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提出“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宏伟蓝图。此番举动立时在产业界引发激烈回响,“互联网+”更是因此成为年度热词。
接下来的大半年中,互联网+迅速以无可阻挡的势头向几乎每一个传统行业展开了冲击。“互联网+汽车”、“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教育”……众多新概念、新模式争相出炉,场面好不热闹。但随着“互联网+”行动向纵深发展,业界在热情高涨的同时,更多的理性思考也开始出现,如何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和平台,与各行各业进行深度融合,推动转型升级,甚至创造出全新的发展生态?也越来越成为各界所关心的问题。
有鉴于此,记者关注这股“互联网+”大潮中,企业各界对整个产业变革和转型的“冷思考”,从而找到真正对推动互联网+行动有帮助的新思维、新模式、新业态,并希望能通过与互联网新贵、传统产业巨头的高层展开深入对话的行为,为社会各界拥抱互联网、实现深度融合提供更多的真知灼见。
在家电行业里,“铁娘子”董明珠是少见的“话题人物”,因为她的发言往往“语不惊人死不休”。那么这样一个真性情的人物,掌舵着格力的“千亿”巨轮,面对汹涌而来的“互联网+”大潮,又有哪些话想要说呢?针对这一问题,记者对她进行了一番专访。
谈互联网+:“不排除与互联网企业合作”
“我从来不认为互联网造成了制造业的危机,如果实体经济不行,那是自己无能。互联网+是提升效率,是一种助力而非伤害,不因有马云制造业就完蛋了。”
就在南方日报记者专访董明珠的前几天,董明珠刚刚在厦门与马云“对话”,探讨实体经济与互联网经济关系,她谈到“制造业在互联网时代是最重要的顶梁柱”,认为“做实体经济的企业,要耐得住寂寞,不能没有信心。”
作为实体经济的“坚定”代表,董明珠并不排斥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但她有自己的原则,“格力电器的文化,第一是共赢,第二是奉献,第三是创新,要有共同的文化底蕴才能更好的合作,而且很难说合作就是成功的。”事实上格力也一直与互联网企业保持着沟通和交流,“要有交往有学习,未来才有可能合作。”不过,对于记者“格力是否已经有合作目标”的追问,董明珠笑着打起了“太极”,“我只能说目前还不到时机”。
在“互联网+”之下,家电企业都在进行智能家居战略的转型,董明珠表示格力的智能家具战略秉持“健康、安全、节能、环保”的原则,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的便利。她认为“互联网+并没有什么神秘,就是新的技术让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也正是出于智能家居战略的整体考量,格力拓展品类、进军手机领域,“我们希望实现物与物、人与物的互联,所以来做手机,手机与格力现有的产品有共性的地方”。董明珠自信表述,格力绝对不会盲目投资,向来是稳健型的,要投资一个项目就必须要赢,“所以我们做手机也一定会赢,目前格力手机还是用的安卓系统,接下来会用自己的系统”。
据董明珠介绍,格力手机一代产品销售了几万台,但她并不很看重这个数字,“我也可以打价格战冲销量,不管是5000万还是1个亿对格力来说都不是问题,当下更重要的问题是如何成为消费者最满意的手机”。她透露,格力手机目前走定制化道路,面向企事业单位提供包括“手机+解决方案”的服务,“成熟以后会推向普通消费市场”。
谈中国制造2025:“将转变中国制造低质低价形象”
“中国制造企业应该有担当,有主动去挑战的意识,实现2025必须是企业担当,当下的企业不是在考虑利润问题,而是要考虑社会责任的问题。长久以来中国制造在世界上都是‘低质低价’的代名词,要转变这种形象,这就是社会责任。”
按照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文件,提出中国制造业将面临五大方面的改革,即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等。事实上,家电企业早已开始了“智能制造”的转型。
