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重现各种“蓝”不能走寻常路 政府和社会力量联动成焦点

   2015-09-16 经济导报 2940
核心提示: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在14日的第十一届环境与发展论坛开幕式上表示,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大气环境的改善和治理都将是一项艰巨而冗长的重任。将

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在14日的第十一届环境与发展论坛开幕式上表示,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大气环境的改善和治理都将是一项艰巨而冗长的重任。将于明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大气法,抓住了大气环境质量改善这个主线,为推动大气污染物全防全控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民间需要的是蓝天白云,环保部需要的是切实可行的制度和法律准绳,所以在《大气法》的真正实施中,不仅要严格执法,更重要的是要开辟出一条中国环境和产业发展并行不悖的特色道路。”诺特环保基金首席代表李方柚对经济记者表示,这需要政府和社会力量的联动。

强制命令不可依赖

“现在公众无不怀念‘APEC蓝’与‘阅兵蓝’,同时也忧虑‘蓝天易逝,好景难常’。”在李方柚看来,中国现在所谓的各种“蓝”,都是用强制命令的方式。“为了一个会议、一个活动短期内停工还可以,但是长期的话这些人的就业问题怎么解决,生存问题怎么解决,社会发展问题怎么解决?这些问题都打着问号。”李方柚说,对比国外的环境治理法律可以发现,良好的环境质量既需要环保部门监管的角色,更需要从企业到公众改变生产、生活方式。

据了解,在此次《大气法》的修法过程中,很多环保专业人士坦言当前污染物排放总量虽有所下降,但环境质量改善却不明显。李方柚认为,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是检验环保工作的唯一标准。“希望社会各界不仅关注立法,也要关注法律的实施,关键在于法律能否真正执行到位。”

“央企+民企”要双赢

“未来,节能环保领域可以走‘央企+民企’的新型商业模式。”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李锦表示,将央企的品牌与技术优势和民企的活力相结合,在产业内形成完整成熟的产业链条,可以有效促进节能环保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近年来,中国环保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不仅位居全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而且被确定为未来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记者了解到,从规模上看,中国环保企业的数量从2005年的不足3000家,快速增长到2014年的5万家以上,年均增速高达38.2%;2014年环保行业营业收入约3.98万亿元,近几年年均增速均在15%以上。

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在近日的“2015年全国环保厅局长研讨班座谈会”上指出,要把握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既要把环境保护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硬要求,又要通过环保助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

“如何能够真正看待环保和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如何能够做到‘双赢’,这才是未来要调整的商业模式和思路。”济南新锐意科技环保有限公司总经理万宁对记者表示,他们非常期待能够探索未来环保科技的特色道路,如何能够为中国环保事业贡献一份力量,同时还能运作好企业,这是他们也在逐渐寻找的方向。

“打个比方,我们目前针对大气环境检测的民企和外资企业非常多,但是这些检测数据如何采用,如何能够并行到环保部的相关数据库中,其实民企可以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万宁介绍说,他最近就做了一个尝试,将济南不同监测点收集的数据整理成天气预报可以采用的信息。

“在环保行业,国有企业确实有一定的优势,但是面对行业细分、专注领域、产品更新方面,民企将更加富有活力,因此民企将成为未来环保行业的主流力量。”万宁认为,目前新《大气法》的推出也非常有利于环保民企的发展。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