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替代不能简单地一替了之,而要充分利用水电、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以达到更好的环保效果。如果使用煤电,表面上没有使用煤炭,但依然是在间接地使用煤炭。”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在8月6日举行的水电弃水研讨会上指出。
据了解,在终端能源消费里,电能占比越高,越有助于节能减排和能源系统综合效率的提升。而在电能替代过程中,增加水电、风电等清洁电能的比重,对环保治理具有更加积极的意义。
清洁电替代是锦上添花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结构性调整,发展进入新常态,电力市场需求疲软。在这一大环境下,增加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既有经济性和可行性,又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污染。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专职副理事长魏昭峰表示:“我国目前能源存在的问题突出,环境承载能力已经接近或达到上限。国内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适时推进,电能替代的空间很大。”根据国家电网能源研究院的报告,我国85%的二氧化硫、67%的氮氧化物、70%的烟尘排放来自以煤炭为主的化石 能源燃烧,解决排放问题刻不容缓。
然而,在此情况下,火电增量依然居高不下。据统计,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仅同比增长1.3%,增速同比回落4个百分点。而上半年火电新投产2343万千瓦,同比增长55%,各地火电项目核准开工步伐加快,核准在建规模达1.9亿千瓦。预计到2015年底,火电装机规模将达到9.6亿千瓦以上。新能源尽管也保持较快的装机增速,但装机规模与火电相比仍然较小,发电量替代效应尚不明显。
“我国面临着相当艰巨的能源结构调整任务,具体的调整方式就是把以煤炭为主的化石能源发电的比重尽可能地降下来,增加水电、风电以及光伏发电等清洁电力的比重。”张博庭表示。
张博庭指出,目前我国水能开发利用程度还严重落后。截至2014年底,虽然中国水电装机超过3亿千瓦,年发电量超过万亿千瓦时,接近全球水电总量的30%,但我国的水电开发程度与世界各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巨大的差距。按照技术可开发的发电量计算,我国的水电开发程度仅为39%,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为促进清洁电力利用,今年6月5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开展风电清洁供暖工作的通知》,要求内蒙古、辽宁、吉 林、黑龙江、河北、新疆、山西等省区及相关电网企业研究探索风电清洁供暖工作,有条件开展的地区要编制2015年度风电清洁供暖工作方案,对社会公开发布。
据了解,北京延庆已开始调研风电供暖规划,预计2017年可引入张家口风电供暖。如果该风电供暖项目成功实施,将充分利用夜间风力发电出力大、用电处于低谷时段的优点,对拓展清洁电能替代市场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清洁电利用瓶颈待解
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企业投资的积极性增加,电源建设遍地开花,保障了用电的安全性,但是,由于电力结构不合理,火电占比太高,导致产能过剩,环保问题突出,挤占清洁能源发展空间,出现弃水、弃风现象,经济效益也受到严重影响。
“在甘肃很多地方,沿途都有大量的风机在转动,你在车上睡一觉醒来后,还是会看到很多风机。”本报记者在当地采访时感慨,但当知道这些风机一半以上都是在无效运转后,心情不免变得非常沉重。
根据国家能源局网站公布的信息,上半年全国风电弃风电量175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01亿千瓦时,平均弃风率15.2%。 除弃风问题外,弃水情况也非常突出。在水电弃水研讨会上,与会专家表示,需求不足、能源定位、输送渠道制约、相关部门和企业间的协调不畅等都是引起弃水的主要原因。
云南省能源局副局长邹松指出,要加大电力体制改革,更大范围内配置云南省的可再生能源,这个是我们现在面临的困境。没有足够的配置资源,必然导致大量弃水,因此需要更大的外送能力和用电需求。
据了解,目前,德国、丹麦等国家已进入可再生能源对化石能源的存量替代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能源消费增速放缓,已具备实施可再生能源对化石能源的增量替代的产业基础和条件。
有专家指出,从全球的角度看,只要我们人类还要消耗化石能源,排放温室气体,我们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就不存在任何过剩的问题。最近几年,我国在风能开发上加大投入,装机总量已经达到全球第一。即便如此,按照风能在电力能源中的比重来计算,我们还赶不上美国,比一些欧洲国家更是有很大差距。专家建议,为避免我国长期锁定在化石能源发展路径上,在“十三五”期间应保持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增长,同时必须严格控制不必要的化石能源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