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大水漫灌”为“膜灌滴灌”
张家口市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中被定位为水源涵养功能区。蔬菜是当地的富民产业、又承担着北京“菜篮子”的供应功能。可是蔬菜是高耗水作物,倘若过度开采地下水,有悖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如何兼顾经济和生态效益?节水成为张家口市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错季蔬菜成为富民产业
在崇礼县石嘴子乡石嘴子村,靠种植彩椒富裕起来的村民张俊,对蔬菜产业的前景满怀信心。
张俊家有四亩地,以前种植玉米、黍子和马铃薯,由于靠天吃饭,雨水好时,一亩地年收入也就四五千元。2010年,他建起3个蔬菜大棚,和老伴一起种植彩椒。去年,他家一个蔬菜大棚的彩椒产量就为0.6万公斤,纯收入1万多元。
由于村里种植的彩椒个大、肉厚、耐储藏,每年彩椒很好卖,甚至还出口到东南亚国家。“在石嘴子乡,可用耕地几乎都建起了大棚种植彩椒,效益好的彩椒大棚年纯收入能达到2万多元。”张俊介绍。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张家口市实现了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为了促进农民增收,大面积推广了无污染、无公害、可错季的绿色蔬菜种植。“如今,坝上农民从事蔬菜种植的积极性很高,蔬菜已成为坝上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在蔬菜主产区,蔬菜种植收益占农民收入的70%以上。”市农牧局副调研员李万宇说。
2008年,张家口市与北京签订了《京张蔬菜产销框架协议》,近年来张家口发展起来多家直接供应北京市场的蔬菜基地。李万宇介绍,张家口地区光照充足,坝上地区生产的蔬菜品质好、营养价值高,蔬菜上市主要集中在7至9月,与国内大多数蔬菜产区错季互补,成为全国最主要的夏秋淡季蔬菜生产基地。仅这3个月,销往北京的蔬菜可达240万吨以上,占北京市场45%的份额,成为丰富北京“菜篮子”的重要冷凉蔬菜生产基地。
两难之中的抉择
尚义县七甲乡七甲村村民许德强算了一笔账:“白萝卜按每公斤0.06元计算,用高效节水技术,不仅降低了种植成本,同时也提高了蔬菜的产量和质量,我们每亩地净收入1741元,比以往用喷灌和管灌分别高出174元和1036元。”
张家口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高华山认为,水资源是制约坝上地区蔬菜生产的主要因素,挖掘节水潜力是坝上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目前,全市蔬菜高效节水技术已走在了全省前列。
张家口是全国典型的资源性缺水城市,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399立方米,不足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五分之一;亩均耕地水资源量为110立方米,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蔬菜是高耗水作物,坝上蔬菜用水占到了农业用水的90%以上。在坝上流传着一种说法,就是“卖菜其实就是在卖水。”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坝上农民纷纷打井种菜,导致坝上地区一度出现地下水超采,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存环境受到了影响。如何不背离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的发展定位,又兼顾蔬菜这一富民产业,成为该市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李万宇说,现在蔬菜已成为坝上地区农业产值最高的产业。2013年,坝上蔬菜的产值达到39.19亿元。如果砍掉蔬菜,种植莜麦等传统作物,产值才2亿元,将会影响到当地农业生产以及农民收入。
“在现有生产力水平、资金投入的前提下,只有依靠科学谋划、科技支撑来解决水源涵养与蔬菜种植的突出矛盾。”李万宇表示,着眼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局,张家口市将坝上地区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70万亩左右,蔬菜种植面积没有持续增加。
开辟既节水又增收的渠道
高华山介绍,蔬菜种植灌溉模式节水潜力很大,节水效果最明显的是膜下滴灌,因仅湿润蔬菜根系发育区,使浇地变成了浇作物,与大水漫灌相比,膜灌、滴灌可节水三分之二。除芹菜等不适合铺膜的蔬菜品种外,其他菜田倘若都实现膜下滴灌或喷灌,将使坝上蔬菜生产用水量明显降低。可喜的是,由于膜下滴灌省水、省工,采用膜下滴灌、喷灌等灌溉方式已成为农民的一种自觉。据了解,到2014年底,坝上地区蔬菜节水灌溉面积已达到68万亩,膜下滴灌、喷灌等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60.26万亩。
相对于传统露地栽培,棚室设施蔬菜比露地蔬菜可节水35%至40%。在坝上地区,设施蔬菜面积仅占蔬菜播种面积的5.57%,主要囿于资金投入,以及天气、市场抗风险能力等影响,扩大蔬菜设施栽培面积,是挖掘蔬菜生产节水的又一个重要途径。
逐步缩减高耗水蔬菜,扩大低耗水量蔬菜,降低蔬菜生产的耗水总量。到2014年,坝上地区种植的蔬菜当中,叶菜类蔬菜占55%,比2006年减少了20.89个百分点;豆类、根类蔬菜占18.11%,比2006年增加了3.51%;菜花、西兰花等花菜类蔬菜占15.25%,比2006年增加了4.36%。
农艺节水是蔬菜生产节水的主要内容。目前坝上地区蔬菜地膜覆盖面积为42.8万亩,仅占蔬菜种植面积的59.57%。地膜覆盖比无覆盖菜田可节水35%以上,仍有很大的推广空间。发展雨养旱作节水技术,可减少灌溉次数和用水量,变无效降水为有效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