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是不断下行的经济形势,一面是风风火火的官场重建。当下,山西的经济与政治生态可谓是“冰火两重天”。
去年,山西的GDP增速目标为9%左右,但仅完成 4.9%。今年的目标是6%,上半年仅完成了2.7%,都排名全国倒数前几名。糟糕的经济形势,不论是对入晋刚刚一周年的省委书记王儒林,还是已经入晋7年的省长李小鹏,都是个巨大考验。
8月29日,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毅带队,58家央企组团入晋洽谈合作,共签约47个合作项目,总投资约1555亿元,拟引资973亿元。
在此次洽谈会上,省长李小鹏说,当前山西经济总体上延续了去年以来速度放缓、持续下行的趋势,经济发展仍然处在最困难的时期。
与会者向《中国新闻周刊》这样描述会议的一个细节:王儒林在反腐会议时一贯语气坚定,表态严厉,但在这次会上,他的语气很沉重,语速也很缓慢。
山西省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巩定国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说,山西向来很注重央企在当地的作用。“这种招商引资活动不是新鲜事儿,但这是规模最大、层次最高、也最为集中的一次。”
山西大同,在煤电厂泠凝塔附近休息的工人。为民营经济营造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对提升山西的GDP增速具有重要的意义。
央企“救火”
山西经济增速放缓,为何却能引来众多央企?
清华大学战略新兴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吴金希认为,一方面,58家央企去山西投资,可能有帮助山西脱困的考虑;另一方面,山西产业转型、资产重组,也给央企提供商机。
在此次签约仪式上,山西省政府分别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等7家央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内容涉及装备制造、能源开发、现代煤化工、低碳技术、军民融合、互联网+和商贸物流等众多领域。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一位姜姓工作人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对与山西的合作,他们主要看中两点:一是山西兵器工业的历史;二是山西的诚意。他说,今后,该集团还将与山西深化重点项目合作。
此外,山西省还组织了5场专题对接会,涉及基础设施建设、装备制造业、科技创新城、开发区新兴产业和项目协调推进。部分央企分别与山西省省属国有企业签署了9项煤电联营合作协议。
山西各开发区还向央企推荐了60多个新兴项目。这些项目全是新兴产业,重点是山西省确定的7大非煤产业,包括文化旅游、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食品医药和现代服务业。
王儒林说,希望央企对山西的投资,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除了关注山西资源、能源领域的好项目,又要投资山西发展的其他产业领域的好项目。”
李小鹏提供了一组央企在山西的数据:截至目前,有67家央企在山西投资或建立分支机构,或有业务交往。在山西设立的中央企业的各级子公司、子企业有712个,资产总额达到8581亿元,职工人数超过33万人。2014年在晋央企实现营业收入大约4900多亿元,利润总额有114亿元,上缴的税费超过300亿元。
这并非央企第一次组团驰援山西。2010年6月29日,山西省政府就主办了“2010中央企业山西行”活动,当时由国资委副主任黄丹华领队,26家央企来晋,就在晋投资事宜进行洽谈。
山西一位资深媒体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央企大规模组团来晋,是件好事,但并不一定能真正解决山西的问题。“现在经济下滑得太严重,而且成因复杂,要想重振经济,最终还需要对症下药,综合治理。”
财政困境
山西的经济下滑到底有多严重?下面一组数据,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2014年,山西的增速目标仅完成了55%左右,目标为9%左右,完成了4.9%,增速在全国排名倒数第一。自去年9月份以来,山西省的工业增加值已连续10个月下降,且降幅不断扩大。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31个省份上半年的GDP数据显示,山西今年GDP增速目标值是6%,可上半年仅完成了2.7%,完成率45%,增速在全国位列倒数第二,比倒数第一的辽宁省仅高出0.1个百分点。
作为山西支柱产业的煤炭更不乐观。《山西日报》7月28日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山西省煤炭行业亏损超过40亿元,连续12个月全行业亏损。
