煤耗251克/千瓦时的惊人目标,与2014年全国煤耗平均水平为318/千瓦时的数字相比,领先太多。实际上,外三现在公布的煤耗就低至271克/千瓦时,自诞生以来,多年持续保持世界最低的记录。

数据显示,如中国所有燃煤机组供电煤耗降至251克/千瓦时,则同样提供4.1万亿千瓦时电力,每年可节省约2.6亿吨煤,节约资金1300亿,同时将降低二氧化碳排放近7亿吨。于是,上海市领导亲自为251工程命名,并将其列入推动上海市“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建设的依托项目之一。但项目并不顺利,外三现有两台机组都不能满负荷发电,再建设9号机组会否是浪费?另控煤政策已让上海几年都没有新的燃煤机组落地了。质疑文章的出现,夹杂着各方利益博弈,事情更加扑朔迷离。

深陷“罗生门”

朱小令质疑251工程采用国外都没研发出来的700℃材料的高温高压管道,称“核心技术要花费国家这么多钱,从国外买进来搞‘251工程’,究竟是不是‘自主创新’”。

但冯伟忠强调,251工程采用的是现有成熟的600℃材料,并非700℃材料。

冯伟忠猜测朱小令背后是有“某种势力”,朱小令否认。抛开朱小令的质疑背后是否真的有“推手”,实际上,外三自2008年诞生以来,便已陷入了由创新引发的“罗生门”之中。

251工程由于采用高、低位布置设计,高温高压管道的长度可降至原长度的15%,“管道造价太贵,用的量又多,外三两台机组投资近6亿元,如用700℃的恐怕将翻番,”冯琛透露,“采用冯总的新技术,新成本降低85%”。

冯伟忠称,中国目前的600℃级大口径高温蒸汽管道基本依靠进口,从2005年至今,进口量高达50多万吨,耗资700亿以上。若此技术得以推广,可极大地减少进口量。

无可否认,这样一来,251工程三年落成的话,势必被其他企业复制,国外某些垄断大口径管道的供货商,面临的将是整个中国市场蛋糕的大大缩水。

值得关注的是,燃煤发电技术研发颇受国家重视,多被国家列为863项目。2000年由原国家电力公司开启的“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科研项目,被列为863项目,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后,华能集团和中电投集团联合完成。华能玉环工程被列为依托工程。

项目由华能和中电投牵头,三大动力集团、电力设计院、高等院校、国家技术研究中心及行业学会等23个单位共同承担,可谓电力圈的“明星荟萃”。这是外三这样的仅有一个创新灵魂人物冯伟忠的企业难以企及的。

不容忽视的是,如今中国超超临界发电机组已进入二次再热的发展阶段。除了251工程是135万千瓦高低位双轴二次再热超超临界发电机组,主要创新在于“高低位双轴”,也是世界首创。另外二次再热超超临界发电技术已经确定为我国“十五”863重点研究和开发项目,依托项目是国电泰州电厂二期百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高效燃煤发电示范项目,早在2012年5月21日,国家能源局正式同意开展前期工作,去年9月份左右项目正式获批。有报道称,二期工程建成后,发电效率、发电煤耗、环境指标将创下目前三个世界之最,成为全球最优、指标最好的示范电厂。

有人说,两个同类技术路线且布局创新不同的项目“狭路相逢”,很容易暗里“较劲儿”,一争高低。但业内人士也指出,事实不能去凭空揣测。

外三称,冯伟忠对脱硝装备技术改造后,改变了业界低负荷无法脱硝的难题,还大大延长催化剂寿命。“火电机组的脱硝催化剂有三层,寿命是一年,每年必须换一层,每层大概成本一千多万,两台机组就是三千万,”冯琛说,“而改造后我们已五六年没换过催化剂了”。

冯琛说,有一次,中电投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的老总到外三来推荐其催化剂,其从美国引进先进的康宁流水线做催化剂,但外三“从没换过催化剂”的回答,让他吃了一惊。

据记者了解,脱硫已是夕阳行业,但由于之前普及不够,加之环保压力越来越大,脱硝行业现在仍是朝阳行业。很多企业进入“分羹”。如外三的技术创新成立的话,显然不是该行业所希望的。

不得不提的是,朱小令的文章中,以同类指标机组火电厂与外三比较,外三两台机组达80亿元的投资远高于前者的68亿元,外三的技术创新“有在学术上混淆概念,在技术上弄虚作假之嫌”。并且某电力资深人士也对经济观察报反问到,外三技术创新应用带来的成本几何,到底适不适合向全国铺开,复制更多的“外三”?

