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坚毅、衣着朴素、笑容慈祥,这是坐在面前的老人给记者的第一印象。这位看似平凡却气宇轩昂的88岁老人,正是我国环境科学界公认的常青树,环境化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文兴。
王文兴近照
儿时的贫穷、求学的艰辛、战火的洗礼、工作的变动,这些曲折经历在王文兴身上沉淀出的是一种岁月磨砺后的坚韧。而对科学信仰的执着,更是让他穷其一生都站在科学研究的前沿,用强烈的求知欲,鞭策自己不断前行,攀过一座座科研高峰。
执着认真的学者
1952年,成立不久的新中国各项事业百废待兴。为发展我国化学工业,在老科学家的指引下,刚刚大学毕业的王文兴开始了工业催化研究。
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努力,他在我国化工系统从无到有地建立了仪器设备齐全的工业催化研究室,其中包括电子显微镜、电磁循环泵和放射性14C研究催化剂、有机催化反应机理和动力学新方法;翻译出版了《烃类多相催化氧化》俄文专著,并撰写了我国催化领域的第一部专著《工业催化》。这些工作对我国早期工业有机催化合成单体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
“那段时间是我早年科研道路上的‘黄金时代’。”王文兴忆起当年在催化领域的研究时,满怀感慨。
1966年,一心扑在科研事业、满怀激情向前探索的王文兴,突然被调去“三线”地区负责筹建一个与他专业完全不同的研究所。怀着极大的遗憾,他离开了热爱的专业奔赴大西北。以后又是几经调动,十几年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
然而,王文兴始终没有放弃科学研究。功夫不负有心人。1979年,国家拟建立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曾经参加过1973年中国赴英国环境考察团的王文兴,被借调到北京,作为建院领导成员,参与筹备工作。机会终于来临了。
当时,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的建院方针是“边建设,边科研”,先行的大气环境研究由王文兴主要负责。王文兴知道,大气化学是环境科学的重要领域之一,他一直念念不忘的催化动力学研究基础,在这里都能派上用场。
幸运的是,王文兴得到建院主要领导人、解放前夕由剑桥大学回国的有机化学家黄新民老先生的信任和帮助,很快购置了一大批国际先进的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观测和实验必要的仪器和设备。王文兴暗下决心,一定要在环境科研领域做出成绩来。
20世纪70年代,兰州西固地区居民每到夏秋两季,就会经常发生眼睛刺激、流泪,甚至头晕目眩、恶心等症状,当地相关部门和科研机构通过观测研究,在1980年基本证实了西固地区夏秋季节存在光化学烟雾污染问题,初步认定主要污染源是本地的石油化工及炼制业,科学治理迫在眉睫。
1981年,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承担了国家项目“兰州西固地区光化学氧化剂污染控制对策的研究”,王文兴作为项目负责人与北京大学、甘肃省环保局及其所属单位以及兰州大学等单位的科学工作者进行了3年的研究。这也是我国首次光化学烟雾大型综合观测。
3年多时间里,王文兴带领课题组进行了多次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联合观测,取得了10多万个大气污染测试数据和1万多个气象观测数据,基本弄清了西固地区光化学烟雾污染状况、形成机制、大气物理传输规律,初步建立了西固地区的大气质量模拟模式,提出了大气光化学污染控制对策。
这项研究开启了我国大气光化学综合观测研究的先河,并获得198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也是我国大气光化学领域的第一个国家级科技进步奖。
以后的十几年里,王文兴又先后担任国家“七五”、“八五”、“九五”科技攻关项目中酸雨项目的带头人,兢兢业业地进行项目设计,耐心细致地组织实施,并亲自参与现场观测和实验研究,走遍了大半个中国。
其中,《中国酸沉降及其生态环境影响研究》项目,王文兴与高校、科研单位以及地方环保部门等上千名科技工作者一起,在“七五”国家科技攻关结果的基础上进行了5年的研究。
为获得区域性酸雨研究最重要的基础工作——高质量的降水化学监测,项目组经过一年多的紧张筹备,于1992年7月建成了覆盖全国的酸雨监测网。在全国271个站位上按照统一规范的监测方法,严格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要求,开始了全国降水化学的同步观测。在监测网中约有一半的站位连续观测两年,1/3的站位连续观测3年。
为确保工作质量,到基层站点检查和校对采样设备、操作程序和监测结果,王文兴总随身携带一套袖珍pH计和采样设备,发现问题随时解决,并以简报形式指导全国网站,保证科研工作质量。
在他的指导下,这项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基本查清了全国降水的时空分布,发现我国酸雨区面积已达300多万平方公里,成为世界第三大酸雨区;阐明了全国降水化学组成时空分布与变化规律;计算得到了全国降水离子沉降通量,绘制了全国离子沉降通量地理分布图;得到我国东北和东部沿海地区酸雨受到日本和韩国影响的新证据等等。这些成果阐明了我国酸雨污染状况、来源、成因等一系列重要规律,并提出了控制对策。
王文兴关于中国酸雨的成因和发展趋势的研究结果受到国际同行的关注,1996和1997两年间先后有美国、法国、英国、韩国和日本等8个国家20多人索取论文和资料。酸雨研究成果还获得199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199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后者是我国环境科学技术领域首个,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王文兴看来,虽然自己担任这些科研项目的组长,但现代大型科研项目需要很多不同专业的人参加,有时甚至需要成百上千人,研究成果的取得主要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就拿酸雨来说,我国没有发生严重的酸雨危害导致大面积森林衰亡和湖泊鱼虾绝迹的重大生态破坏事件,是国家环保事业的重大成就,是有关科技工作者、政府管理人员等共同努力的结果。”王文兴说。