其中,山西省属五大煤炭集团主业收入下滑超过10%。相比年初,煤炭价格又出现了大幅下滑:大同地区5500大卡动力煤6月中旬报价为260元/吨,较年初下降了90元/吨,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00元/吨;柳林4#焦煤6月中旬报价700元/吨,比年初降了105元/吨,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30元/吨。
山西的一些地市已把“保工资”放在重要位置。吕梁市方山县财政局局长常云录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说,今年一开年,他们就把保工资放在第一位了。该县另一名经济官员说,如果今年能完成财政任务,那他们能保工资、保机关运转;如果完成不了,只能保工资,机关运转可能就有问题。
一些资源濒临枯竭的老矿,也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顽疾。同煤一位市场主管说,现在亏损也要养着这些老矿,因为国家至今还缺乏相关的退出政策,企业无法解决人员分流后的安置问题。
今年3月份,同煤集体降薪,普通职工月薪降低了400元左右,科长级别降薪500元左右,处长级别降1000到1300元不等。
《中国新闻周刊》拿到了一份李小鹏在此次央企洽谈会的录音资料,他在会上还提到了这样一组数据:今年1到7月,全省一般公共预算完成收入1053.3亿元,同比减收50.3亿元,下降了7.9%。全省11地市中有9个市减收,119个县当中有86个县是财政收入负增长,其中有50个县的降幅达到20%以上。
山西省转型综改办产业转型处处长石广兵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看到经济下滑,很多人会说,山西是不是改革不到位?“其实,和其他省份一样,我们在改革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深层次的问题。比如,前些年我们普遍倡导先行先试,现在则要注重于法有据。此外还有一些现实问题,比如在国企改革中,还要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石广兵说,现在全国经济下行的压力都比较大,在这种背景下,对能源的需求也自然下降了。石广兵认为,煤炭行业的改革方向,是要淡化行政手段的干预,采取招拍挂的方式进行市场化配置,“不管是国企还是私企都可以去竞争。”
有分析认为,现在山西经济下滑,根本上还是由“一煤独大”造成的。
内外突破
梳理相关报道可以发现,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王儒林和李小鹏最近非常重视与外界交流。
今年8月份,李小鹏已经先后会见了中国船舶重工集团董事长胡问鸣、中国光大集团董事长唐双宁、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行长祝树民、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刘振亚等。
8月22日至24日,李小鹏还带队亲赴新疆,调研山西对口援疆工作,并表态要虚心学习借鉴新疆推动改革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
与此同时,王儒林频频到北京等地寻求支持,其拜访多家金融机构的新闻也不时见诸报端。
除了寻求外部支持,在山西省内部,“一煤独大”仍是山西经济的主要病灶,也是历任省委书记和省长面临的主要难题。
2014年和2015年的山西《政府工作报告》,也都提到了“一煤独大”的问题。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还对如何破解“一煤独大”做出了具体部署,其中包括清洁煤炭消费、下放涉煤行政审批、推进煤炭资源市场化配置等,但是效果并不明显。
山西省经济转型与企业发展研究会秘书长朱启远建议,政府可以尝试建立煤炭产能退出基金,“这有助于防范区域性金融风险。”
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山西省重视金融业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5月29日,山西召开金融振兴推进大会。王儒林在会上表示,要充分认识到金融振兴是解决山西省企业资金短缺和应对经济下行的迫切需要。
6月8日,山西出台了《关于促进山西金融振兴的意见》。该意见称,到2020年末,山西金融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要达到10%;社会融资达到6900亿元,提升60%。
6月25日,山西又印发 《促进山西金融振兴2015年行动计划》,共17条,对今年金融工作目标予以细化,内容涉及融资总量、地方金融机构发展、服务实体经济、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等。
7月4日,山西组织全省领导干部,展开为期3天的金融专题培训,培训对象为山西各市、县(市、区)分管金融工作的副市长、副县(市、区)长,共130人。
近段时间,王儒林就“三个突破(科技创新、民营经济和金融振兴)”主持召开了5次座谈会。王儒林提出了科技创新的10大问题、民营经济的12大问题和金融振兴的12大问题,要求有关部门深入研究,着力破解。
山西经济的困境非一日之寒,其复苏的过程除了寄希望于煤炭市场复苏外,更要看上述举措的落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