“鲶鱼”模式

“上海好几个燃煤电厂今年关了,以前是‘电荒’,现在是用不了,”上海普通居民王先生说。这并非“盲人摸象”,过去电力是短缺经济,现在是过剩经济,华电集团董事长也曾有类似发言。占总发电量75%的煤炭发电正在遭遇“双向危机”,近年来电力日趋过剩同时,环保利剑又不断出鞘,这使得有众多节能减排技术创新荣誉的外三地位扶摇直上,达到荣誉和地位的高峰。去年至今,国外权威组织邀请其作演讲,国家能源局给了全国唯一一个国家煤电节能减排示范基地的牌子,上海市政府筹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依托项目,更有国家总理李克强点赞。去年国家能源委的首次会议上,国家总理李克强点名“外三“,询问其运行指标,并要求在“十三五”规划中将其作为考核主要火电企业的重要参考。但很多火电厂担忧地问,“复制”外三成本几何?

早在2008年前后,科技部部长万钢到外三调研时对其技术颇为认可并建议其成立相应的技术服务主体。于是2010年,上海申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科技公司)成立,主要是外三的创新技术输出平台冯伟忠兼任公司总经理。

但直到2013年,科技公司才迎来第一个真正意义的客户——华润电力。“正在规划的华润电力曹妃甸二期项目是个新建项目,未来其煤耗指标将比外三还要低,“冯伟忠如是说,”进行系统改造的铜山电厂如今已完工,其测得,煤耗比之前降10克/度,合同中是7.5克/度。“

随后局面似乎打开了不少,包括大唐、神华、华电纷纷加入。新建项目成本并不高,但成本对于改造项目来说确实是一大难题,“犹如一个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一旦建好再改造就比较难。”冯伟忠说。

冯伟忠以华润集团铜山电厂为例,“客户就是试金石,铜山电厂既然同意改造成本,并且会设定目标值,超过有奖励,达不到扣工程款,这是一个纯市场化的双向选择。”

在业内眼里,“没有冯伟忠就没有现在的外三,反之亦然”。有一次冯伟忠参加会议,某大型电力企业一领导把冯伟忠拉到会场一边说,“你一个人就把整个电力行业搅得天翻地覆啊”。

http://www.ces.cn/file/upload/images/news/dianliqiye/2015/08/10/20150810082646930.jpg

受文革等影响,仅小学毕业的冯伟忠,被称为“技术狂人”,他中等个头、身材瘦削,脸色偏黑,穿着工作装更像个技术员,说起话来节奏紧凑、有张力。冯伟忠个人获得的专利达160多项,外三有12项技术专利是世界首创,6项国内首创。冯伟忠认为,除了自己热衷创新几十年如一日外,这与上级单位申能集团能给予宽松环境有关,从这点来说创新和存在在新能源市场算是一个个案。“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一位业内人士如是形容冯伟忠和外三。

有人将质疑事件爆发的深层原因归结为,原本仅是节能减排技术的需求方(用户)的外三,却成为了从技术创新到应用实践到技术服务提供商等全链条的企业,这打破了电力行业乃至相关联行业的原有格局的平衡,涉及到利益但更涉及在行业中的“话语权”的博弈,但也有人认为,外三的创新存“水分”不足以支撑外界给予的无比的荣誉和地位,以外三那么小的体量和创新团队不足以撬动整个行业的格局平衡,有点儿“蚍蜉撼大树”的意味。

一直以来外三就是荣誉与质疑并存。一位清华大学教授表示,外三是一个值得探究的企业样本,相比于外三,很多大型电力企业、电力设计机构以及与企业合作的高校,人才、资金和设备等诸多条件优越,却没有获得像外三这么高的荣誉,这值得人深思。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