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推进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工作,国家发改委发布18个省市的2015年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投资计划,整体投资金额为264.89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为75.92亿元,主要涉及的项目包括污水处理、污水改造、中水回用、建设管网、污泥处理、垃圾处理等。
治水投资加速
作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的重中之重,水污染治理领域的市场相对成熟。此次发改委下达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投资计划进一步贯彻落实了“水十条”,同时,随着环境治理相关政策红包的逐步释放,预计水污染防治领域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进入8月,水污染治理投资计划接连公布。 8月11日,国家发改委下发湖北、四川、重庆、贵州、山东五个省市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投资计划,总投资额为52.24亿元。加上此前公布的上海、江苏、浙江等13个省市212.65亿元的投资计划,整体投资已达264.89亿元。
具体来看,近期下发18省市2015年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投资计划中,河南、内蒙古、江苏地区投资金额较大,分别为54.33亿、38.21亿、34.20亿元。在所有投资中,新增污水处理投资所占金额较大,其中内蒙古、河南2015年规划的新增污水处理能力,与“十二五”规划计划投资相比,体量较大。内蒙古、河南2015年单年计划投资的新增污水处理规模分别为 52.1万吨/日、115.8万吨/日,而其对应的 “十二五”规划,城镇新增污水处理规模为104.9万吨/日、190.3万吨/日。
另外,近期公布的18个省市新增污泥处理规模计划为2893.5吨/日,即105.61万吨/年,仅18个省市一年计划的投资规模,即占到“十二五”规划全国五年污泥总投资(518万吨/年)的20.39%。
据国海证券研究报告分析,考虑到污泥投资较“十二五”规划进度相对滞后,作为“十二五”收官之年,2015年污泥投资较过往将有较高增速。
业内人士认为,发改委下达多省份2015年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投资计划,开启新一轮环保盛宴,将实现环境、经济与社会效益多赢。发改委抓住水污染防治的 “牛鼻子”,打出了改善水环境的组合拳,治污与节流并举,预计水务板块将迎来发展新机遇。
PPP模式助力污水处理
此前,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王金南曾表示,在环境投资方面,“十三五”期间环保三大领域投资需求将达到6万亿元,大气污染防治领域投资1.75万亿元,水污染防治4.6万亿元。这进一步印证了水污染防治的重要地位,而且随着水务领域投资细则的进一步落实,意味着水污染防治的万亿元市场将逐步开启。
显然,要达成这个目标,仅靠政府投资远远不够。此次规划的2015年18个省份的投资中,中央财政支持金额约为47亿元,占总投资规模的17.74%。其余部分将依赖地方财政及社会资本的投入,当前国家比较推行的是PPP模式,这能减轻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同时将社会资本引入环保等基础设施投资领域,合力解决污染治理的问题。
在环境污染治理的各大领域中,水污染处理是公私合营运作实践较早、利用较多的产业,政策和市场也相对较规范成熟。 “水十条”中要求,水污染防治要采取环境绩效合同服务、授予开发经营权益等方式,鼓励社会资本加大水环境保护投入。今年4月9日发布的《关于推进水污染防治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实施意见》(下文简称 《意见》),对水污染防治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操作流程作出明确规范。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公共财政与投资咨询部副主任逯元堂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结合现在已经出台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及未来要实施的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来分析,大气方面要推PPP模式,可应用领域比较少。但是在水污染防治方面,大多属于政府应该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所以配合“水十条”,将水污染防治作为一个着力点和突破点,把水污染防治这块作为推进PPP模式的重点领域。
“另外,就对PPP的关注和响应程度来说,要想把地方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还是要和一些政策结合起来。尤其是财政重点补助的地方,要把它作为推进PPP重点的区域率先推进PPP模式。 ”逯元堂表示,“由于环保项目的公益性特点,在合作领域上也将有所突破,原来PPP更多应用于污水和垃圾处理这种有明确收费机制和补贴机制的领域,下一步将把一些无收益的项目作为重点推进领域。 ”
在国家强力推进污染治理以及着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大背景下,“十三五”期间节能环保市场潜力巨大。随着PPP模式的日渐成熟,社会资本可以更多地投入于大气、水、土壤的污染防治领域,节能环保行业将迎重大历史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