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光伏大棚——新科技手段促进农业发展

   2015-09-18 中国食品报2450
核心提示:如今,人们在寒冷的冬天也能吃到新鲜可口的反季节果蔬,温室大棚自然功不可没。在许多人的认识里,温室应当是近代科学进步的产物。然而,早在2

如今,人们在寒冷的冬天也能吃到新鲜可口的反季节果蔬,温室大棚自然功不可没。在许多人的认识里,温室应当是近代科学进步的产物。然而,早在2000多年前,古人就已经能够利用一定的保护设施来栽培多种蔬菜。随着时代的发展,农业温室早已经从原始温房华丽变身为光伏大棚,为农业绿色成长和特色化发展开辟出更宽广的道路。今天,就让我们在一场温室“穿越之旅”中,感受科技给农业带来的巨大变革。

温室越千年,东西方你方唱罢我登台

我国是世界上温室栽培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利用保护设施栽培蔬菜的历史相当悠久,《汉书》就有相关记载。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就存在一些简易的设施培植反季节作物生长来供人享用。而在公元3世纪的欧洲,古罗马皇帝提比略因为一年四季爱吃蛇瓜,便在其正常生长季节结束之后,在一个房间里,用装有土壤的木箱种植蛇瓜,并为房间装上云母薄片,既能使阳光透进室内,还能保持室内的温度。在现在看来,当时种植蛇瓜的原理与现代温室的原理基本一致。

早期温室往往会面临保温的难题,温室的科技进步史,也是一部对温室加温设备进行研究和探索的历史。古罗马人在温室地板下建设管道来传递热气,法国人曾燃烧粪便来给温室加温。与之相似的是中国明清时期的立土墙开纸窗火暄式温室。

反观欧洲开始利用太阳辐射的热量促进温室升温,是从1851年英国大规模应用玻璃开始的。玻璃温室的节能环保和便于通风排湿是其受到追捧的原因,伴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温室建设进入到真正的黄金期,并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典范。而我国的现代温室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起步,华北地区曾建造过屋脊式大型玻璃温室。中西方温室的发展历史,就是你方唱罢我登台的历史,在千年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如今以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为代表的现代特色农业体系。

科技巧变脸,光伏大棚开启新诗篇

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科技投入占到农业总投入的比重越来越大,由科技发展带来的农业产业发展的成效也越来越显著。传统温室大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的应用各类技术创新带来的变革,从而将农业产业发展推到一个个历史高峰,光伏大棚就是温室发展中又一次成功“变脸”。

光伏农业大棚是集太阳能光伏发电、智能温控系统、现代高科技种植为一体的温室大棚。大棚上覆盖太阳能光伏组件,在保证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同时还能满足整个大棚农作物的采光需求,既可以节省耕地、缓解人地矛盾、制造清洁能源,又可以支持大棚的灌溉系统、对植物进行补光、解决温室大棚冬季供暖需求、提供大棚温度并促使农作物快速生长。

在光伏与农业结合的实践过程中,光伏农业大棚采用太阳能薄膜作为新的覆盖材料以多种模式进行因地制宜的建造模式,并最大限度上来确保温室的各种功能。这其中,全球领先的薄膜太阳能制造商汉能通过自身技术的不断革新,已走在光伏农业大棚建设的前列。不超过5mm的夹胶安全玻璃,保证透光度20年不衰减,高温高湿的情况下也可保证较好发电效率。与此同时,在光线的分类上,汉能真正做到了“取我所用”。均匀的红光及红外透光能力,保证了大多数经济作物的生长需要,避免了作物的波浪状生长;大多数昆虫的复眼可以辨别颜色,对于短波段的蓝光、绿光、黄光的投射比较敏感,而对于比红光光看不见,因此使用不透紫光到黄光段的薄膜太阳能玻璃,可以通过生态方式起到防虫效果,减少虫害之忧。与此同时,有效地隔离紫外线,降低了植物病害的发生。薄膜的趋利避害让大棚更加实用,为农业发展增添了新的保障。科技帮助大棚实现了“变脸”,也造就了新生态农业的收益模式。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