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徐小平:打破垄断 打造过滤行业的“中国芯”

   2015-09-08 昆山日报2470
核心提示: PM2.5,一个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环境课题。来自各种产业的废气、粉尘排放,成为PM2.5的重要来源。

PM2.5,一个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环境课题。来自各种产业的废气、粉尘排放,成为PM2.5的重要来源。

如果能够有一颗“滤芯”,在生产过程中滤掉各种杂质、有害气体、粉尘,实现污染零排放,这样的技术运用不正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题中之义?

但要打造这样的“滤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耐高温、耐腐蚀、防堵塞,要有一定的使用寿命。正因为材料运用上的诸多难点,这一技术长期被国外企业垄断。

有一个人,决心打破这种垄断。他叫徐小平,留美博士,归国华侨,“千人计划”人才,国家特聘专家。在其位于开发区的苏州海普过滤分离科技有限公司,徐小平总经理和他的团队坚信:更少地消耗能源、更好地减少有害物质的外溢、更多地实现有价值物体的回收,金属过滤材料必然成为一种重要选择。他要以自己的一颗拳拳“中国心”,打造环保节能的“中国芯”,致力成为国内高温过滤材料领域的领军企业。

人物档案

徐小平,安徽人,美国密苏里大学冶金科学和工程硕士,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粉体材料研究中心博士,国家海外“千人计划”人才,国家特聘专家。现为苏州海普过滤分离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学成归国,创业昆山,拥有高大上的技术,却从人们日常生活最熟悉的领域入手,徐小平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市场化之路。在环保节能日益被重视的今天,徐小平要以自己的一颗拳拳“中国心”,打造环保节能的“中国芯”,致力成为国内高温过滤材料领域的领军企业。

创业语录

初创期的小企业,财力、物力、人力都还处在一个相对弱势的环境。此时最关键的是要将所有的力量往一到两个方向使,切忌分散精力、分散兵力,不要追求面面俱到,这样才能形成尖刀效应,找到企业成功的突破口。

进入创业阶段的朋友,一定要先关注市场,获得客户,再不断完善积累技术。一定要先考虑怎么生存下去,再去考虑建立完善的公司架构。志在千里不及志在脚下、志在今天。

不能一味只强调技术有多先进。技术再好,如果没有市场的认可,难免孤芳自赏。先进技术要有落地性,根据不同行业、不同企业间进行个性化定制,市场就更广了。

信心是一种力量,只有自己对产品的性能、指标有十足的把握,带着自豪和不怕比的信念,面对客户时才会有说服力,最终赢得客户的信赖。

客户是等不来的,要积极利用各种媒体社交工具,参加行业展会、交流会去推介自己的产品,让对方了解你,你才可能有找上门来的生意。

求学海外,难忘“中国心”

徐小平是安徽人,大学学的专业是有色金属冶金,毕业后在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工作。当时正是上世纪90年代初,出国留学成为一种时尚,能出国深造也成为很多人的梦想,徐小平也不例外。

1995年,徐小平获得了美国大学的全额奖学金,开始了5年的海外求学生涯。1997年5月,徐小平获得美国密苏里大学冶金科学和工程硕士学位后,进入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粉体材料研究中心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国际粉体材料领域顶级科学家R.M.GERMAN教授,主要从事粉体材料烧结理论、多孔金属烧结材料、高温过滤材料、表面处理和金属腐蚀等领域的研究。这期间的研究奠定了他今后的科研方向,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001年,徐小平进入美国著名的过滤器公司PALL,先后任资深材料科学家和研发部经理。彼时,正值美国大力推进洁净能源战略,洁净煤发电技术也成为亟需发展的战略新能源技术之一。作为主要负责人,徐小平直接主持或参与了数项美国自然科学基金和美国国家实验室高温过滤材料研发等合作项目。这些研究成果为公司的后续发展建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徐小平自己积累了相当的经验。

虽然在外人看来,徐小平事业有成,但在他的内心,却始终有种说不出的难受。在“9˙11”事件之后,一般美国的TOP项目,外国人很难参与,除非加入美国籍。在他所在的公司,一些高精尖项目一直与他若即若离。最令他气愤的是,有一次公司组织了一个燃料电池的科研项目,没有邀他参与。后来参与者在界面洁净问题上失败,公司请他发表看法,他断然拒绝。“感觉自己始终是一个外国人。”他说,这种不平等待遇,促使他下定决心早日回国。

之后,他回国探亲,在朋友的带领下,他看到了国内的变化。很多朋友就鼓励他回到国内来发展,用自己所学为国内的某些领域作出开创性的贡献。朋友的这些建议,在他的心中产生了很大的震动。经过再三思考,毅然决定回国。

昆山创业,打造“中国芯”

国内的蓬勃发展,让徐小平心潮澎湃,而发展过程中带来的环境污染,让他深感忧虑。

在经过一个阶段的考察、论证后,他发现,很多石油化工、发电行业的金属过滤材料长期被国外企业垄断,除了价格高昂之外,技术受制于人更是不争的事实。他渐渐找到了自己的发展方向:一方面,自己在过滤材料方面已经接触到世界最先进的工艺、研究和检测手段;另一方面,美国的大学、国家研究室、很多大的公司对战略储备看得非常重要,这与国内有所不同,很多企业都是靠低成本取胜,在研发方面都不怎么考虑,因而国外的公司总是步步领先。在美国具有多年从事过滤与净化领域新材料和新工艺研发的经验,专注于新型过滤材料以及高温过滤材料等具有世界前沿性领域的研发,为他的创业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基础。

