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五地试点“生态账”干部离任“生态审计”试点三步走

   2015-09-18 21世纪经济报道 2620
核心提示:自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这一概念之后,地方先行者都在抢占改革先机,然而顶层方案却迟迟未见亮相。现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自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这一概念之后,地方先行者都在抢占改革先机,然而顶层方案却迟迟未见亮相。现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即将对外发布,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即将全面启动。目前“1+6”的改革方案已经由中央审议通过。

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当属“生态账”的清算,和领导干部离任“生态审计”。然而,后者的试点名单并未公开。由于这项改革比较敏感,一旦公开,马上对应到具体干部。专家建议应该公开,否则这项改革就失去了社会监督。究竟未来的审计结果是不公开,还是全公开,抑或有条件地半公开,拭目以待。

导读

陈尘肇指出,审计中客观分析变动的原因是什么,对人为因素造成自然资源资产数量减少的、质量下降的、环境恶化的、污染比较严重的这些问题,要实事求是地界定领导干部应承担的责任。

在9月17日下午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宣布即将启动实施《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试点方案》(以下简称《资产负债表》)和《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试点方案》(以下简称《离任审计》)。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介绍,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制度建设。通过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推动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自然资源统计调查制度,努力摸清自然资源资产的“家底”及其变动情况,为完善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的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提供信息基础,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信息支撑、监测预警和决策支持。

国家审计署副署长陈尘肇指出,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成熟的经验,世界上其他国家也只是对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情况进行过审计。为完成好这项全新的任务,审计署将通过审计试点,形成一套比较成熟、符合实际的审计操作规范,探索并逐步建立完善这项制度。

五地开展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试点

“所谓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综合反映一国或地区自然资源存量(家底)、使用状况及其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报表,它包括了自然资源资产和自然资源负债。”中国社科院工经所研究员张金昌对记者介绍。

《资产负债表》提出,根据自然资源保护和管控的现实需要,我国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核算内容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林木资源与水资源。

其中,土地资源资产负债表主要包括耕地、草地、林地等土地存量利用情况及其变化,耕地和草地质量等级分布及其变化;林木资源资产负债表包括天然林、人工林、其他林木的蓄积量和单位面积蓄积量;水资源资产负债表包括地表水、地下水资源等情况,水资源质量等级分布及其变化。

国家统计局要求,核算期为公历年度,从1月1日起到12月31日止。在自然资源核算理论框架下,以自然资源管理部门统计调查数据为依据,编制反映主要自然资源实物存量及变动情况的资产负债表。

根据《资产负债表》,试点地区应采集、审核相关基础数据,研究资料来源、核算方法和数据质量控制等关键性问题,探索编制高质量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有条件的还可以探索编制矿产资源实物量资产负债表。

目前,国家根据资源的代表性和有关工作基础,在内蒙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浙江省湖州市、湖南省娄底市、贵州省赤水市和陕西省延安市五个地区开展试点。试点期限为2015年下半年开始到2016年12月底结束。

许宪春表示,根据试点经验,国家统计局将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统一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制度,并编制出我国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

离任审计试点三步走

根据《离任审计》,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对象主要对象是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干部。那么,到底都审计什么内容呢?

“从审计的组织实施来看,对领导干部的任职前后,区域内自然资源资产实物量变动情况进行重点审计,对重要环境保护领域也要进行重点审计。”陈尘肇分析。

陈尘肇进一步指出,审计中客观分析变动的原因是什么,哪些是客观原因,哪些是主观原因。对人为因素造成自然资源资产数量减少的、质量下降的、环境恶化的、污染比较严重的这些问题,要实事求是地界定领导干部应承担的责任。

根据国家审计署的安排,审计实行试点先行,有序推进,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15年启动审计试点,制定《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试点方案》;第二阶段,2016年扩大试点范围,审计署统一组织指导部分地方审计机关开展审计试点;第三阶段,2017年全面开展试点审计,制定《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暂行规定》,从2018年开始,各级审计机关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受组织部门委托组织开展离任审计,形成经常性审计制度。

其中,2015年至2016年的审计试点任务是审计署组织在部分地区实施审计试点,地方审计机关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当地审计试点项目,由省级审计机关统一组织实施。

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试点名单公开不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并未公开试点名单。

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对记者分析,这是因为这项改革比较敏感。试点名单一旦公开,就马上对应到具体到人,到底是哪些已经离任的或者即将离任的干部。

“无论是国家审计署组织的试点,还是地方自己组织的试点,名单是否公开存在不确定性。”常纪文分析,建议应该公开,否则这项改革就失去了社会监督。

“审计报告将送给干部管理部门,如审计署的审计报告将会给中组部、中纪委等,如果涉嫌犯罪的,还要移交给司法机关。审计结果将对落实责任、问责追责,对干部的使用、任免和奖惩,提供重要依据或者基础。”陈尘肇介绍。

一位不愿具名的地方环保官员对记者分析,审计结果是否应对社会公开?是一律不公开还是在符合一定条件下应该公开?

“比如该领导在任期间发生过重大污染事件或者自然资源数量减少过多,我认为这种情况下其审计结果应该必须公开。”该官员建议。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