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构建现代电子信息产业体系 助力中国制造2025

   2015-09-02 赛迪网1980
核心提示:当前,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重要领域和前沿方向的革命性突破和交叉融合,正在引发新一轮产业变革,将对全球制造业产生颠覆性

当前,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重要领域和前沿方向的革命性突破和交叉融合,正在引发新一轮产业变革,将对全球制造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并逐渐改变着全球制造业的发展格局。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将促进制造模式、生产组织方式和产业形态的深刻变革。以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新工业法国为代表,主要发达国家围绕建立制造竞争优势,加快在信息基础设施、核心技术产业、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经济体系等方面进行战略部署,谋求在技术、产业方面继续领先优势,占据高端制造领域全球价值链的有利位置。

与发达国家在工业3.0基础上迈向4.0不同,我国制造业还有相当一部分停留在3.0甚至2.0,只有部分领先行业可比肩4.0。在此背景下,国家出台《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人才为本,加快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并将“加快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这一主题贯穿始终。坚持自主研发和开放合作并举,加快建立现代电子信息产业体系,为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建设网络强国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支撑。

制造强国

需要电子信息产业有力支撑

电子信息制造业具有集聚创新资源与要素的特征,是当前全球创新最活跃、带动性最强、渗透性最广的领域,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实施《中国制造2025》,促进两化深度融合,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需要电子信息产业有力支撑,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应用,需要产业密切跟踪信息技术变革趋势,探索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构建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产业新生态体系。实施国家信息安全战略,需要尽快突破芯片、整机、操作系统等核心技术,加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能力体系建设,在信息对抗中争取主动权。

与此同时,信息产业各行业边界逐渐模糊,信息技术在各类终端产品中应用日益广泛,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3D打印等新兴领域蓬勃发展。价值链重点环节发生转移,组装制造环节附加值日趋减少,国际领先企业纷纷立足内容及服务环节加快产业链整合,以争夺产业链主导权。制造业、软件业、运营业与内容服务业加速融合,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不断涌现,对传统产业体系带来猛烈冲击,推动产业格局发生重大变革,既为我国带来发展的新机遇、新空间,也使我国面临着新一轮技术及市场垄断的严峻挑战。

过去二十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产业规模稳步扩大,关键技术不断取得突破,骨干企业实力逐步壮大,国际地位显著增长。电子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对于促进社会就业、拉动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具有重要作用。但应该注意到,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产业结构不合理等深层次问题仍很突出,为产业可持续发展以及支撑服务中国制造2025造成较大压力。强化自主创新,加快突破核心技术环节,构建现代信息技术体系,对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电子信息制造业

取得长足进步

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实力显著增强。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发展,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产业规模位居世界首位,彩电、手机、计算机产量均居全球首位,电子制造业大国地位愈益凸显。2014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3万亿元,同比增长9.8%,占工业总体比重达到9.4%,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2014年,我国共生产手机、微型计算机和彩色电视机16.3亿部、3.5亿台和1.4亿台,占全球出货量比重均达50%以上。

重点技术领域不断取得突破。28纳米处理器成功制造;国内首款智能电视SoC芯片研发成功并量产,改变了我国智能电视缺芯局面。国内首条、世界第二条8英寸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专业生产线建成投产,打破国外垄断,有效提升我国在船舶、电网以及轨道交通车辆方面的智能化水平。

企业实力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2014年,第28届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万亿元,同比增长12.4%,占行业总量近1/4,研发投入强度达4.8%,高出行业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全年研发经费增长均超过收入增速。企业专利成果丰硕,华为首次进入全球创新机构百强,京东方2014年新增专利申请量超过5000件。

制约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的问题和瓶颈仍然突出:

一是电子基础产业核心竞争力亟待增强。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装备等电子基础产业,决定了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变革方向、产业高附加值环节和产业发展的主导权。长期以来,我国基础电子领域的追赶和跨越进展缓慢,覆铜板、磁性材料、电阻器、电容器、PCB等产品以中低端为主,电感器、传感器、IGBT等普遍落后国际先进水平1~2代,集成电路、平板显示等关键专用设备长期依赖进口。这是造成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基础不牢、根植性弱、附加值低、转型升级步伐缓慢的根本因素。

