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为何垃圾分了类 却遇“接收难”

   2015-09-21 人民网1800
核心提示:垃圾分了类 却遇接收难临近午夜12点,叫板比萨双井分店仍亮着灯。店员杰夫手边,摆放着四个半米高的分类垃圾桶:餐厨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可

垃圾分了类 却遇“接收难”

临近午夜12点,“叫板比萨”双井分店仍亮着灯。店员杰夫手边,摆放着四个半米高的分类垃圾桶:餐厨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可回收垃圾、危废垃圾。“我们把垃圾分成四类,每日称重后再给回收商。”杰夫介绍说。

桶里的垃圾有多有少,平均每天二三十斤,为了分类处理好这些垃圾,这家比萨店没少费心。几个月前,街上的公共垃圾桶全被拆走,店里只能把所有垃圾交给泔水回收商。店长张女士说:“我们每月给他两百块,但人家根本不愿回收。”

而这只是这家店在垃圾分类上所遇到的诸多挑战中的一个。

分好的垃圾找不到合适处理渠道

“叫板比萨”的店老板约翰是个热衷环保的新西兰人,在他倡导下,店里从2013年开始实施垃圾分类,专门成立了环保部门,聘请专职环保部经理肖竹负责垃圾管理。

“我们的初衷是实现利润、人和环境的整合,但随着工作推进,问题也出现了。”肖竹介绍,“分类分得虽好,却找不到合适的处理渠道。”

肖竹讲述了他们遭遇的“接收难”:“首先是餐厨垃圾接收难。望京分店每周产生200公斤垃圾,两年前曾委托一家农场回收,但坚持了一年,合作最终破裂。最大的问题是运输成本,我们的量偏少,这点儿垃圾人家根本不值得跑一趟。目前难以找到正规的资源回收企业,我们把可回收物卖给收废品的小贩,难以追踪后续处理是否环保。其中,玻璃的回收成本较高,即使白送小贩也不要。”

至于危废垃圾,始终没能找到合适的去处。店里曾尝试把废灯泡等交给专业公司处理,因量太少,对方拒绝接收,现在只能将其封存在仓库里。

一家主动做分类的餐馆却“求收无门”,问题究竟出在哪?

分类不能停留在配备垃圾桶上

对于“叫板比萨”店分类垃圾对接难的问题,北京市市政市容委固废处处长林晋文表示,朝阳区环卫中心有专门车辆负责收运餐厨垃圾,只是这些车辆尚未能实现辖区的全覆盖。

既然有硬件条件,为何对接不好?

长期研究垃圾问题的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史专业博士后毛达认为,能做垃圾分类的点太分散,难以实现规模效应,是这家店遭遇接收难的原因。“朝阳区的餐厨垃圾专业收运队伍和收运车辆已在十多个街道实现收运,可问题是,他们只在政府主导的试点单位收,没有实现与主动分类单位的对接。”

“垃圾分类还停留在垃圾桶等硬件建设上,在前端很少有真正的公众参与,现在有人参与了,却对接不畅。”环保民间组织自然大学研究员陈立雯认为,对接渠道的建设,除了要有硬件,更需要把制度建起来。

多方联动推进垃圾分类回收

“叫板比萨”所反映的垃圾分类问题,涉及制度建设、渠道推广和意识培养,这些“软”问题不解决,垃圾分类不可能取得实效。

为解决餐厨垃圾收集运输问题,北京市2012年开始推行《餐厨垃圾收集运输服务合同示范文本》,取得了一定效果。北京市市政市容委固废处高级工程师马建骥介绍,合同界定了产生者和收运方的权利义务,以契约的形式接入了政府的行政管理,有利于规范餐厨垃圾的排放、收运秩序。

另一方面,餐厨垃圾收运范围将逐步扩大。市区市政市容部门明年将联合各单位加强执法,对垃圾产生者落实按量计费。“小型餐馆将由街道办牵头,召集商户一起落实收费制度和收运服务对接。收运范围扩大,类似比萨店的困扰才可以得到解决。”林晋文说。

对于危废垃圾的对接,北京市政市容委固废处副调研员孙绿称,市政市容部门和环保部门规划明年开始逐步建立小区危废垃圾集中回收点。

“国务院办公厅曾提出建立系统完整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对于游商和拾荒者,可以规范其市场行为,吸收他们进入回收体系,而不是排挤他们。”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室主任周宏春说,垃圾分类不是一项独立的工作,要解决垃圾分类的渠道问题,还需认清中国的国情,盘活社会力量,多方联动参与推广。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