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一个“可行方案”

   2015-09-21 中国经营报 2470
核心提示:2015年全国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的概念,一时之间,互联网+成为全民话题。在能源行业,互联网+能源也成为热点

2015年全国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的概念,一时之间,“互联网+”成为全民话题。在能源行业,“互联网+能源”也成为热点,无论国企还是民企,都抛出各种版本的能源互联网概念,国家电网倡导的全球能源互联网无疑是其中最受关注的。国家电网提出的全球能源互联网是否可行?推进过程中将遇到哪些挑战?利好哪些领域?以下是电力部原部长史大桢、中国科学院院士卢强、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在《全球能源互联网》中文版首发式的观点。

“全球一盘棋”的可行方案

主持人:在我国掀起全民“互联网+”热潮的背景下,“互联网+能源”也成为行业性热门话题,而《全球能源互联网》一书无疑在能源行业最受关注,你是否看到了这本书?对这本书有何看法?

史大桢:我读了这本书,感到这是一部关于世界能源发展思路的论著,也是探索世界能源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一个集成,这本书为解决当前世界能源安全和环境问题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

卢强:人类一方面无休止地消费着能源,另一方面又悲观地惊呼能源危机就要来了,《全球能源互联网》一书的作者以一个能源革命家的思维提醒世人:全球有100亿千瓦的水能、1万亿千瓦的陆地风能、100万亿千瓦的太阳能,其存量超过人类的需求,因此人类确实存在化石能源危机、并且危机就在眼前,但并不存在一般性的危机。该书作者站在“全球一盘棋”的高度,提出解决能源安全、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等全球挑战的策略,这是前无古人的。

石定寰:《全球能源互联网》一书总结了我国近年来在改革开放、特别是促进能源结构调整过程中,推动能源行业科技创新、技术进步的实践和经验,同时从理论高度对解决全球能源危机的解决方案做了详细阐述。这是多年来在能源行业,大家希望看到的中国能源界、中国能源工作者对全球能源问题的一些独特看法。

主持人:面对未来全球能源问题,《全球能源互联网》一书给出了“特高压电网+泛在智能电网+清洁能源”的解决方案,你认为该方案是否可行?

史大桢:近年来,国家电网坚持从国情出发,把握发展规律,加快建设特高压电网,累计建成“三交六直”特高压工程,这些工程已全面验证了特高压输电的可能性、先进性、安全性、经济性、环境友好性。

同时,在促进我国清洁能源大规模发展上,特高压电网很好地发挥了大范围优化配置的能力。在治理大气污染等方面,特高压、智能电网、清洁能源发展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世界范围来看,清洁能源与能源消费都存在着逆向分布的特征,因此,要实现全球清洁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必须解决清洁能源电力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的难题,应该说国家电网倡导的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一个可行方案。

卢强: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一个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巨型开放系统,也是站在全球高度提出的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大策略,给出了具有可行性的顶层设计。

石定寰:全球能源互联网明确提出未来能源革命的两个重要方向:一个是实现能源从高碳到低碳、从化石能源向清洁能源的替代;另一个是从低效到高效的电力替代,我认为这两个大的趋势、大的方向指得非常明确。

实现“两个替代”要靠当代互联网技术、现代信息通信技术,这个方向指出以后对于进一步促进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也会起到重要作用。

有利于统一行业认识

主持人:全球能源互联网很显然不是一家公司、一个国家所能达成的,你认为国家电网在推进过程中会遇到哪些挑战?

史大桢:全球能源互联网既利于当前又利于长远,对世界能源可持续发展能够发挥全局性、战略性引领作用,符合人类共同利益,我相信通过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还是能够建成的。

在这里,我还想说几句什么话呢?我们国内关于特高压的争论至今没完,但我们的步伐已经跨出去了,我希望在全球能源互联网这件事上不要有过多争论,因为抱着旧的观点不放,我国就不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石定寰:因为最近几年在行业效益上的一些波动,我国能源界对可再生能源能否成为重要能源,能否发挥替代作用,仍然还处于怀疑和观望状态,希望全球能源互联网可以帮助业界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坚定不移地朝着“两个替代”的方向发展。

主持人:全球能源互联网将在哪些领域起到带动作用?

石定寰:2014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已经接近或者超过1亿千瓦,发出的电量超过1500亿千瓦时,成为继火电、水电之后中国的第三大电网,在我国的能源供应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光伏太阳能整体装机容量也接近3000万千瓦,在这几年取得了高速发展。

到2020年,我国光伏太阳能可以实现1亿千瓦的装机容量,风能很可能已实现2亿千瓦的装机容量,但按未来能源革命的要求,这样的发展力度还是远远不够。因为2014年中美两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承诺中,要求2030年能源消费结构中,非化石能源要占到20%;按照现在的预测,2020年的能源消费将接近60亿吨的标煤,这也就意味着很大一部分的传统化石能源的消费要由风能、太阳能替代,如果这两个领域发展不上去的话,20%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的承诺将很难实现。因此,我希望全球能源互联网能够进一步推动风能、太阳能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

另一方面,全球能源互联网对促进我国能源企业“走出去”、推动我国电工设备行业的产能“走出去”,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于全球能源互联网应该如何突破、如何推进,我认为应该从周边的国家和地区做起,结合“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率先在这个亚欧“通道”上进行突破。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