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位于山东省西部、京杭大运河畔, 东依岱岳与济南市相连, 西以卫运河为界与冀南、豫北接壤,北与德州市毗邻, 南滨黄河与水泊梁山隔河相望。地处东经115°16′- 116°32′, 北纬35°47′- 37°02′之间, 境域南北长159km , 东西宽114km , 总面积8590km 2。辖东昌府区、临清市和阳谷、茌平、莘县、冠县、东阿、高唐等八县市区。随着工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水资源已成为该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认真研究探讨节水途径和保护水资源,对实现该市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水资源概况
聊城是一个资源性严重缺水的地市之一。根据25个国家级基本雨量站1956~ 2000 年的降水资料分析计算, 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57. 6mm , 折合水量47.9 亿m 3。水资源的总量为11. 410 亿m 3, 其中地表水资源量3. 125 亿m 3, 扣除重复量0. 0593 亿m 3, 地下水资源量8. 263 亿m 3。当地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0. 264 亿m 3, 地下水资源可利用量7. 074 亿m 3。人均水资源量206m 3, 亩均水资源量137m 3, 不足全国人均占有量的十分之一, 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500m 3 的绝对缺水标准。
2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2002 年, 该市遭遇严重的干旱, 尤其是入汛以后,降雨量较常年明显偏少。全年降水量仅为301mm , 比多年平均降水量少256. 6mm , 与较干旱的2001 年相比, 偏少102. 2mm。由于各地抗旱的需要, 2002 年新打农用井13274 眼, 全市超采地下水5. 94 亿m 3。由于过量的超采地下水, 形成大面积的降落漏斗, 全市漏斗面积达5000 多km 2, 达到历年的最大值。2002 年, 全市总用水量28. 29 亿m 3, 比上年增长3. 01 亿m 3, 增长率为10. 6%。农业用水量19. 81 亿m 3,占总用水量的70%; 工业用水量2. 43 亿m 3, 占总用水量的8. 6%; 商品菜田用水量4. 57 亿m 3, 占总用水量的16. 1%; 农村生活用水量1. 15 亿m 3, 占总用水量的4.1%; 城镇生活用水量0. 32 亿m 3, 占总用水量的1. 3%。
3用水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 1城市居民生活节约用水意识淡薄, 用水无节制
在一些学校、机关、医院, 经常可以看到水龙头哗哗长流, 滴漏、管漏现象更是普遍。日常生活中洗脸不用盆, 刷牙、洗手、搓肥皂时任清水长流, 跑冒、滴水、偷水现象无人管, 使用的淋浴器、座便器等大部分不是节水的器具。居民节水意识不强, 节水器具不普及,跑、冒、滴、漏严重, 城市平均管道漏失率在20% 以上。
3. 2农业节水措施落后
截至到目前, 全市共有半固定底管道灌溉面积44. 1 万亩, 喷灌面积2. 82 万亩, 滴灌面积0. 58 万亩。干渠衬砌59. 8km , 输水渠道多为土渠, 渗漏严重, 渠系水的利用系数仅为0. 52, 平均水分生产率0. 8kg/m 3。灌溉方式多为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 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80% , 目前仍有80% 以上的耕地采用土渠灌溉, 水量损失极大。每亩年用水竟达到400m 3 左右, 有的甚至达到500m 3, 水的利用率不到50%。
3. 3工业生产工艺落后, 节水不力
工业用水主要体现在电力、化工、纺织等行业, 虽然都安装了计量设施, 但是用水还没有从“自由取水”过渡到量化取水的状态上, 计划用水、定额用水还未全面实施。工艺和设施大部分是耗水型和高用水型的。全市万元产值耗水量高达100m 3 左右, 而青岛等发达地区仅为8m 3, 万元产值耗水量是青岛的12. 5倍, 且水的重复利用率仅为30% 左右, 污水、中水回用率很低。与山东省工业平均水的重复利用率87% 尚有很大的差距。
4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保障措施
4. 1加强领导, 统筹规划
为实现聊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必须加强领导, 统筹规划。各级政府要真正从全局的、战略的高度重视、研究水资源问题。各地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时, 要切实把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放在重要位置, 统筹规划, 优化配置, 并采取有力措施, 保证规划的实施。
针对聊城水资源短缺的严峻形势, 现行分散的水资源管理体制越来越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必须加快水资源管理体制的改革进程。建立起集中统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 即实行城乡水务管理一体化, 将“多龙管水”改革为“一龙管水”, 对防洪、排涝、蓄水、供水、用水、节水、排水及水资源的保护等实行城乡一体化管理, 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等方面, 实行全过程的统一管理。
4. 2大力开展计划用水、节约用水
要把节水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加强节约用水工作, 强化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建立节水型社会。抓紧制定各类用水定额, 积极开展节水科研工作, 大力推广节水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城镇生活节水措施主要是推广应用节水型家用设备, 加强城市供水管网的改造, 降低管网漏失率。凡是新建用水设施, 必须采用节水设备, 否则不予办理取水许可, 此外, 在全社会加大节水宣传力度, 搞好《水法》宣传, 提高全社会节水意识。
4. 3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优化配置
针对聊城今后一、二十年内仍将出现不同程度缺水的状况, 应根据不同地区的水资源条件, 按照以供定需的原则, 加大工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 不能再盲目上马超过当地水资源承载能力的产业。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应以全面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 因地制宜, 突出特色, 压缩耗水大的一般农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大棚蔬菜、低耗水高效经济作物的生产, 水田面积根据各地的水源条件, 严格控制发展规模, 积极推广喷、滴灌等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应根据全市工业布局的具体情况, 依靠现代科技,促进传统工业优化升级, 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信息化进程, 不宜再发展耗水量大的印染、造纸、化工、酿造等产业。对高耗水、高污染、低产出的工矿企业积极采取切实有效的节水、治污措施, 对部分企业可采取关停并转等强制措施, 使全市的工业用水总量保持在较低水平上。
4. 4建立合理的水价体系
水价是水资源管理中的主要经济杠杆, 对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管理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水价改革要有利于节约用水和水资源的合理配置; 有利于保护水源, 防治水污染; 水价要体现水权, 即要包括水资源费, 反映水资源的稀缺性; 有利于供水企业正常发展并进入市场, 保持全市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在充分考虑各地区、各用水部门水价承受能力的基础上, 逐步提高全社会水价。水价改革的最低目标是: 2010 年农业供水普遍达到成本加微利水价; 污水处理费可以满足其运行费、折旧费及部分建设费用的需要; 自来水水价除满足自身良性运营外, 其水价提高部分还应按比例筹集全市的调水资金。通过逐步提高水价, 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水价体系, 实现水资源开发利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5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应遵循的原则
坚持综合治理、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强化节约、有效保护的原则; 全面推行节约用水, 提高用水效率; 努力拦蓄地表水, 合理开采地下水, 充分利用黄河水, 积极调引长江水, 加大污水处理回用, 加强咸水利用, 深度开发雨洪水, 切实做到开源、节流、保护和管理并举, 以节流为主; 加大工业、农业和生活用水的节水力度, 提高用水效率, 实现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联合调度; 确立保护环境和合理开发水资源的双重目标, 最大可能地保障生态环境用水; 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 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与市场经济相匹配的水价格(包括污水处理费) 体系;城市建设和工农业生产布局要充分考虑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以供定需, 量水而行; 努力实现全市21 世纪初期水资源供需基本平衡, 支持和保障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