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智能硬件的颠覆和创新机遇几何?

   2015-09-21 同花顺金融服务网2750
核心提示:今年以来,新一轮创业潮涌起,卷动无限可能。其中,智能硬件领域创业尤为火爆,从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到智能眼镜、智能家居、智能汽车,几乎所

今年以来,新一轮创业潮涌起,卷动无限可能。其中,智能硬件领域创业尤为火爆,从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到智能眼镜、智能家居、智能汽车,几乎所有的硬件领域都被智能风暴席卷,而与软件创业不同,硬件创业涉及到产业链上下游门槛更高。

话题一:什么是智能硬件产品,如何定位?目前,该行业的壁垒有哪些?

周鸿祎:我认为智能硬件分两种:一种是立足解决刚需的硬件,未来市场覆盖面很大。因此在前期切入市场时,往往通过打价格战甚至补贴去获得海量用户,但该类产品若不能通过互联网在未来与用户发送不断地关联,就称不上“智能硬件”;另外一类硬件产品,譬如手机、电视、盒子、手表等,未来可能帮助企业去覆盖绝大多数用户的广义大众型产品,应该成为企业与用户之间进行联系的桥梁。

360做智能硬件,似乎每次都要进行到第三版才有点“感觉”。因此,360做智能硬件秉承两个思路:第一,只做跟安全有关的硬件,比如360智能儿童手表,其研发的目的是想保护孩子;360摄像头是希望保护消费者家人;360行车记录仪是想保护消费者的行车安全。第二,智能硬件一定要做得非常垂直、非常深,才会有成功的机会。在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硬件的利润会越来越薄,因此必须通过硬件把用户带来,探索后续给用户提供怎样的服务才是王道。

我认为,一个企业不可能成为方方面面的专家。定位理论是选择一种产品,最重要的不是最开始的市场,而是让用户看到该企业的硬件产品,并愿意掏钱购买。如果试图在一个硬件里塞进太多产品,或塞进太多功能,则会违背定位理论。因此,如果一些企业试图去把自己的产品线做得很宽广,我认为是在跟定位理论做斗争,在与消费者的智商做斗争,因为每个消费者都会有自己的判断。因此,每个创业者做智能硬件,最大的机会不在于竞争,因为智能硬件巨头的产品也是一个个地卖。在定位上,我觉得智能硬件创业者最大的优势就是要找到一个小众市场,在这里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天地”。

叶滨:智能硬件创业并不容易。因此,智能硬件创业者在创业时,首先面临的是产品的定位问题。如特斯拉汽车,目前在中国卖得并不好,去年国内总共“消化”3000辆;又如谷歌眼镜,虽然在美国做得很成功,但因为种种原因,于今年年初宣布暂时停产。这两个产品,其实刚刚面市时,就获得了全球关注。其背后因为有雄厚的资本撑腰,既使当前市场销售不够强,但也许还能挺过来,但对于大多数智能硬件的创业者来说,如果产品在市场上销量一直没有起色,恐怕接踵而来的难题就是资本链的断裂。

智能硬件创业者面临的第二个问题是必须清楚自身的壁垒在哪里。就算产品一上市就受到广为关注,销量也不错,但是如果有一天面对同质化竞争时该怎么办?被他人“山寨”又该怎么办?这些都是非常现实的问题。

几年前,我在美国遇到了“吉他英雄”产品的创始人,与其讨论音乐怎么娱乐化。“吉他英雄”创始人认为,教育是比较窄的市场,而做娱乐是更宽广的市场,他强烈建议我们走娱乐路线。回国后,我们一直在思考到底是做游戏还是做教育产品。经过两年的思想斗争,我们创业团队达成共识:theone智能钢琴的产品核心是寓教于乐。我们希望未来客户在购买该款智能钢琴时,其目的是学会弹钢琴,核心落脚点是基于快乐的教育。

其实作为商业模式,核心壁垒只有四种:技术门槛、品牌、规模效应、网络效应。技术门槛不可能长期领先,只能在时间上领先;中国有大量的新增市场,因此在国内想通过一个品牌获得竞争壁垒,非常困难;规模经济,对于绝大多数硬件创业者来说,想达到10万级的数量非常具有挑战性,今天在智能硬件行业很难通过规模经济达到竞争壁垒;未来要做智能硬件创业,核心落脚点还是网络效应。从硬件到软件,最后通过软件建立起生态系统,这是所有智能硬件企业必须要走的一条路,否则将注定是一个小企业,难免被市场所淘汰。

硬件创新需要“生态系统”

话题二:“互联网+”时代,智能硬件应该如何普及?服务应该如何升级?利润又从何而来?

