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智能硬件大步发展 长虹欲做中国“智慧社区解决方案”整合者

   2015-08-19 中国证券网 2760
核心提示:长虹“1+N”的智慧社区开放平台业务模式,除了现有上线运营的智慧物业和智慧医疗,将聚合更多面向社区和家庭的应用和服务,打造家庭物联网生态系统,打破产业边界,形成以人为中心的跨界生活服务汇聚系统。

智能家电行业正迎来多重利好,《中国家用电器工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的讨论稿正在加紧制定,工信部也将制定《智能硬件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家电业从智能化到大数据、云计算再到渠道线上线下合作,正加速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信息技术的跨界融合。业内分析人士指出,伴随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家电企业、服务商、用户通过网络平台互动,智能硬件产业链的投资机会越来越明显,智能产业生态碎片化,和互联互通问题的解决将加快释放市场规模效应。

面对这样的行业发展趋势,四川长虹已经以基于智慧物业平台的“1+N”智慧社区下的智慧家庭模式,以OTO智慧社区解决方案,找到了自己的跨界融合方向。长虹从自身智能家电的硬件技术能力出发,以社区硬件设施升级改造为切入口,搭建智慧社区平台,并以智慧物业服务这个“1”为基础,围绕智慧家庭生活需求,整合自己的线下资源和社区周边商业服务资源,将“N”种第三方社区家庭民生服务纳入到自己的平台之上,力图构建一个以人为中心,横跨家电、家居、物业、健康、安防等多个产业领域的智慧社区开放平台。

而这一全新跨界融合的方向将对长虹在商业模式上的创新变化产生转折性的深刻影响。其一,这标志着长虹第一次超越了终端制造商的角色,实现了从单一的智能硬件制造,向智能硬件+线下优质服务的成功转型,真正开始向 “线上+线下、云端+终端、平台+业务”的商业模式转变。长虹重新定位为“个人及家庭的产品和服务提供商”,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林茂祥直言,智慧社区平台的构架,不只是带来了长虹产品线和产业链的扩张,而且实现了长虹运营体系从过去与用户的“一锤子买卖”向“持续性交易”的变革,为长虹商业模式从卖硬件赚钱到硬件免费服务收费的变革,提供了可能。简言之,“我们终于从过去的卖产品赚钱转向通过提供持续的服务盈利了。”

其二,长虹“1+N”的智慧社区开放平台业务模式,除了现有上线运营的智慧物业和智慧医疗,将聚合更多面向社区和家庭的应用和服务,打造家庭物联网生态系统,打破产业边界,形成以人为中心的跨界生活服务汇聚系统。这一模式下,长虹一方面满足用户“足不出户”极致体验,另一方面,通过提供一体化智慧社区信息服务平台,还为与民生相关的众多第三方服务商提供新的业务平台和渠道,将从中获取更具潜力的商业价值,并构建多方受益的新商业模式。

正如长虹董事长赵勇所说,未来的竞争将不再是单一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生态的竞争,一个企业集群与另外一个企业集群的竞争。“1+N”的开放平台蕴含了无限业务空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长虹的商业模式创新将不仅是从卖终端向卖服务的转变,还是从单一业务企业向平台企业的转变,更是从单一家电企业向智慧生态圈模式的转变。在这一平台上,长虹提出力争在未来三年内拓展2500万用户,为其提供从衣食住行到安全、健康保障的一系列服务。这无疑给市场描绘出了一个在产业上充满发展空间、在商业上充满想象空间的新长虹。

其三,智慧社区平台对长虹商业模式创新的意义,还在于可以让长虹变身为一个投资驱动平台,整合相关产业的资源和力量,参与到各个智慧社区的前期建设,并通过投资运营获得收益回报。同时,还可以联合社会第三方公司共同建设开发共享收益等多种方式。目前,长虹已经与上海支点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天天快递、上海云点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四川云点科技有限公司、重庆云点科技有限公司、重庆集美嘉铭物业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四川鑫泰物业服务公司、绵阳市中心医院等达成了战略合作。长虹投资1亿元成立的智慧社区O2O业务平台公司四川长虹点点帮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仅短短数月就与各地合作伙伴一起发展超过了1000个社区,并获得10亿元配套资金。

市场人士指出,长虹智慧社区平台集软件、硬件与商业模式创新于一体,以智慧物业基础有效绑定用户,以开放的框架不断吸引第三方展开合作,既有效降低自身的业务推广成本,又能形成多方受益的新商业模式,非常易于复制推广,且短时间内市场拓展迅速。预期未来将会有更多的房地产和新业界商业企业共同关注智慧社区O2O这一新兴市场的巨大潜力和价值,长虹有望成为未来中国“智慧社区解决方案”的整合者。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