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布设“天罗地网”监测生态 环境监测进入快车道

   2015-08-27 光明日报3000
核心提示:我国环境监测工作经过近40年的发展建设,已经改变了靠“眼睛看、鼻子闻、耳朵听”的落后面貌,建成了较为完善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并及时向人民群众发布各类监测信息。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对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作出了全面规划和部署。《方案》指出,到2020年,全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基本实现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生态状况监测全覆盖,监测网络将为政府考核问责提供技术支撑,实现生态环境监测与执法同步。

给生态装上雪亮的“眼睛”

我国环境监测工作经过近40年的发展建设,已经改变了靠“眼睛看、鼻子闻、耳朵听”的落后面貌,建成了较为完善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并及时向人民群众发布各类监测信息。

2002年6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与内蒙古正蓝旗在浑善达克沙地腹地,合作建立了浑善达克生态监测研究站,以退化沙地草地的生态恢复重建和综合生态系统管理为主要研究方向。13年来,通过长期生态学定位观测及野外控制试验,探索沙地草地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机理。

内蒙古环境保护局的资料显示,目前内蒙古全区环境监测体系已基本建立,并形成了较完整的环境质量监测网,仅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一家在内蒙古各地建立的环境监测站就有71个,环境监理机构62个。

环境监测是治理的基石

在环境治理的过程中,环境监测起着重要的作用。环境监测就像是一位医生,有了他们的“望闻问切”,就能制定出科学的防治方案。

2010年,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省环保厅联合签订《关于建立完善海陆一体化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机制协议》。在高标准监测数据的基础上,福建各级财政近5年来共投入资金逾10亿元,用于海湾环境整治,包括滩涂养殖区整治、沙滩修复、红树种植、渔排整治等。2014年,近岸海域(包括海湾)海水水质达到或优于二类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比例提升到65.1%,八大类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79.1%,提早一年实现福建省制定的“十二五”目标。

内蒙古天然草原面积全国第一,但草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由于开采资源,许多区域有进一步沙化的趋势。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整合农牧业、林业、水利、环保、土地等部门的监测监理权力,统一成立生态保护委员会。在生态保护委员会统一协调下,全盟的生态状况监测实现全覆盖,各级各类监测数据系统互联共享。

环境监测进入快车道

今年7月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提出到2020年全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基本实现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生态状况监测全覆盖,各级各类监测数据互联共享,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化能力和保障水平明显提升。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公众监督的新格局。

7月3日,甘肃省省长刘伟平主持召开省政府第85次常务会议,他强调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根据刘伟平的要求,甘肃省环境监测站编制了《甘肃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实施方案编制大纲》,分解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主要内容。

科学准确的监测数据是生态环保工作的基础,生态环保事业发展越快,就越离不开牢固的监测基础。加强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