刘弘:从成立以来,乐视一直在做开放的生态系统。乐视秉承以用户为核心,以终端为入口的理念,将平台、内容、应用与终端进行垂直整合。目前,乐视已经形成了六个硬件品类:超级电视、超级手机、超级汽车、智能家居、体育智能终端与MFL(为乐迷制造)乐迷生活圈。乐视生产的硬件,都是众多硬件制造商与乐视合作的完美结晶。由乐视出创意、出品牌,由硬件制造商代工、投资,双方共同打造一个“MFL乐迷生活圈”。

以乐视打造的第一个硬件“超级电视”为例。该款电视从2013年10月正式销售至今,累计销量已超过300万台,成为中国智能电视第一品牌。准确地说,乐视超级电视不是一台电视机,而是一个完整的大屏互联网生态系统。这里有最全的影视库,有4000多款TV应用,涵盖了教育、购物、游戏、健康、娱乐等,这些其实都是第三方软件开发商在乐视平台上进行开发的产品。

在乐视电视取得成功的基础上,今年4月,乐视正式启动手机生态,将完整的移动互联网生态系统移植到乐视超级手机。乐视在硬件上不赚取任何利润,而是靠后端持续的内容、服务及应用,来获得用户有选择的价值认可并进行付费。此外,乐视还将把“内容+平台+终端+应用”的思路延伸到乐视的超级汽车上。今年5月,乐视宣布进军互联网智能电动汽车领域,希望建立一个垂直整合的智能互联网电动汽车的生态系统。目前,乐视正在进行汽车的智能化OS系统研发,并与阿斯顿.马丁、北汽在车联网领域进行深度合作,乐视的第一个车联网生态系统将指日可待。

乐视的其他智能硬件,还有去年年底推出的乐小宝、蓝牙耳机、乐视的体育终端、乐视超级自行车等,都秉承“内容+平台+终端+应用”模式进行相关产业链的整合。

叶滨:我在创业前,就听到美国有“全站式创业”的趋势:即做一个产品,从硬件、软件到服务,甚至产业联盟,把很多相关环节都控制起来。最经典案例就是美国苹果公司,苹果公司的软硬件甚至零售都是自己控制。这种创业方式的挑战是,每个环节所要的核心技能迥异。但是,如果能把整条产业链做好,获得竞争优势会非常大。

基于这一认识,theone智能钢琴希望通过做全站式创业企业,能让自己更有竞争力。theone智能钢琴要把产品做好,同时要把营销做好,并且找到自己的生态链,无论以教育为主体建立生态系统,还是以营销建立生态系统,还是以内容建立生态系统,只有把生态系统建好,才有今天硬件创业的机会。

在寻找生态链的过程中,theone智能钢琴发现,学习钢琴最核心解决方法就是“寓教于乐”。因此,theone智能钢琴把艺术学习分成技巧、情感表达、用户体验这个内容。通过音乐伴奏、音乐对话等方式,让每个练习者都能从零开始,有趣味地学习弹钢琴。正因为如此,theone智能钢琴于去年5月在京东上线后,很快成为销量冠军,每个月销售几千台。配套的智能钢琴APP每月都会进行1-2次更新迭代,增加了许多学习类的功能。

俞志晨:通俗来讲,机器人(300024)是一个偏硬件载体性的产品。虽然机器人可以看得见、摸得着,但在其背后实际上是一个云端的人工智能服务。这一块内容往往很难感觉得到,只能是通过交互的反馈,能够感觉到该服务的存在性。在机器人领域,更多的重心是放在硬件技术,而在软件技术这一部分,实际上做得非常少。目前,从事机器人领域的企业很多,但是真正投入到机器人软件、人工智能服务的企业还是非常少,这是目前产业现状。

