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98%能源靠进口 台湾:全球最贵核电站被封存

   2015-08-26 财经网2490
核心提示:7月1日,台湾第四核电站还没启用就迎来为期3年的封存。每当台湾地区举行大型选举,核政策就成为选战的重要议题之一。

7月1日,台湾第四核电站还没启用就迎来为期3年的封存。每当台湾地区举行大型选举,核政策就成为选战的重要议题之一。日本福岛核事故后,“连日本的技术能力都无法保证安全,同样地处海岛的台湾真的适合发展核电吗”的声音,更是引发不少台湾民众的质疑。核电到底是台湾经济重现活力的能源宝库,还是一个短视近利的错误选择?

有钱缺电 大上核电

台湾1960~1980年出生的一辈人当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对日本卡通形象“原子小金刚”(大陆译为“铁臂阿童木”)印象深刻:威力无穷的核动力引擎提供源源不绝的能量,强大的力量加上先进的科学技术,让小金刚拥有无可比拟的超能力,并以此维护世界和平、捍卫人类的家园。这是台湾人对核能最早、最普遍的集体记忆。

核能也曾经被台湾运用在军事上,台湾曾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两次秘密发展核武器,都因为国际干预而终止。台湾地狭人稠,缺少能源资源,超过九成的能源依赖进口,于是,能够快速取得巨大能量的核电技术被寄予厚望。

20世纪60年代末,台湾经济进入起飞阶段,一连串大型高耗能、高污染、炸山造路的项目上马,包括南北高速公路、北回铁路、桃园国际机场、铁路电气化、高雄造船厂以及核电站等,被称为台湾“十大建设”。有了经济实力,电力需求随之陡增。

另一方面,20世纪70年代初,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能源严重依赖进口的台湾在经济上受到巨大冲击。为了确保经济快节奏发展中的能源供应,核能被当局规划为台湾长期的能源选择。1971年底,台湾电力公司(下简称“台电公司”)所属的台湾第一核电站(简称“核一”),在新北市石门峡谷开工,两台63.6万千瓦的核电机组,分别于1978年12月和1979年7月开始商业运营;1974年9月,第二核电站(简称“核二”)在新北市万里乡沿海地区开工,配有两台98.5万千瓦的核电机组;同年开工的还有坐落于台南屏东县、装有两台95.1万千瓦机组的第三核电站(简称“核三”)。

到了1985年,整个台湾省共有6台核电机组并网发电。其中“核一”“核二”机组采用的是美国奇异公司的沸水式反应堆,“核三”采用美国西屋公司的压水式反应堆。

“核四”:全球最贵核电站

1980年5月,台湾当局核定在新北市贡寮乡龙门地区兴建第四核电站(简称“核四”),包括两座各135万千瓦机组。然而随着信息的透明化、公众环保和安全意识增强,再加上国外核事故的阴影,“核四”可谓命运多舛:

台湾1983年开始针对建“核四”进行征地工作,但来自反核阵营的阻力越来越大,相关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与环评报告,直到1991年才通过。次年,台湾当局正式批准恢复“核四”工程建设,但紧接着又在“立法院”中遭到在野势力的激烈反对。又拉锯了8年——1999年3月工程建设审批许可程序才全部完成,总算开始动工了。

不料2000年民进党上台后,“行政院”于当年10月突然宣布停建“核四”,由此引发了朝野尖锐对抗,同时金融市场巨震,企业不满,被称为“核四风暴”。民进党由于当时在“立法院”席位处于劣势,最终被迫向挺核一方妥协。2001年2月,民进党籍“行政院长”张俊雄与国民党籍“立法院长”王金平,共同签署了“核四”复工协议。

然而,对安全性要求极高的核电站建设,可经不起这么反反复复、一拖再拖地折腾,一方面停建违约需支付美方设备提供商与工程设计商等巨额补偿费用;另一方面,工程突然中断而产生的不确定性,使后续建设必须花更多的时间与资金去弥补。由于接连发生与承包商的纠纷、劳工不足等干扰,“核四”工程实际上一直处于半停工状态,直到2008年国民党重新执政后才有所改观。如此折腾使“核四”的建设经费在2004、2006、2009年3次加码,每台机组的平均造价高达37.5亿美元,而前3座核电厂的总建设费用还不到50亿美元。“核四”成了全球成本最高的核电站。

就在前些天的2015年7月1日,总共耗费2838亿元新台币(约合人民币566.7亿元)、历经36年规划、兴建、停建过程终于完工的“核四”,被正式封存,并仍将在3年封存期内支付34亿元新台币(约合人民币6.8亿元)的维护费用。台电管理人员认为,“核四”封存并不代表放弃,未来仍会等待公投机会启封运转。

