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城市化中,一座又一座的摩天大厦接连耸立,城市也变成了钢筋水泥的丛林。
其实,城市建筑不一定得沉闷,也可以灵动,可以像自然界的植物一样地光合作用。你看,国内外知名建筑师正用薄膜太阳能技术来改造他们的家,将房子变成一个又一个的绿色发电站。
上海:温柔地与大自然交流
2015年是周峻从事建筑设计的第20个年头。同济大学建筑系毕业的他有很多作品:母校的正门(同济大学新校门)、松江新城方松社区文化中心、中国人寿大厦、腾讯成都的研发中心等。
同济的专业训练、幼时的绘画学习塑造了周峻的设计基本功。
此后的海外游学、考察经历给了他开阔的视野和思考的维度。在看到欧美、日本等后工业化国家对古老建筑和城市的保护,他开始反思,“中国是个建设的热土,但因为发展太快而牺牲很多,或者说太注重眼前的经济利益,而牺牲了我们本来可以给到子孙后代一个可持续的,让他们按照自然的规律去发展的可能性。”
佛教讲因果,讲福报。信佛的周峻总是很感激、珍惜现有的一切,尤其是能源,不能牺牲后代的可能性。在一次家里的佛教聚会中,无意谈到房屋结构,一个朋友提到汉能的产品可以用于家庭屋顶。这出乎周峻的意料之外,他此前以为汉能这类大公司都是做大的公建。于是,抱着对节能环保的关注,周峻开始了跟汉能的缘分。
通过跟汉能技术团队的沟通和自家屋顶情况的考虑,周峻安装了1.25KW的汉能薄膜屋顶。安装完后,他也航拍了效果图,觉得挺好看的。他对汉能的一站式服务也表示满意,“手续上我基本上没怎么操心,我本人去供电局办过一次开户,也是汉能的人陪着我去的,很多都是做好预约的。”
在整个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周峻也在积累对太阳能产品的思考,“我觉得汉能薄膜发电产品的应用面还是蛮广的。在和建筑的结合,只有薄膜类的产品才可以做到天衣无缝的结合。晶硅等只能靠直射的阳光,也有一定的发电限制。”
不过,周峻也有自己的烦恼。最初安装汉能产品时,他是抱着尝试和体验心态,并没有考虑到家里实际用电需求量,尤其是冬天取暖时,所以安装的面板不够。他正考虑在自家屋顶弄二期项目,安装更多的汉能产品。
关于自己的建筑哲学,周峻提到“用最轻微的方式去触碰地球。我们人类的建造活动不可能一点都不改变自然,但是我希望用最轻微的、温柔的、友好的,和谐的方式去跟大自然进行一个交流。我希望这也能体现在我更多的作品设计中。
悉尼:抓住可持续的精髓
Glebe是悉尼的一个老城区,风景优美,交通便利,距离悉尼市中心和悉尼大学都很近。建筑师ToneWheeler把自己的家安置在这里。
Tone是一名专注于环境友好型设计(ESD:environmentally sustainable design)的建筑师,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他在悉尼大学设计了一个名为“autonomous house”的建筑,是一个用可回收材料建的房子。此后,他又为澳大利亚政府设计了一系列的低成本社会住房。
除了在悉尼大学等大学任教外,他也跟太太、以及另外一个设计师开了一家建筑设计工作室。去年年底,他们的一个绿色建筑项目获得了澳大利亚建筑师协会的最高奖项,被评委称赞“抓住了可持续的精髓”。
在长年的实践中,他摸索着绿色建筑之道,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设计哲学,包括低能耗和可回收的材料、空间的合理利用、以及利用房子本身的空气流动来改变温度。他也将多年的绿色建筑哲学用在家里,把自己的房子当作实验室,尝试新技术。去年年底,他在屋顶上安装了BlueScope品牌的钢屋顶和汉能的Miasole组件。
汉能的1.3KW薄膜太阳能组件能够发电,余电可以上网。Tone曾对媒体表示,因为他家里设备都是节能的,所以太阳能面板的电量带来的改变非常明显。
Tone很满意产品的外观和性能表现。该项目也获得了澳大利亚官方的称赞。“非常棒的可再生能源解决方案,结合了钢屋顶和顶尖的薄膜太阳能组件。希望更多的屋顶这样做。”澳大利亚可再生能源局(Australian Renewable EnergyAgency)的官员Ivor Frischknecht表示。
除了多使用环保材料和太阳能技术,Tone在日常设计工作中,还秉持另外两个准则。一是建筑得长寿,房屋结构、内墙等都得至少能撑个100年,否则,建房子时所耗费的能量和能源就被浪费了。第二是较为松散的结合,使得所有的建材最后可以被拆卸,也可以很容易地换掉。“不要把管道直接放在墙壁里,可以放在纸板、服务区等”他表示太多的建筑都被胶黏和锤得很紧,这导致换管道时,很难不破坏墙壁和整体建筑。“要多用扳手少用锤子”。他多次对媒体表达。
正如这两位绿色建筑师的设计哲学,善待地球,也是善待我们自己。用最轻微的、温柔的、友好的、和谐的方式去跟我们的家园交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