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新疆最大的电厂是如何建起来的?

   2015-09-21 中国电力报 2450
核心提示:2015年7月24日,4号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试运行,疆电外送主力电源项目、我国新疆地区总装机容量最大的燃煤发电项目──神华国能哈密电厂(简称

2015年7月24日,4号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试运行,“疆电外送”主力电源项目、我国新疆地区总装机容量最大的燃煤发电项目──神华国能哈密电厂(简称国能哈密工程)成功投运,开创了国内煤电一体化4台66万千瓦机组同时设计、同步建设、同期投产的先河,在茫茫戈壁留下了辉煌印记。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作为项目的设计单位,从项目批准到开工建设,再到生产运营,坚持为社会奉献清洁能源、为客户创造核心价值,全过程开展精密设计,为国能哈密工程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与保障,为打造神华国能煤电基地精品工程贡献了智慧和力量,在戈壁荒漠树立了空冷机组的新标杆。

离开哈密市区,清亮的天空下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我们行进在一望无际的公路上,翘首期盼着那个绽放在荒漠中的“绿色希望”。在同行者正感概“无人区”的荒凉时,车行拐角,一片生机忽现南方。拔地而起的烟囱,蓬勃运行的国能哈密工程屹立眼前。

神华国能哈密煤电公司副总经理黄广聚说:

“7月28日,我们完成了最后一台机组的质检,新疆电力建设检测质量中心站的专家们对工程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认为这是在新疆区域内建设的质量最好的电厂工程,没有之一。”

“疆电外送”领头羊

7月24日,不同于往常静谧的戈壁之夜,此时中控室人头攒动,工程师们摩拳擦掌,屏息凝视。23时整,中控室爆发出热烈的掌声──第4台66万千瓦机组的火电项目顺利通过168小时试运行,各项指标运转正常。这意味着历时两年零九个月、近3000人参与建设的国能哈密工程全面竣工,如期交付业主,正式投产运营。

国能哈密工程是神华集团公司十大重点项目,国核电力院耗时1095天,以设计智慧铸造这座占地45.535公顷、日发电量4800万千瓦时的伟大工程。在项目设计过程中,他们选用大容量、高参数、高效率、高度节水的超临界直接空冷燃煤发电机组,通过采用大型煤电一体化模式,以最小占地面积,孕育最大产能。

截至7月31日零时该项目累计发电量达44.57亿千瓦时,预计2015年发电量可达100亿千瓦时,将所发电力直接接入哈密南至郑州±800千伏特高压电网,相当于完成149万吨标准煤的清洁、高效输送,将有效缓解华中地区节能减排压力,改善东部电力能源保障条件。此外,预计其年均缴纳税费约2.7亿元,将有效带动和促进新疆哈密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闪耀其作为“疆电外送”战略领头羊的价值光芒,成为国家“西部大开发”伟大战略实践的一个新亮点。

2014年5月18日,国核电力院院长徐潜在督导现场服务工作时曾言:“这个工程意义重大、任务光荣。我们要确保安全、质量、工期等各方面,全面满足业主要求,努力使这个富有内涵的工程体现更多的技术含量,建设一个让业主满意的精品工程。”

首创实践一系列

如此这般的机组数量及总装机规模,首创性地展开煤电一体化4台66万千瓦机组同时建设,几乎没有先例。如何在无规可循中,将国能哈密电厂打造成行业内精品工程?国核电力院设计者结合厂区选址、建设用地、燃料来源、电厂水源等各方面因素,进行严格的技术论证和立体分析,在大南湖的戈壁滩上,深度优化设计,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技术应用。

他们将电厂与大南湖煤矿两者进行整体紧凑规划,大幅度减少项目占地面积,降低燃煤运输成本。项目设计总工程师甄永平说:“我们用1.8公里的输煤皮带,将燃煤从基地直接输送入厂,实现就地取材,变输煤为送电,实现高效率、低污染、低成本的可观效果”。

主机相当于电厂的心脏,其选型关乎电厂的全寿命周期。设计团队对主机进行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机组的比选,发现前者可直接节约34000万元,综合分析当地边界煤价、主机设备、管道管件价格、机组年利用小时数等因素的影响,建议业主最终选用超临界机组,使项目在经济性上掌握了更大优势。

该院水工专业主任设计工程师李福林回忆说:

“当时,我们面临着冷却系统采用直接空冷还是间接空冷的抉择。采用直接空冷系统投资省、运行简单、施工周期短,但机组运行安全受到威胁。采用间接空冷虽相对安全,但该系统投资大、运行复杂、施工周期长。”设计团队成立攻关小组,经过大量的数模和物模实验,找到直接空冷系统防风的有效措施,为业主提供了坚实的决策依据。