而谈及自己的贡献,王文兴更是谦虚地说,“我从中学到大学,再到出国深造,都是国家资助的,没有国家,就没有我自己的一切。与国家给我的相比,我的回报只是点滴。”
平易朴素的长者
品行是人生最可靠的财富。王文兴的一生都在践行这句话。他的同事和学生,对他充满了尊敬,不仅因为他敏锐的学术思想和卓著的科研成就,更因为他强大的人格力量。在他们看来,王文兴的人格魅力,不输学术贡献。
在采访中,记者也能处处感受到老一辈科研工作者的谦和与负责。在历时一天的采访中,88岁高龄的王文兴和大家一样喝着白开水,吃着简单的盒饭。回答记者提问时,王老不仅思路清晰,更是处处替大家着想,反复和大家确认是不是都完成了采访,是否还有其他方面需要配合。
王文兴的认真更是体现在了他从事的科研工作中。
中国环科院大气环境研究所的工程师苏布达跟随王文兴做酸雨研究,她告诉记者,在做酸雨项目的时候,王文兴会亲自到监测点进行考察。
“像泰山顶峰的监测点,没有交通工具可以直达,王院士会跟着我们一起从南天门爬上去。”苏布达说。
还有一个场景,苏布达至今记忆犹新。2010年6月,王文兴作为专家到深圳参加“中国酸雨沉降机制、输送态势及调控原理”973项目阶段总结会。常年生活在北方的83岁老人,在酷暑时节到了闷热的南方,身体一时难以习惯,出现肠胃不适。但无论人们怎么劝说,王老还是坚持参加了整场会议。
在生活中,王文兴也从不因为身份让人过多照顾,有时甚至严格到苛刻。他外出不愿多用学校的院士专车,认为专车接送有一趟空跑,浪费人力物力,还排放大气污染物,不如自己打车。他喜欢在学校食堂和学生一起排队打饭,在他看来,学生食堂菜品丰富、价格便宜,也能更多了解学生生活。
2013年,王文兴因眼病手术住院,但他坚持住在普通病房。在他看来,高干病房的住院费太贵,自己的病不严重没有必要搞“特殊”。就连出院,他也没有麻烦单位和学生,而是让家人悄悄办了出院手续打车回家。
也许童年的经历影响了他的一生。在抗日烽火中、在敌人的刺刀下完成学业,王文兴锻炼出了坚强的意志和品格。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在后来的动荡岁月中,孟子的话激励他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
桃李天下的师者
“一个人要是出生在富有家庭,可能继承家产百万。如果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里,对有志气的人来说,贫困可能是其前进的动力和永远用不完的财富,它能激励人勇往直前。”王文兴说。
在很多人都会选择含饴弄孙、颐养天年的年纪,年逾七旬的王文兴接受母校山东大学的邀请,于2003年开始筹建环境研究院,开拓大气环境科研领域。
当时人们还不太重视PM2.5区域性大气污染,王文兴用超前的眼光和学识认准了这块研究。他带领师生四处奔走,在山东多个城市和泰山进行PM2.5同步观测,得到了区域性研究结果。
“当时刚刚建院,还没有仪器设备,又急着开展工作,我带了一个学生跑到北京,花1万多元买了一台PM2.5检测仪,两个人连抬带扛,一路坐火车带回了济南。”提起建院初期的艰辛,王文兴仍满怀感慨。
再辛苦也不能放弃。在王文兴看来,在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的教育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现在环境研究院的教师都很年轻,最大的才45岁,我觉得年轻人需要老一辈人用阅历来引导。”王文兴说。
与学生接触也让王文兴充满了活力。看到一批批的学生成长成才,他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开心和幸福。
为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培养环境与科研平台,他将不少学生送出国门,或与世界名校联合培养,或进行访问交流。他的学生因此接触到更多世界先进的科学理念,不仅在国内颇有建树,也在国外开创了新的天地。
在学术上,王文兴对学生严格要求。他常说,良好的院风和学风,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为避免社会不正之风对学生产生影响,他常告诫他们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什么钱能拿,什么钱不能拿。
在生活中,王文兴时刻关心学生的需求,关爱有加。不少学生家庭穷苦,王文兴经常告诉他们,不要因为经济困难而耽误学习,困难只是暂时的,坚持下去就会看到宽广的前景。
他提请研究院关注经济困难的学生,并于2007年捐献个人积蓄设立“王文兴院士环境科学奖学金”,奖励环境研究院品学兼优、经济困难的学生。至今已有16名硕士生、8名博士生获得奖励资助。
王文兴喜欢用四句话赠予毕业生:人生最可靠的财富是品行,人生最重要的环境是和谐,人生最珍贵的东西是友谊,人生最快乐的事情是助人。
十多年来,在王文兴的带领下,环境研究院的科研团队在环境量子化学计算、PM2.5与霾化学等我国亟待解决、以及国际前沿科学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国家基金委学科发展态势评估系列研究报告《化学十年:中国与世界》中,将山东大学列为量子化学密度泛函领域世界排名第四,这其中有他们的贡献。
王文兴总是告诫他的学生,科研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只有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人才能到达光辉的顶峰。在治学的道路上要选好目标,确定方向,不懈追求,不能见异思迁,必须以百折不挠的勇气、坚韧不拔的毅力、持之以恒的精神坚持到底。
小时候家里贫穷的艰难岁月,家乡沦陷后到处流浪与逃亡的学生时代,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他始终没有放弃学习。60多年的科研道路也是崎岖不平,辗转东北、华北、西北,先后经历过9个单位,做过各种不同的工作,但他从未放弃过自己的科研目标,经过不懈的奋斗,最终实现了他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