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拖拉机自动装卸垃圾 村民自查垃圾日产日清

   2015-08-11 南方日报2070
核心提示:南方日报

在迳头镇湖洋村试点,通过运用“机械化”武装城乡清洁、用村规民约引导村民形成良好习惯,逐渐探索出一种“户到桶、桶到拖拉机、拖拉机到中转站或填埋场”的垃圾处理“湖洋模式”。

近年来,佛冈县不断探索加快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体系的建设,深入推进镇、村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工作,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模式探索过程中,迳头镇先行先试,聘请清洁工、清运工,组建了一支镇环卫队,按照“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县处理”这一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进行长效运作。

在迳头镇湖洋村试点,根据村委面积、垃圾量等配备改装的自动装卸垃圾拖拉机,通过“机械化”武装城乡清洁、用村规民约引导村民形成良好习惯,逐渐探索出一种“户到桶、桶到拖拉机、拖拉机到中转站或填埋场”的垃圾处理“湖洋模式”,使镇、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从根本上解决佛冈农村“垃圾围村”等的污染问题。

自动装卸垃圾 省钱高效

“城乡垃圾治理为什么这么难,人工成本高是最大的难题。解决好这一难题,农村垃圾综合整治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佛冈县环卫所所长朱胤健说。

朱胤健介绍,为了在城乡垃圾清洁中进一步解放人力,从2013年年底开始,县环卫所与县内一家拖拉机改装厂开始共同研究城乡垃圾转运车改造工作。经过一年的摸索,县环卫所前后设计、改装了近10套样品,终于在2014年4月成功研制出第一代拖拉机转运车并在县城内使用。

朱胤健介绍,县环卫所自行设计改装的自动装卸垃圾拖拉机,无需人工体力装卸,自制铁垃圾桶不受山区地形限制,可以灵活放置,村民有意见可以马上进行调整,方便拖拉机作业,有效节省了时间和劳动力。

迳头镇城乡清洁工程领导小组成员范桂仆介绍,为落实城乡清洁工程,解决农村“垃圾靠风刮”、“垃圾围村”等农村处理的不良现象,给全村人民一个整洁优美的生活、工作、发展环境,2014年7月,湖洋村根据实际情况,引进了改良后的自动装卸垃圾拖拉机,在全村科学布局了自制铁垃圾桶30多个,聘请1个拖拉机司机专门负责清运垃圾。

“运用自动装卸垃圾拖拉机,解决了垃圾池和垃圾屋需要人员二次装载、难清理、堆积发臭、易造成二次污染源和产生新的藏污纳垢点等难题,城乡清洁实现了真正的机械化。”朱胤健说。

订立村规民约 环境自治

在用“机械化”武装城乡清洁的同时,湖洋村委还订立《迳头镇湖洋村环境卫生管理公约》的村规民约,要求村民对居住环境进行自治,村干部定期组织清扫垃圾,安排清运司机定期清运垃圾,生活垃圾运到镇压缩中转站压缩后,由县环卫所转运至县生活垃圾填埋场集中处理。

湖洋村委书记易昌意介绍,在进行垃圾综合整治的过程中,湖洋村充分发挥村民理事会、党员干部和村里辈分较高村民的作用,对各村民小组的垃圾收集、村道小巷清扫、垃圾清运等进行监督核查,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实现农村垃圾自行解决。

“垃圾处理前期投入购买车辆和垃圾桶大概6.2万元,日常运作及维护成本每年约3万元左右,总体来说成本并不高,现在我们通过整合种粮直补资金作为垃圾处理的前期投入,增强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减轻政府财政负担,逐步培养农民讲卫生的好习惯。”易昌意说。

自“机械化”武装城乡清洁工程开展后,迳头镇湖洋村的清洁工程成效立竿见影,环境卫生“脏、乱、差”的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全村面貌焕然一新。

完善奖惩措施 全镇推广

朱胤健介绍,迳头镇垃圾处理新模式解决了“目前全国没有一种可操作性强、对接性好、运作费用低、机械化率高的机械设备可以直接进到村里和狭窄的巷口对放置的垃圾收集桶进行机械化作业”的困境,也解决了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工作中的瓶颈,有效改善了农村环境卫生面貌,提高村民的工作环境和生活质量。

记者了解到,目前迳头镇正着手在全镇11个居、村委运作湖洋村垃圾处理模式,迳头镇政府组成考核小组,对全镇各村委的垃圾处理目标要求进行考核,按照考核得分,奖补运作费用,预计今年下半年全镇全面铺开推广,探索建设佛冈县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的长效管理机制。

“未来,我们也会有计划地在全县推广湖洋模式,让农村垃圾整治不再成为困扰农村发展的一大难题,还大家一片青山绿水。”朱胤健说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