“我们将主机直接空冷技术建立在45米的空冷平台,并在周围设挡风墙,有效地消除了风沙对散热器的影响,保障散热器在运行周期内安全运行。”该院副总工程师刘军良解释。

空冷平台下方安装的“十字消能导流自动控制防风装置”是直接空冷技术成功运用的关键因素。李福林说,这个装置能根据需要及时改变叶片方向,在大风条件下使机组背压降低2~5千帕,大大减少环境风对直冷系统的影响,大幅提高夏季高温大风条件下机组运行的安全性。

突破重重关卡,国能哈密电厂最终采用带有自动控制防风系统的直接空冷方案,比采用间接空冷节约投资约1亿元,缩短项目建设工期约6个月。

此外,设计团队还为其余机组提供灵活的冷却方式,工地代表组副组长、机务专业工代刘宝军说:“我们采用三种不同的冷却方式,主机采用直接空冷,小机采用间接空冷,辅机采用机力通风冷却塔与间接空冷相结合方式进行冷却,其中春夏秋三季,辅机采用机力通风冷却塔进行冷却,而到了冬季便改为间接冷却方式,这个小小的切换使机组兼顾了湿冷系统的稳定性能和空冷系统的节水性能。”

理想照进戈壁滩

4台机组全面投产,该院建筑专业主设人安乐却说:“厂前区还没有施工建设,这意味着我们还有很艰巨的任务要去完成。”从初步方案到施工图完成,安乐一直跟踪着哈密项目,她带领的团队进行了多轮革命性设计修改,最终获得业主的一致好评。

他们在厂区建筑设计方面进行前所未有的突破,以精细化设计的原则,更重视“人的感受”。“我们在空间设计上加入4D的设计理念,不仅仅考虑物理空间,还加入了时间维度,综合考虑在不同时段人对空间功能的需求,最大限度的体现专业价值。”安乐说。

针对工程燃用褐煤的情况

汽机专业主设人唐鹏等人经过缜密研究,选用了占地面积小、燃尽率高的塔式炉。他们将送风机、一次风机布置在炉后烟道支架的下方,这样风道的支撑梁和设备的检修轨道可以 “生根”在烟道支架上,节省了检修和风道支架的费用。采用烟气余热系统,通过回收烟气余热,在燃煤量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机组出力,增加发电量,提高经济效益。

2014年7月30日,现场工代组“青年突击队”组建成立,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戴晰臣来到现场为他们授旗,他鼓励现场人员说“现场工作很辛苦,但更是一个非常宝贵的积累过程,是作为设计人成长发展的必经之路。”在工程建设前期,充分预判可能出现的专业施工时间不统一、易交叉施工等问题,设计总工程师陈潮对现场工地代表提出了坚持质量第一、效率第一、责任第一的“三个第一”原则。他们采用工代组长总体协调、各专业工代各司其职管理理念,配双组长工代,搭建数字化沟通平台,将各专业主设人、现场工代联结起来,及时、高效地解决现场出现的跨专业问题,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现场工地代表组长、建筑专业工地代表陈学玉回忆

“哈密现场工程有时候会出现现场抢工期的现象。如果施工工序安排不合理,就会影响后期安装。在汽机房地下设施施工时,后期地埋管安装时与土建素混凝土地基相碰。经过多次实地勘查和讨论,我们最终决定采用‘板凳’处理方案,即在管道上方设置钢筋混凝土结构,两边设混凝土支墩,将上方设备基础荷载传到地基,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管道间填中粗砂。这样既方便了现场施工,又满足工艺管道检修要求。”

恶劣的自然条件也让现场的工地代表吃了不少苦头。哈密电厂现场地理位置偏僻,夏季最高地表温度达到60摄氏度以上,冬季严寒,最低能到零下30摄氏度。

“感觉经常有苦的时候,但没有过怕的感觉。”哈密工代组最年轻的化学专业主设人董正帅说。“距离电厂最近的超市也有80公里远,周边没有餐馆,三餐都只能在食堂内解决。”

曾经一度瘦到40公斤的电控专业工代徐莹说常感觉自己瘦小的身躯在暴风中“飘摇”,但我从没想过要退缩。这是我的工作,我的职责,如今看着纸上的线条一点点变成真实的电厂,盼来了四台机组全部发电,心里的喜悦之情只有共同奋战在现场的兄弟们才能体会!为大家点赞!

在你我生长的空间,夜晚从来不缺霓虹灯的陪伴。待到夜深人静,万家灯火点亮之时,我们可曾试想,与都市繁华一同在星空下闪耀的,还有大漠戈壁上的那座绿色希望之城。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