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水电环保节能技术体系亟待建立

   2015-10-09 中国节能网2550
核心提示:水电开发仍大有可为。截至2014年底,全球水电装机容量10.36亿千瓦,年发电量3.95万亿千瓦时,占全球发电量的近七分之一。据测算,至2030年,世

水电开发仍大有可为。截至2014年底,全球水电装机容量10.36亿千瓦,年发电量3.95万亿千瓦时,占全球发电量的近七分之一。据测算,至2030年,世界水电装机将达15.5亿千瓦,开发度达38%。全球水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超过14.6万亿千瓦时,预计到2050年,水电装机容量将达20.5亿千瓦。

“在中美、拉美、非洲、东南亚,还有很多电力短缺、需要水库防洪抗旱的地区;发达富裕国家也依旧有许多人买不起电,需要筑坝满足水资源调控和电力需求。特别是在中国,如今许多特高坝都采用了碾压混凝土坝技术。但在大坝技术和安全方面,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间,未来大坝应从设计、规划、施工、技术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实现环境友好。”国际大坝委员会副主席、美国大坝委员会前主席米歇尔˙罗杰斯在9月24-26日举行的“中国大坝协会2015学术年会暨第七届碾压混凝土坝国际研讨会”上表示。多位与会专家学者也认为,水电未来要走可持续开发管理的道路,而大坝安全和技术发展、全生命周期监管、移民和环保等工作是未来水电可持续开发的关键。

西南水电开发生态保护任务艰巨

“全球水能资源技术可开发14.6万亿千瓦时,亚洲占比50%、南美占比13%、北美占比18%、非洲占比8%。而截至2014年,上述地区的水电开发程度分别为18%、29%、46%、9%。”中国电建集团副总经理王斌在会上表示,“在减排压力下,全球100多个国家明确表示要继续发展水电,包括北美、欧洲等发达国家。”

环保部环评总工程师陈凯琪对我国发展水电的方针做了总结:“‘十五’期间,我国提出充分利用现有发电能力发展水电;‘十一五’期间提出在保证生态的基础上有序发展水电;‘十二五’期间提出要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如今正值‘十三五’规划期间,我们也在规划水电的环评工作,促进水电开发技术水平。”

由于历史认知水平的局限,一些水电开发对流域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干扰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截断了天然河流,破坏了物种多样性,并增大了次生灾害,破坏景观,其中一些流域梯级水电开发的部分影响还具有滞后性。陈凯琪指出,未来金沙江、黄河、大渡河、澜沧江、雅砻江上游、雅鲁藏布江中游等源头地区和西南高海拔地区将成为水电开发的主战场。“这些地区自然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有些是水源涵养地,有些是生态屏障,有些是江河源头,有些位于地质薄弱和地震带上,水电开发面临生态保护任务更加艰巨。”

王斌同样认为,目前一些海外国家的水电开发还在延续中国过去的老路,未能以点带线,以线带面。“水电开发首先要规划先行,以河流开发为基础,要和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相协调,要科学分析环保对象,合理确定保护范围,协调流域梯级生态调度,健全环境保护保障机制。”

有鉴于此,陈凯琪也建议继续建立流域生态保护的专门规划,落实流域规划管理;同时开展流域水电建设项目全过程的环评管理,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水电生态红线划定、公共参与制度,建立健全规划、项目管理、工程管理、建设管理、环境监理、环保竣工验收、环境影响后评价等一系列事先、事中、事后的水电环保管理体系。

水利水电技术体系待进一步提升

水利部监察司专员赵卫在会上介绍,目前我国已建成各类水库大坝9.8万座,其中坝高15米以上的大坝就有3.8万座,这些水库大坝在抗御洪旱灾害、调蓄利用水资源、提供清洁电能、修复补偿河流生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我国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变,水资源综合调控能力仍然比较滞后,水资源短缺、水旱灾害频繁、可再生能源占比较低等问题还较为突出。如何建设好新的工程、运行管理好已有工程,在保障安全的同时,充分发挥工程效益,构建生态友好的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体系,是水利水电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

“水电技术、移民、环保是未来水电可持续开发的关键。未来的水电工程需要更高效的技术支持和突破。”中国电建董事长晏志勇在会上说。

对此,罗杰斯结合美国高坝的环境考虑和实践,提出要在大坝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管理、退役等全过程制定良好的环保政策。“而最大程度降低环境风险就要靠坝工技术的提升,使大坝的基础架构在满足各种需求的同时,还能与自然生命和环境相融合。业主要正确评估大坝的生命周期,评估建设新坝可能发生的风险,定期进行结构性修复监察工作。”

“水电工程尤其是大坝安全,关系生命财产安全,必须严格管理。要确保并严格执行合理的工程设计和建设周期;开工前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和风险防控预案;施工中要落实责任,切实加强工程质量安全全过程的监管;运行中要建立风险管控体系,制定安全生产、洪水和地震应急预案。”王斌进一步说。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