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重庆市工业以稳增长为核心,统筹推进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全市工业经济稳中求进、稳中向好,为全市GDP、引进外资、投资、进出口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居全国前列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前六个月,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9842亿元,增长13%,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1.1%。
1~7月,重庆市规模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1510亿元,同比增长12.7%,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0.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
增幅居全国第2位
增加值持续2位数提升。1~6月,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1.1%,1~7月增加值增长10.9%,保持2014年以来增幅持续高于全国4个百分点以上的良好势头,增幅排位居全国第2位,总体呈现平稳较快增长的态势。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27.3万元/人,提高11.6%;总资产贡献率12.1%,提高0.6个百分点。
产业多点支撑有力,汽车制造业发挥主引擎作用。1~6月,重庆市生产汽车155.5万辆,增长21.9%,其中SUV49万辆,增长1.5倍;全市汽车产量增幅高于全国20个百分点,实现每8辆车就有1辆重庆造。1~7月全市汽车制造业实现产值2557亿元,增长17.4%。
电子工业稳定拉动显著。1~6月,全市生产电脑2730万台,与去年同期持平;手机、显示器等产品订单大幅增加,产量分别达7953万台和859万台,分别增长64.3%、49.9%;液晶显示屏、集成电路、印制电路板、汽车仪器仪表等产品受新投产企业带动,增长迅猛,增幅均超过25%。1~7月电子制造业实现产值2229亿元,增长11.6%。
材料、医化、装备等行业呈现新亮点,1~7月分别实现产值1602亿元、887亿元和1729亿元,增长13.2%、14.9%和8.6%,装备制造业的一些高增长点还在进一步形成中。
全市工业机器人产量快速放量,增长2.2倍。中高端数控机床产量增长23.1%,风电装备增长15%,大气污染和水质污染防治成套设备分别增长50.9%、60.1%。
此外,1~7月消费品和能源工业分别实现产值1741亿元和765亿元,同比增长13.0%、6.0%。上述行业对重庆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51.4%。
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电子核心部件产业、机器人及智能机床、新材料、页岩气、生物医药等方面发展十分迅速。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产业有40个重点项目落户重庆市,计划总投资110亿元。重庆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已成风起云涌之势,必将成为全市经济新的增长点。
发展动力点多、劲足。1~7月,全市完成工业投资2511亿元,同比增长19.3%,高于全国工业投资增速10.3个百分点,完成年度计划4500亿元的55.8%,进度快于去年同期5.2个百分点。
其中,重庆市江津区工业投资突破200亿元,璧山、永川、涪陵、荣昌、北碚、长寿、万州、大足等8个区县投资超100亿元,百亿以上投资规模区县共计完成工业投资1393亿元,占全市工业投资的55.5%,拉动工业投资增长14.3个百分点。大渡口(165%)、江津(58.1%)、荣昌(52.6%)、垫江(50.6%)等26个区县实现高速增长。
物流通道日臻完善。渝新欧铁路欧亚大通道自2011年1月28日开通到今年7月14日为止,共开行338班,货物运输总量约3万标箱,进出口贸易额约100亿美元,货值占整个经阿拉山口出入境中欧班列的80%以上。货源已经由开行之初的以IT产品为主,拓展到汽车整车及零配件、机械产品、服装、鞋帽、日用品以及工艺工业用品等多个品类。
五大举措奠定发展基础
一是功能区域导向作用。突出五大功能区域战略,其中两大主版块区域的产业导向十分强劲。一个是都市功能拓展区,重点布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服务业,产业高端化、高新化、高质化趋势明显。今年前5月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229.7亿元,同比增长7.8%;实现利润166.6亿元,占全市的42.3%,增长12.5%。
还有一个是城市发展新区,重点突出工业主战场作用,重点发展新兴产业集群,产业多样性、集群化趋势加快呈现。1~5月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23.5亿元,占全市的32.3%,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48.7%。完成工业投资916亿元,占全市的59.4%;增长24.6%,增幅居五大功能区之首,对全市工业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76%,工业发展后劲不断夯实。
二是突出产业集群的带动作用。通过一系列产业链整合、企业优化组合、做大增量等措施,形成了汽车产业“1+10+1000”的产业集群。今年上半年,现代汽车在渝生产基地开工建设,将形成30万辆整车和30万台发动机的生产规模,为重庆市汽车产业集群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电子制造在智能终端构建的“5+6+860”产业集群的基础上,京东方液晶面板等一大批电子核心部件产业蓬勃发展。
面对今年巨大的下行压力,汽车和电子两大支柱产业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50%以上。
三是突出重点项目的驱动作用。按照“储备一批、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达产一批”的思路,统筹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今年新开工项目3200个,增长28%。
上半年,重点投达产项目合计实现产值676.5亿元,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约40%。
四是突出运行调度的保障作用。不断优化运行监测预警机制,在往年对重点区县、行业和100户重点企业、100户重点成长企业的运行监控的基础上,今年又新增添100个投产项目、100个达产项目、100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形成了建立“7+38+500”运行监测预警机制,实现了对全市工业运行的精准分析和及早研判,确保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五是突出服务企业的助推作用。推动“重庆造”产品销售,做好《重庆市重点鼓励采购产品指导目录》推广应用,促进市内产品协作配套。建设“重庆造·全球销”门户网站、重庆市工业产成品信息库和B2B电子商务平台,收集全市7大行业近5000家企业的89142条产品信息,发布园区信息3082篇,引导知名品牌产业与大型电子商务平台合作,推销市内知名、优质产品。“一对一会诊”、“一企一策”等措施帮助困难企业走出困境,今年上半年累计为企业节约费用达6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