对于消费者而言,期望的是哆啦A梦或大白这样的机器人,但实际上常常看到的机器人要么像稻草人,要么是一堆机械装置。图灵机器人的理念就是希望给机器人装上聪明的人工智能“大脑”。但我们在做机器人的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如目前国内机器人的产业形态非常初级,标准不统一。其实机器人的零部件需要很多,但缺乏统一标准。在这情况下,要让机器人实现全身的智能化配置非常难。

智能机器人目前所处的产业形态,与30年前PC产业形态非常相似,无论是标准还是整个产品,包括用户体验,很多都处在非常初级的阶段,这就需要更多的合作伙伴一起努力。

智能硬件暗藏创新机遇

话题三:智能硬件的横空出世,让不少传统硬件厂商黯然失色。智能硬件究竟在颠覆什么?又暗藏怎样的创新机遇?

宋晨枫:2012年,我将自己的初创公司卖掉后,开始在广州、北京两边跑的生活。3个月后,我发现一岁多的女儿跟我的关系突然疏远。此后,我在家里安装了摄像头,想尽各种办法与女儿交流。先说ipad,每天晚上,我与妻子约好时间在ipad上通视频,更希望孩子可以通过ipad看看我、听我说说话,但是孩子通常会把ipad抢过来关掉,因为她觉得我打断了她与妈妈珍贵的玩耍时间。后来在朋友的推荐下,在网上搜索到一款美国产品jobcam。但当时亚马逊的900多个评论中,有超过一半诟病其通信功能语音延迟,说话听不清楚,音量不可调。后来,我把该产品买回家,的确没能解决问题。因为该产品摄像头是单向的,我能看到女儿,女儿却看不到我。也就是说,孩子其实需要的是大人的陪伴,只有让孩子感受到家长无时无刻在陪伴自己的产品,才能得到孩子的认知。

如何验证自己的想法是不是大众需求?是不是刚需?这是每个智能硬件创业者必须掌握的技能。“小鱼在家”核心的洞察是今天的通信模式多是一种“打断式通信”,其通信信息的优先级高于被打断事务的优先级。具体到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其实99%的时间是陪伴,根本没有什么事情要去传达。基于这种认识,“小鱼在家”决定改变过去“打断式通信”的模式,建立了“陪伴式体验”,让大人随时可以“回家”陪伴孩子,并参与孩子的实时活动。“小鱼在家”的产品“小鱼”不仅可以连接手机应用,如果对方不在线,也可以连接到其手机通话上,所以家人可以随时联系到彼此。年迈的父母自己在家或家里有紧急情况时,可以通过“小鱼”实时看到家里的场景。“小鱼”就像一个能分身多处的“替身”,实现家人间的陪伴。

叶滨:相信很多文艺青年都幻想过,未来有一天自己能够优雅地坐在钢琴前,投入地弹一曲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曲。但事实上,很多钢琴家小时候是伴随着父母的打骂成长。这是因为,传统的学琴方式是非常枯燥的一件事。而且在最初练习的前3年,弹的都不是自己喜欢的曲子,而每天枯燥地重复1234567,或者卡农练习曲。还有一个事实是,在中国学琴与考级挂钩。因为买一架钢琴需要花费一两万元,每年学琴的费用也要一两万,三五年下来,就是5万-10万元的投资。这么大的投入,“投资者”当然希望学有所成,而判断的标准就是考级证书。如此一来,反复纠缠在一些考级的名曲中,学习钢琴的乐趣就会消失殆尽。

即使姿势不对,也可以享受打球的快乐;即使姿势不对,也可以享受游泳的快乐。即使五音不全,也可以去KTV享受唱歌的快乐。为什么学习弹钢琴必须要专业化?因此,我们开发的theone智能钢琴,希望能让每个普通人,都能享受到弹奏钢琴的快乐。

刘弘:乐视智能硬件,其实只是给用户提供的入口,基于乐视云计算平台、大数据平台、应用商店、lepar渠道、乐视商城,从后台服务到前台销售,整个一整套,都是乐视开放给合作伙伴的创新机会。以乐视云计算平台为例,该平台除了乐视网(300104)服务外,也提供服务器带宽、CDN服务给重要的合作伙伴。我认为,互联网一定要变成一个视频多媒体的应用网站。比如当当、千龙网及许多动漫网站、游戏网站等,不需要自己租服务器带宽,也不要再花成本建立一支视频的网管队伍,乐视能够提供从视频上传、存储、分发、播放等一整套服务给用户、合作伙伴,而且是免费。乐视的大数据平台也不是专门为乐视服务,都可以开放给乐视的合作伙伴。今年以来,随着手机的推出,乐视完成了乐视生态系统的闭环建设。明年会是乐视的开放年,从乐视云平台,乐视store商城,线下销售渠道等,全面向所有的合作伙伴开放。