二是产业链的统合竞争力薄弱。电子信息产业已进入“全产业链”竞争时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单一技术和产品竞争转向平台和生态系统竞争,产业链统合能力日益成为决定成败的关键。受制于核心技术缺失、资本人才储备不足、商业模式创新能力弱等因素,我国骨干企业当前仍以产品竞争为主,在跨国公司主导的产业生态体系中被边缘化,长期处于被动跟随、同质化竞争、低附加值的发展阶段。

三是要素成本上升削弱产业竞争优势。近几年,劳动力短缺、融资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等带来了国内企业生产要素成本持续上涨,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海外转移的风险不断加剧。生产要素成本的持续快速上涨导致我国对电子信息制造企业的吸引力加速减弱,已经对我国沿海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竞争优势构成严峻挑战,部分地区产业空心化问题已开始显现。

产业发展

机遇与挑战并存

当前,我国经济正在由传统态势转入新常态,经济增长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阶段,国内外环境错综复杂,经济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处于加快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长期结构性问题、关键技术受制问题与短期困难相互交织,形势较为复杂。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信息技术领域创新仍然活跃,正在向泛在、融合、智能和绿色的多元化方向发展。集成电路器件特征尺寸的不断缩小,12英寸、20nm以下先进产能寡头垄断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低温多晶硅TFT已经成为高分辨率中小尺寸新型显示AMOLED主流技术。全球信息技术创新成果不断融入产业跨界融合、全产业链整合的商业模式新体系中。小米、乐视等企业的进步加速了智能电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的“互联网化”,互联网企业和传统彩电企业围绕智能电视发展模式的竞争将愈演愈烈。

技术融合趋势进一步强化了产业链竞争。国际巨头围绕系统平台升级、应用软件开发、数字内容集成、硬件更新换代的互动发展,构建“产品+内容+服务”的产业生态系统。同时,全球资本和技术密集型IT产业兼并重组步伐不断加快,产业的技术、市场、投资门槛进一步提高。全球产业新一轮兼并重组不断强化寡头垄断格局,我国追赶和跨越的难度不断加大。

产业和信息安全形势日益严峻。“棱镜门”事件之后,各国高度重视信息产业在国家安全中的重要作用,综合运用经济、政治、外交各方面的手段和资源,强化产业自主研发和产业化能力。一方面,欧美出于国家安全因素对我国通信设备产业的制裁,在未来一段时间还将成为各国压制我国电子信息领域发展的主要手段,意味着我国已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电子信息产业将面临着信息安全因素的壁垒。另一方面,信息安全形势日益严峻也要求我国尽快摆脱长期以来在上游关键材料和重要设备领域受制于美日欧的现象,快速提升较为薄弱的电子基础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建立和完善自主可控的电子信息产业体系。

四大举措构建

现代产业体系

紧紧围绕“构建现代电子信息产业体系,支撑服务中国制造2025”这一中心任务,着力完成“强基础、促融合、推合作、保安全”四项任务,通过以电子信息产业为基础,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为重点,来实现软硬融合、两化融合、产业与服务融合,助推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目标。

——强基础。强化自主创新,围绕产业核心领域薄弱和瓶颈环节,尊重产业发展规律,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推动技术成果产业化,着力提升电子信息产业基础领域的创新能力,夯实产业支撑《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基础。

——促融合。把握产业融合趋势,推动产业模式创新,围绕产业链促进融合配套发展,大力提升智能硬件发展水平,着力推动软硬融合、制造与服务融合、网络与产品融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形成结构优化、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

——推合作。抓住“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的机遇,引导和支持信息技术企业与传统工业企业对接,加强“官产学研用”结合,推动应用电子产品和系统研发和产业化,促进安全可靠信息技术和产品在工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实现以用兴业、促进两化深度融合。

——保安全。大力发展基于自主技术的信息安全产业,支持安全芯片、数据安全等信息安全产品的研发与应用,加快安全可靠通信设备、计算机、打印机、网络设备等终端产品和信息系统的研发与应用,建立保障信息安全的产业支撑体系,提高产业保障《中国制造2025》战略信息安全的能力。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