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绿色信贷”幼苗如何浇灌

   2015-08-25 经济日报 2650
核心提示:在我国目前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结构下,银行的“绿色信贷”依然是绿色项目融资的主渠道,也是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主力军。

在我国目前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结构下,银行的“绿色信贷”依然是绿色项目融资的主渠道,也是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主力军。但绿色信贷近年来虽发展迅速,但仍处于“幼苗”状态,绿色信贷余额在各项贷款中的占比仍较低。监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年底,21家主要银行绿色信贷余额为6.01万亿元,占其各项贷款的9.33%。

“幼苗”的成长之路并非坦途。从项目的资本回报率看,和一般贷款项目相比,绿色项目通常短期回报率较低、风险更高;从银行实践看,目前全球已有79家金融机构实行“赤道原则”(即要求金融机构在向一个项目投资时,对该项目可能对环境和社会造成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估),但我国只有兴业银行一家参与;从政策层面看,虽然有关部门出台了多项绿色信贷相关政策,但针对高污染、高耗能企业的“限制性”措施多,针对清洁能源等绿色项目的“鼓励性”措施少,因此在抑制污染性投资方面见效快,但在引导资源进入绿色行业方面效果不佳。

那么,应如何浇灌、培育“绿色信贷”这棵幼苗?多位业内人士对《经济日报》记者表示,应从资金来源、资金投向、资金管理三方面着手。

钱从哪儿来——

呼唤长期低成本资金来源

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是支持绿色信贷商业可持续的基石。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成立的绿色金融工作小组建议,应尽快试点发行绿色金融债,为银行的绿色贷款提供长期、低成本的资金来源。

绿色金融工作小组指出,我国绿色项目的融资需求量巨大。据其统计,到2020年,我国环境投资计划大约需要5万亿元人民币。

“但现实是,绿色项目的投资动力不足,部分融资难度大。”某国有商业银行小企业部人士说,绿色项目技术类型复杂、投资期限长、短期回报率较低,甚至部分项目的回报率低于融资成本。近年来,在利率市场化、互联网金融的双重压力下,商业银行盈利空间受到挤压,又同时面临资本限制、成本上升等诸多问题,因此,亟须通过途径创新,使银行获得长期、低成本资金来源,以满足绿色项目融资需求,同时减少资金的期限错配风险。

长期、低成本的增量资金从哪儿来?从国际经验看,发行绿色金融债是有效途径之一,据统计,2014年当年全球发行的绿色金融债已达400亿美元。据《经济日报》记者了解,我国监管部门正在研究、制定绿色金融债发行的相关细则,有望于今年内出台。

据了解,目前多数商业银行选择以信贷资产证券化方式盘活存量资金。国内首单绿色金融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兴元2014年第二期绿色金融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已于2014年9月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招标成功,兴业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从目前的统计数据看,能够盘活、释放绿色信贷规模总计35亿元。“我们想把此额度继续投放到节能环保重点领域,其中以水资源保护、利用领域为主。”

兴业银行表示,该行密切关注绿色金融债细则的最新动向,目前正在积极向监管机构申请发行人民币绿色金融债券。

钱往哪儿投——

提升绿色项目认定能力

资金来源只是第一步。面对形态各异的项目,如何判定钱往哪儿投?这对银行的环境风险识别能力、绿色评级能力提出了考验。

“绿色信贷起步初期,大家在什么是节能减排、如何认定项目的节能减排属性、环境效益如何测算等问题上仍存在认知差异。”某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金融部人士表示。

绿色金融工作小组指出,建立绿色评级和绿色征信体系是绿色金融的核心、基础性工作。有了对项目和融资企业的绿色评级,把评级结果运用到征信系统中,就可以比较科学地评估项目的环境正外部性,为银行贴息、信贷决策提供依据。

该工作小组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起系统的绿色评级体系,银行可借鉴全球流行的自愿性绿色信贷原则——赤道原则,该原则将项目融资中模糊的社会、环境标准予以标准化、数量化、具体化,可为银行的绿色信贷提供操作依据。据统计,全球已有79家金融机构实行此原则,项目融资额占全球项目融资市场总份额的86%以上,而反观我国,参与者目前只有兴业银行一家。

“简单来说,接受赤道原则后,如果融资企业不符合赤道原则中的社会、环境标准,银行就不能为这个企业提供融资。”兴业银行环境金融部相关负责人对《经济日报》记者表示,截至2015年6月末,该行共对875笔项目开展赤道原则适用性判断。其中,适用赤道原则的项目融资共计236笔,639个项目被否决,236笔项目总投资约5017.05亿元,涉及229个客户、10大类国标行业。

从具体认定标准来看,按照融资项目潜在的环境社会风险和影响程度,兴业银行把项目分为高(A)、中(B)、低(C)三类。其中,A类项目对社会和环境有潜在重大不利影响,且涉及多样的、不可逆的或前所未有的影响;B类项目对社会和环境可能造成不利影响,并且影响程度有限,大部分可逆;C类项目对社会和环境影响轻微或无不利影响。

“针对不同风险级别的项目,银行开展不同程度的环境和社会风险审查,在此基础上,要求借款企业针对风险点编制《行动计划》并写入借款合同。”兴业银行环境金融部相关负责人说。

专业化如何提升——

推广绿色金融事业部

绿色信贷资金运用的效果,最终要靠专业化的管理来保障。

为此,绿色金融工作小组建议,未来可研究在国家层面成立“绿色专业银行”的可行性,以提高绿色信贷的专业化水平和规模效益。具体来看,该银行可由政府控股设立,也可吸引社会资金参与,主要职能包括为绿色贷款建立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筹集和引导社会资金用于绿色产业建设,建立投资约束和风险责任机制,提高投资效益等。

“绿色专业银行的基本思路就是专营,也就是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现有的银行事业部制就是专业化的产物。”绿色金融工作小组内部人士建议,在现有条件下,各大中型银行可设立“绿色金融事业部”,专营绿色信贷。

兴业银行是我国目前唯一设立绿色金融事业部的银行,在其内部被称作“环境金融部”。

从实践效果看,截至2014年末,环境金融融资余额已达到2959亿元,是2009年末的21倍;环境金融客户数达到3234户,是2009年末的17倍。在该行2014年进行了环境金融专业经营体系改革后,环境金融业务更是呈现爆发式增长,2014年环境金融融资余额增长1148亿元,增幅高达63%;环境金融客户数增长1582户,增幅接近翻番。

兴业银行环境金融部人士表示,与银行传统的“总行、分行、支行”组织架构相比,事业部制的特点在于,不以行政层级,而是以业务条线为标准进行人员配置。

具体来看,在总行层面设立环境金融部,作为全行绿色金融业务的统筹管理部门和经营主体,并同时组建了项目融资、碳金融、市场研究、技术服务、赤道原则审查5个专业团队。在分行层面,该行全国33个一级分行均设立了环境金融中心,作为分行绿色金融业务牵头管理部门和经营主体。同时,一级分行下属的二级分行也相应配置了专职绿色金融产品经理,以期进一步推动区域节能环保领域的专业化集中经营。

“总行的环境金融部、分行的环境金融中心均按利润中心模式管理,”该人士表示,总行环境金融部对全行的绿色金融业务目标、效益目标、质量目标负责,一级分行环境金融中心对区域内的绿色金融业务目标、效益目标、质量目标负责。目前兴业银行环境金融部业务人员已接近200人,并将继续保持增长。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