台湾98%的能源靠进口

台湾地区发展核电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台湾几乎没有自产能源,进口能源比例自1996年来始终高居98%左右,能源价格也必然要受国际价格波动的影响。发展核电,有助于降低能源对外依存度,从而改变台湾能源的被动局面。

国际能源署的数据显示,2013年,台湾地区的民用电价为每度电2.86元新台币(约合人民币0.57元),在世界范围内都算是便宜的。从发电成本上看,最贵的是太阳能发电,其次是燃气发电和风力发电,接着是燃煤发电和水力发电,而核能发电是成本最低的。根据2011年的数据,台湾的3座核电站装机容量占全省12.4%,而实际发电量份额却达到19%。这个数据表明,台电公司出于成本控制,更喜欢用便宜的核电,对其他发电方式则不出全力。居民也因此享受着便宜的电价。一旦停用核能,台湾地区也会像日本、德国一样,走上电价上涨、百姓买单之路。

环境排放友好也是核电的好处之一。大陆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副教授胡石清指出,2010年,台湾有400亿度电来自核能,相当于减排了3000万吨二氧化碳。

台反核阵营五主张

当然,出于对安全性的担忧,台湾反核阵营的力量也很强大。

2005年,反核运动走入社区,通过巡回播放《贡寮你好吗》反核纪录片的方式,传播反核理念,同时与国际反核力量互动。到了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给地理条件相似的台湾带来更大的触动。民间踊跃捐款援助日本的同时,环保组织也借机重整反核运动,学者、医界联盟、妇女与消费合作组织、学生、中小学教师、明星艺人等社会群体,构成了广泛而强大的反核舆论压力。

从那之后,反核阵营通过小型读书会、座谈会、演讲会,关注台湾核电发展与福岛核事故的进展,使反核力量跨出“邻避运动”的格局,成为社会普遍讨论的价值选择课题。反核阵营每年3月都会在台北、台中、台南3地举办游行活动。他们的主张有以下几点。

核电不适合地狭人稠的台湾。美国《华尔街日报》在福岛核事故后评估,台湾的4座核电站由于处在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高发地带,被归为“最危险”的核电站。国际风险评估专家与学者都曾指出,全球23座高自然灾害风险的核电站中,台湾的4座核电站无一缺席。一旦灾害发生,人口稠密的台北将无法紧急应变。

“核四”背后涉及台湾官僚、电力集团及美国企业复杂利益链。也有部分人“反核是为了反威权”,他们认为,在威权政府体制下,技术官僚与电力集团都是为威权政府服务,台电公司享受着政府特许的庞大垄断利益。台湾民营企业领袖王永庆也反对兴建“核四”,理由是政府垄断的电力供应毫无效率可言,电力事业应该市场化,让民企参与经营,形成多元化商业模式。

土地面积小,核废料储存成问题。公众发现,大量核废料被存放在台湾东南方的兰屿岛上。兰屿拥有台湾唯一以海洋文化为主的达悟族原住民,人口约5000人,是连结台湾与南岛诸民族的文化纽带。1982年,台电公司以开发罐头工厂的名义,暗中在兰屿岛上建设核废料处置场。这年5月,来自“核一”的首批288桶核废料被运往兰屿岛的龙门港。过了很多年,当地人才发现这些所谓的“罐头”其实是核废料储存罐。1996年4月27日,达悟族人分别以渔船包围、沉石封港的方式,坚决抵抗核废料运抵兰屿。更令人担忧的是,处置场有将近10万桶核废料的储存罐因为海岛气候的侵蚀,已经出现锈蚀破损,至今没有解决。这个事件被认为违背联合国《原住民权利宣言》。

用电需求被高估。不少民众指出,电力集团高估了用电需求的增长。按台电的说法,如不兴建“核四”,台湾必须面临限电危机。但从1992年至今,台湾并没有因此限过电。随着社会环保意识抬头、产业转型或外移,台湾用电需求的增长并没像台电公司预计得那么多。反核团体认为,发展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效率才是正道。

品质不够,失信于人。“核四”的建设分别向美国奇异公司、日本东芝公司、日立公司采购了不同技术规格的设备,台电集团负责不同系统之间的统筹整合。复杂的采购分包程序,使得“核四”的工程品质与维护工作饱受诟病,光是2010年被媒体揭露的意外事故与系统错误就出现十多次。对此,台湾主导核能技术发展与监督的原子能委员会曾经多次提出批评。“核四”原本的设计商美国奇异公司警告:台电公司自行变更相关材料与施工规范,如果导致安全可靠性出问题,须由台电负责。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