“中国过滤行业起步晚,国内厂商只能占20%的市场,80%的市场被美国、比利时等技术先进的国家瓜分了。”徐小平说,“我的目标就是瞄准国外竞争对手,并逐步取代进口产品。”依托在美国学到的世界最先进的金属过滤材料工艺方式、研究手段和研发检测技能,2011年3月,他在昆山注册了苏州海普过滤分离科技有限公司。

而他选择昆山,其中也有一段佳话:2009年,徐小平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千人计划”,成为国家特聘专家。在广州留交会上,他遇到了昆山开发区的领导。交谈之后,开发区的领导对他的项目表示出了很大的兴趣。来到昆山之后,昆山开发区很快给他提供了很多的支持,包括厂房、创业的启动资金等,为他解除了创业的后顾之忧。 “在昆山创业,你能明显感受到一种亲情,这让本为异乡客的我觉得心理距离缩短了很多,产生出一种亲切感与归属感。”徐小平说。

当一切就绪,徐小平和他的团队开始潜心打造一颗环保节能的“中国芯”。“以一座普通火电厂为例,容易产生的问题有:热效力利用低、污染排放严重,成为PM2.5的重要来源。但只要有一颗足够好的‘滤芯’,就能让火电厂的发电过程像燃烧天然气一样,污染排放降至零,热效力利用大幅提升,有价值物体实现最大量回收,这样的技术,就叫做洁净煤发电技术。当然,一旦这样的技术成型,运用的领域将无限扩展:石油、化工、化纤、钢铁、冶金、电镀、粉尘治理……”徐小平用浅显的语言介绍他的研究方向。金属过滤材料是国家“十二五”重大材料专项中的一项,他们所做的是金属过滤材料里的“滤芯”,是过滤系统的核心部件,就是过滤系统里的“芯片”。“当我们实现国产化,替代国外产品的时候,这就是一颗真正的‘中国芯’。”徐小平说。

市场巨大,难得“平常心”

徐小平所研究的领域和市场的空间,令人充满遐想。目前国内火力发电中,热能利用率只有30%,而如果采用洁净煤发电,利用率可以提升到45%以上。如果以每年耗煤15亿吨计算,每年可以节约煤炭5亿吨以上。同时,通过高温过滤和气体净化,粉尘和大气污染物极大降低,战略意义十分重大。洁净煤发电技术如果市场化,可以带来5000亿元的市场份额。

洁净煤发电的一个关键就是高温过滤材料的研发。在1000度左右的高温下,对过滤材料的长期稳定使用、耐腐蚀等要求特别高,是一个世界级的难题。在美国期间,徐小平已经申请了多项专利,提出了理想材料的模型,并提供了独一无二的表面处理技术。在昆山注册公司后,为了实现“加紧研发、尽快面世、打破垄断”的目标,他带领团队一刻不停地在研发生产。为了攻克金属材料的耐腐性,他和技术团队连续几个月加班加点,进行各种材料测试,最终取得成功;为了寻找一种耐高温材料制作工艺,他飞到美国,在图书馆一呆就是一个星期。他的研发与市场开拓同步进行。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内,他完成了多项重要技术的突破:高性能金属粉末烧结技术,可应用于石化行业脱硫等领域;金属纤维烧结毡,可用于聚酯化纤熔体、电子黏液的过滤,并在防腐技术、成型技术和烧结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获得20多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非对称结构金属过滤膜等专利多次填补国内空白。高度过滤材料研发,还入选省领军人才支持专项和省科技支撑计划。

这项高大上的技术,徐小平并没有瞄准高端产业。为了今后的普及,他选择的方向是和大家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行业,如石油化工、化纤等。徐小平的目标很明确,首先是在石化应用领域,做出国内领先、接轨国际的高温过滤材料;其次是对国内不能生产的过滤材料加紧研发,争取取代国外企业。

因为非对称结构金属膜这一技术,可以实现汽油脱硫,油的品质显著提升,减少酸雨对土壤结构的损害,徐小平首先将其实现了国产化。广州石化使用后,认为这是世界级的产品,完全可以取代国外的技术,排放合格、稳定,最重要的是其滤芯使用寿命提高了50%以上,而国外产品一般最多只能用一年。其发明的油浆过滤用内置式金属过滤膜,实现了对渣油利用的最大化,湛江石化率先与其签订了合作协议。而在化纤行业,生产过程过滤得越干净,出来的丝状涤纶才会越漂亮。徐小平将海普的产品迅速提升到国际先进行列,现在已经和三房巷、荣盛、盛虹等国内大型民营企业展开了合作。

徐小平一直认为,高温过滤材料不仅对环保有着重要意义,在节约能源上其作用同样巨大。河南一家生产钛白粉的企业,与海普接触后,请徐小平为其整个生产线进行技术改进:改变原来的冷却系统,让热量充分循环,热效力得以重复利用;加密耐高温、不阻塞滤芯,在清除杂质的同时,钛白粉实现最大量收集。“其产生的经济价值,让企业十分看好。”徐小平说。但他更希望昆山的企业能够早日享用这样的成果,助推本地企业的转型升级。目前,海普已经与昆山中盐集团等企业形成了合作意向。

“随着中国转型升级的不断深入,新能源产业的不断发展,高温过滤技术将迎来一个美好的时代,我们也将为国内的环保节能产业作出更多的贡献。”徐小平对未来信心满满。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