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卢秉恒:中国制造由大变强须质量为先

   2015-09-16 中国质检报刊社2980
核心提示:中国制造现在主要面临两个问题:产品没有完全走向高端、质量没有完全过关。中国制造给人的印象是质量不高、价格低,在消耗了大量资源、劳动力

“中国制造现在主要面临两个问题:产品没有完全走向高端、质量没有完全过关。中国制造给人的印象是质量不高、价格低,在消耗了大量资源、劳动力的情况下,并没有得到相应的价值,所以说质量为先很重要。”8月27日,在接受中国质量报专访时,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卢秉恒教授开门见山地阐述了“质量为先”的重要性。

8月21日,卢秉恒在国务院第一会议室“开讲”,与政府最高决策者们畅谈先进制造和3D打印技术。以国务院名义组织专题讲座,这还是第一次。

这可能是卢秉恒讲过的最特殊的一堂课,也可能是卢秉恒院士讲过的“最火”的一堂课。这堂并不普通的课,不仅让3D打印更广为人知,也让卢秉恒被各方聚焦,成为众多单位邀请讲课和采访的对象。

“中国目前需要在工业2.0、3.0方面补课,即质量优先、机器人和高档数控机床,同时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大力发展工业4.0。”讲座中,卢秉恒提到“中国制造在2.0、3.0领域还需要补课质量为先”,这不仅引起总理关注,也引起了全社会的热议。在接受中国质量报记者采访时,他仍一再强调:“中国制造由大变强,必须坚持质量为先,这个很重要。”

忆讲课经过:前后准备4个月

卢秉恒是我国著名的机械制造和自动化领域科学家,先后主持过20余项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在国内率先开拓了光固化快速成形制造系统,大大缩短了机电产品开发周期。今年4月,他接到了国办的讲座通知,5月份就拿出了初稿,当时定的题目只是3D打印。

“考虑到3D打印这个题目过于专业和狭窄,后来又加入了先进制造的内容,《中国制造2025》发布之后,又进行了修改,增加了相关内容,直到8月17日才最终确定讲稿。”卢秉恒说,“先进制造与3D打印”这个题目,是国务院领导亲自选定的。这说明高层领导非常重视“促进中国制造上水平”,非常重视对新技术的了解,今后这样的“讲课”可能会成为常态。

记者注意到,卢秉恒这份近6000字的讲稿,分为中国制造发展状况、增材制造(3D打印)、中国制造2025与协同创新三大方面,层次分明,既有专业的深度,也有足够的广度。“要在比较短的时间里把一个领域的基础理论说清楚,又要兼顾一定的深度和分析,不好把握。”

讲座中,卢秉恒给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以及众多部长,央企、金融机构负责人,专门比较了中、德、美3国的工业特点,他分析说:德国的工业优势在于质量过硬、基础雄厚、工艺严谨;美国的优势在于社会创新、高科技优势、集全球资源与精英;而我们中国的重要优势在于拥有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内需市场巨大、人力资源丰富。

“面对我们存在的阶段性差距,需要工业2.0、3.0补课(质量优先、机器人和高档数控机床)的同时,发展工业4.0。”卢秉恒的建议引起了总理关注。“我们国家的产业水平应该说现在还居于大而不强的状态,处于世界产业链的中低端。推动中国经济长期保持中高速增长、迈上中高端水平必须要有新理念。”李克强总理说。

谈质量为先:须解决两大问题

那到底如何在“质量为先”方面补课?卢秉恒认为,补课首先得找到原因。他指出,我国在质量方面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企业对标准不够重视,产品检验缺乏相应的手段;工业纪律不够严谨。

卢秉恒告诉记者,只有质量过硬才能成为叫得响的名牌,成为名牌才能有高价值。目前,中国制造更多的是通过价格进行竞争,而不是依靠价值竞争,因此陷入了恶性竞争的循环——价格卖不起来,就没法发展,不发展就买不起好的设备,导致制造的产品质量更差,中国制造由大变强必须走出这个“泥潭”,形成良性循环,这要求企业必须在标准和检测手段上下功夫。

工业纪律的倒退是卢秉恒担心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在德、美等制造强国,产业工人对自己的职业和制造的产品充满自豪感,对工作充满责任感,而在我国,现在的工业纪律不是前进了,而是倒退了。”他说,有些企业,在市场好的时候“萝卜快了不洗泥”,不注重质量和品牌,粗制滥造。现在市场不好了,首先淘汰的就是那些质量不好的产品,不严肃工业纪律不行。

卢秉恒还给记者讲了一个关于工业纪律的小故事。上海交大的热处理专业有很强的技术实力,也经常给企业做一些技术和质量上的“诊断”。有一次,他们接到了一个企业送来的案例,发现某产品的齿轮有问题:里面既有打断又有变软的情况。他们百思不得其解,打断了是因为温度达不到、变软了是因为温度过高所致,怎么截然不同的两个原因会在同一个产品身上出现?经过深入企业车间进行调研,他们才发现,由于产业工人工作不严谨,不按标准操作,一下子把十几个零件全放进去,结果导致出现了这样一个“疑难杂症”,而“病因”的出现并非工人做不好,只是没有好好做。

针对这两大问题,卢秉恒建议,我国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就必须坚持质量为先,加强质量标准研制和检验手段建设,严肃工业纪律,同时加强工业文化建设,让中国企业走出价格竞争的误区,在市场上形成优质优价的概念和良好氛围,不断推动中国制造走向高端。

说3D打印:增材制造亟须标准

作为我国3D打印领域唯一的一位院士,3D打印是卢秉恒此次国务院讲课的一项重要内容。他第一次讲到以3D打印为代表的“增材制造”的时候,总理很感兴趣,还专门打断了他。整个讲座中,总理一共打断了两次,另一次是追问“互联网+”与“+互联网”的区别。

卢秉恒透露,3D打印从质和量两方面,将对我国战略地位和今后的科技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相比国外的3D打印,我国的研究起步并不晚,某些方面还处于领先地位。如金属材料大型结构件已经批量应用于飞机起落架,但是从产业的发展来看,我国发展的速度太慢。美国有两个大的3D打印公司,今年就上了10亿美元的规模。而我国企业基本是校办公司起家,最多1个多亿人民币产值。现在进口设备大举进攻中国市场,对于金属打印装备则实行一体化捆绑销售。因此,我国必须研发核心技术与原创技术,打造自己的创新链与产业链。

卢秉恒告诉记者,3D打印也有一个质量问题,同样要坚持质量为先。“3D打印技术要突破的第一个瓶颈是产业化规模,产业化规模要上去首先要解决标准化问题。没有标准就没法解决准入问题,无法准入就没有办法推广应用。”他说。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