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1979年出生,河南镇平人,现任金华中微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技术副总经理。2007年,他从厦门大学资源与环境微生物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后进入浙江农业科学院任助理研究员,从事水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微生态制剂的研发工作,并建立了基于微生物强化的污染水体生态修复技术体系。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15篇,已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作为主要参与者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
两次约王新采访,他都在外出差。他说,他们这一行,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这两次出差他都是去别的公司参观学习和技术交流,取长补短,以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去年,王新被金华市委、市政府的优惠政策吸引来金华创业,他希望通过他的努力,让各地的污染水体经过修复后恢复健康,为实现浙中水乡水清景美的风光而不遗余力。
想改变生活的他给自己更多的挑战
“高考的时候,都说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就填报了生物专业,但毕业后发现就业并不理想。”于是,王新继续考研读博,博士研究生毕业后进入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工作。在省农科院,生活按部就班,做试验写论文出成果,几年来生活没有太多的变化。不安分的他,觉得生活需要改变,尤其是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今天,还年轻的他得给自己更多的挑战,而创业是人生较好的选择之一。
王新告诉记者,近年来,浙江省以“五水共治”促转型升级,环保这个产业将是今后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的行业,每年浙江省注册的环保类企业就有六七百家,这些企业的竞争就体现在技术水平上,像他这样的专业人士大有用武之地。综合多种因素,去年,想改变生活的他“下海”创业了,目前在金华中微环境技术有限公司任技术副总经理。据了解,这家企业是第二批金华市“双龙计划”创业项目落地企业,王新是这个项目团队的领军人物。
用生态修复技术和水体景观治理污染水体
一段水体黑臭、严重富营养化、水质常年在劣五类的河段,经过微生物强化生态修复技术(即通过有用的微生物化解污染物)处理和水体景观设计,不仅臭味可以减轻,水会变清,河道也可变美。这就是王新和他的同事运用微生物技术治理黑臭河道、池塘等污染水体可达到的效果。
在金华中微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实验室,记者看到一种白色的小颗粒。王新说,这是净水菌剂。微生物强化生态修复技术就是以有净水功能的菌剂和微生物激活剂为基础的,这些净水菌剂从水环境中分离出来,通过培养、发酵制造而成,它具有良好的污染物降解能力。如果投放到污染水体中,1个月就能解决黑臭,3个月能提升水质。
王新介绍,在实验室用微生物强化生态修复技术治污并不难,但在实际治理中,并没有这么容易,因为实际治理中不可控的因素较多,如通常水体是流动的,一场大雨就会改变水体的成分,气温变化也会对水体带来影响,所以在实际的治理中技术要不断提升,才能达到目标。像公司去年接手的金东区源东乡丁阳岭村的村口塘,去年10月开工,11月完工,并维护到今年的3月。王新去现场十几次,从前期勘察、取水样化验,到进行施工前的设计,直到后期的维护。经过王新和同事的努力,这口村口塘从原先的黑臭到能看见1.5米的水底。再加上设计了一些美化和净化水质的景观,如美人焦、聚草等,在这些水草的美化和净化下,一个水质清澈、富有生机的村口塘又回到了村民眼里。
作为治水专家助力“五水共治”
去年3月,市“五水共治”办聘请一批治水专家,王新就是被聘请的专家之一,他和其他6名专家组成一个7人的专家顾问团,为我市污染水体、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提供了一些技术处理方案。像“长湖”的治理,他就提过一些技术方案。
作为污水处理方面的专家,王新说,每次成功治理一处水域,都会让他很有成就感。但是治水成功了,并不等于这处水域以后永远不会有问题。像丁阳岭村的村口塘,经过治理以后,水变清了,有的村民就说,水塘变干净了,又可以洗衣服洗菜了,有的村民甚至在水塘边洗车。如果真的有很多村民去水塘里洗衣服洗菜,那用不了多久,水塘又会出现黑臭的情况。洗衣服时用的洗涤剂,又会使大量的磷元素流入水塘,致而使水体富营养化,之前的治理就会功亏一篑。所以,治水重要,治理后的维护更重要,这就要求每个人要爱护、保持现有的良好环境,不要为了一时之便再破坏环境。因为时间久了,积压的污染物多了,容易使水质又回到治理前的状态。像丁阳岭村已有生活污水管道,村民应该在家洗衣,洗衣产生的污水进入生活污水池进行处理,这样就不会产生污染。
创客闪亮
执着。创业要想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不管遇到什么困难,看准的方向,一定要一直坚持下去。
有一个配合默契的团队。如今,单枪匹马创业很难成功,在创业的路上有配合默契、年龄搭配合理的团队,这样可以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创业成功才更有可能。
创业团队要有核心人物。团队核心人物不仅要引领技术和项目,还要懂得市场推广,这样才能把技术和项目“卖”出去,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