孙培麟:我过去参与过差不多9个智能硬件项目的投资。2013年,大家看智能硬件时,别人看产品,我看平台。2014年,别人看平台,我看产品。每个时间节点的投资策略都在不停地调整。我认为硬件是流量,是承载内容和服务的载体,不是入口。如果硬件是入口,米聊就应该能干掉微信。如果说硬件是服务和软件的载体,需要去推这个软件和服务的话,硬件就必须联网,但可能迟早要被软件服务所颠覆,因此要不停地挣眼前的钱。硬件项目要想长久,就需要特别强调软件部分,需要去做足服务。当然,为了做服务,就必须首先把客单价拉低,要打性价比,不一定是“低价+高配”,“高价+高配”只要服务到位,也会有人埋单。

最近,我把世界500强与中国500强名单看了一遍之后发现:第一,高销量是王道,消费品如果脱离了高销量,就没法立足。第二,刚需也好,频次也好,其实都可以变换。之前,我认为硬件是智能的载体。但是现在,我认为硬件首先是消费品,就算智能硬件生命周期不长也没有关系,只要有高毛利,就能持续发展。

雷海波:2000-2013年,我创办一家企业叫视觉中国(000681),去年8月在A股上市。上市之前,我离开了那家公司,做了第二个企业叫做“太火鸟”,定位是中国智能硬件驱动的孵化平台。在天使轮拿到徐小平的投资,A轮是创新工场、麦顿两家的投资。我们发现,智能硬件投资趋势持续性爆发增长,投资一直很活跃,不管宽度还是热度。产品非常丰富,创新品类越来越多,发展最快。整个智能硬件圈已经崛起很多平台,阿里、京东、天猫、淘宝、微信都有自己的平台。平台化与去中心化,让各种各样的创客可以让自己成为细分领域的知名品牌。

当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设计就会开始成为推动科技创新的另外一股重要力量,因为产品的美学非常关键。一种新界面带来一种新产品形态。这种新界面,既包括物理层面的界面,也包括虚拟层面的界面。同时,量化与数据可视化也是通常智能硬件产品所讲的“故事”,其产品背后一定要跟用户之间产生情感联系。我们会把广告、营销和市场成为设计的一部分,但是设计一定要引导广告营销和市场共同发展。

周鸿祎:如果硬件创新者把一些在某些特殊条件下、某些特殊场景下的需求,放大成一个广义的、普适的、大众的需求,因此做了一个产品,但未必如愿会变成其想要的市场。因此,要做智能硬件,就必须把自己当成一名普通的消费者,多去观察身边的普通消费者,看看他们根深蒂固很难改变的用户习惯是什么?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发现如何给普通消费者带来更方便地体验,如何解决普通消费者原来感觉很困难的事情。那些非要逆着用户习惯去“发明”智能硬件的创业者,往往最终会发现,自己“发明”了一种“伪需求”,因此也必然“不卖座”。

其实,智能硬件就是一个物理化的大众消费品。很多智能硬件的创业者包括一些巨头,其实也犯了一些错误,就是大家做的一些产品可能不是刚需,没有解决真正的痛点,应用的频度并不高,有时甚至违背用户习惯。所以说,找到一个真实的用户需求是根本。

今天更多的创新应该是从用户体验和用户需求出发的创新,要真正做到颠覆,其实更多的还是商业模式和用户体验的颠覆。近期,360将优先选出100万用户来试验“360小水滴新版夜视摄像头”。消费者需要做的就是安装、使用,并且勤于接受360后续的互联网云端服务等,就可以在这款产品入市后,获得永久免费。从摄像头开始,360将尝试硬件领域有没有可能做到真正的免费,让硬创企业通过前项收费、后项收费或第三方补贴的方式,来实现其互联网模式。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