目前,格力已经在部件加工、总装、检测、物流等生产环节实现了自动化的改造。董明珠解释格力做自动化设备改造的最重要的原因,首先是把员工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让员工有更多时间去思考,从而提升业务水平”,其次是保证产品质量的一致性,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减少维修可能带来的成本。在她看来,生产成本的减少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成本控制有很多因素,不是换上自动化设备成本就能减少的”。
按照董明珠的规划,格力将在三年时间内完成对所有生产基地的自动化改造,她的底气来自于格力在高端装备、自动化设备领域的提前布局,“现在我们自动化改造使用的都是自己产的自动化设备”。
董明珠介绍,格力已经成立了全资子公司来做自动化装备,之所以自己做,“第一原则还是自主研发,其次格力不缺钱,同时要对社会负责”。经过近三年时间的研发、生产,目前格力的自动化检测、数控、物料监控等智能设备除了满足格力自身的需求外,还对外走向了市场,上个月首届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投资贸易洽谈会上,格力就和众多前沿装备制造业企业集体亮相。
“格力在自动化设备的技术投入每年都在几十亿,而且投入上不封顶”,董明珠对格力进军高端装备领域同样自信满满,据她介绍,除了工业机器人外,格力也具备了生产服务机器人的能力,会根据需求适时推出市场。但她也坦言,格力目前在高端装备领域的水平与德国相比还有差距,这部分收入对企业营收的贡献也还微不足道,“但很难说以后会怎么样”。
“相信凭借技术、创新力,格力要做到让世界改变对中国的印象。”即便是在格力优势的空调领域,董明珠认为虽然格力是绝对的老大,但不等于以后不会被别人超越,因此还需不断努力,“一个企业要不断领导一个行业,就要不断创造消费者需要的产品”。
谈业绩:“从来不觉得格力有困难”
“格力年增200亿时,(外界)说格力只踩油门不踩刹车,格力增长放慢一点,又说格力出现危机,每个企业有自己的运营模式和节奏,也许今年快,明年慢,也许慢上两三年后又快速增长,(不同企业)不同文化没有可比性。我还是那句话,对格力没有信心,你可以把股票卖掉。”
在“互联网+”转型探索之外,摆在格力目前更为现实的问题是外界对其业绩下滑的隐忧。今年空调行业整体低迷的态势,即便是行业龙头老大的格力也未能幸免,前不久公布的半年报显示,上半年格力营收下滑13%至516亿元,其中二季度单季同比下滑22%,为其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大一次单季下滑。加上目前行业需求仍趋弱,库存消化尚未完成,业界都认为空调行业下半年仍面临较大压力,格力的日子会不好过。
对此,董明珠自信回应“我从来不觉得格力有困难”。她表示今年格力不再强调销售增长目标,而是更多考虑这是真正转型的好机会。至于数字的变化,董明珠分析指,一方面是整体经济形势的影响,另外前几年节能补贴政策透支了部分市场需求,“部分消费是泡沫的,不真实的,现在泡沫消失了,市场一定会下行”。此外,上半年对往年承诺的渠道商返利政策的消化、价格调整都对上半年销售收入的下滑产生影响,“上半年拿出50亿让利给消费者,过去单台暴利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追求的是规模效应”。
“今年全年格力做好了下滑10%的准备”,董明珠表示这很正常,也从不觉得悲观。一方面,格力的利润并没有下滑,“我们通过管理增效,产品智能化、生产智能化,来实现效率的提升”。另一方面,“我们是按百年企业来规划格力,而非注重短期效应,没有经济下行,我们一样要不断进行产品创新”。
在董明珠看来,未来两三年行业或许仍会出于低迷状态,“对行业是下行,对格力肯定不是”。她表示,格力在家用空调领域依然有几千万套的市场规模,同时消费产品正在发生着变化,多联机市场越来越大,而格力拥有技术、质量最好的多联机产品,“我们的产品已经覆盖了所有领域,高铁、地铁、机场、军工、核工业基地,这些产品都有非常特殊的要求,我们认为市场空间非常大。”同时,格力顺其自然地进行着多元化扩张,随着对电容、压缩机等上游技术地掌握,格力也在空调之外,进入了冰箱、生活电器、厨电等领域。
董明珠笑称自己只抓两个问题,一没有财务风险,二技术要行业领先,“怨天尤人的事情不要去想,只有一件事,把自己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