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规模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石油、煤炭、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迅速消耗,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人类文明生活的废弃物与环境矛盾日益加剧。
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是促进克霾减排、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是发展清洁能源缓解化石能源短缺、维护能源安全的重要力量,更是实施清洁能源支撑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战略、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成长烦恼:发展生物质能产业面临的障碍
当前,我国生物质能产业发展面临五大障碍:
(一)产业链不完整,资金来源不足。
我国生物质能产业链不完整,产品缺乏统一的技术规范,质量认证标准、质量监督体系和信息服务业没有及时跟进,市场处于无序状态。由于生物质能产业链不完善,融资障碍造成了资金来源不足,限制了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
(二)原料收购困难,成本难以控制
由于农林业废弃物的收集、运输、贮存和保管都比较困难,最终使用这些生物质资源的费用却相对较高,且达到一定规模或半径后,这种费用还呈边际递增,从而产生了所谓的生物质收集半径和有效规模问题。生物质燃料原料供应的季节性、收集的高成本、运输半径等问题往往导致成型设备闲置,自然损耗严重。特别是在较大规模的利用生物质成型燃料时,秸秆的收集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在发达国家,大田块的农庄自动化生产为秸秆的收集提供了便利条件。而在我国,农业生产的分散性,给秸秆的收购带来一定困难。特别是秸秆在农民手中,生物质能企业原料成本不可控,往往导致企业亏损甚至倒闭。
(三)设备质量隐患,协调能力较差
一是生物质燃料成型设备机组可靠性能较差,易损件使用寿命短,维修和更换不便,导致设备不能连续生产,故障率较高,维修频繁,影响了产量和效益。
二是成型设备能耗过高。以生产颗粒状燃料为例,该工艺流程需要消耗大量能量。
三是设备系统配合协调能力差,运行不稳定。目前的国内生物质成型机多为低产率的单机生产,没有形成配套的生产线,烘干、粉碎等配套设备。
四是燃烧设备种类少。特别是小型的燃烧生物质成型燃料的专用锅炉还有待进一步开发。
(四)标准体系缺乏,运行管理不善
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生物质能源的标准体系,产品和设备的设计适应性、质量和使用寿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国家对该行业的监督和管理体制也有待进一步建立健全。
(五)认识没有到位,市场开拓困难
目前,消费者对生物质能源具有高能、环保、使用方便的特性认识不够,许多用能单位不愿意生物质能源。以生物柴油为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明确规定:“国家鼓励生产和利用生物液体燃料。石油销售企业应当按照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的规定,将符合国家标准的生物液体燃料纳入其燃料销售体系。”但是,石油销售企业,长期以来一直拒绝接收生物液体燃料,致使90%左右的生物柴油企业停产或倒闭。
有益探索:成功企业商业模式分析
为克服以上障碍,许多企业进行了有益探索,这里介绍五种商业模式供大家借鉴。
(一)广州迪森生物质能源供热模式
广州迪森热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迪森股份”) 的主打产品是生物质成型燃料,它是采用秸秆、木屑、甘蔗渣等农林废弃物为原料,在常温下经过粉碎、烘干、混合、挤压等工艺流程,制成颗粒状、棒状、块状等清洁燃料。这种燃料在迪森股份专门研制开发的生物质锅炉中能够直接燃烧,可以有效替代煤、油、天然气等传统化石能源。通过对秸秆等进行深加工,迪森股份按工艺类别制造出BMF(固体成型燃料)、BGF(可燃气)和BOF(生态油),分别实现对传统能源煤、天然气和燃料油的替代。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迪森股份创新了 “能源+设备+服务”的全产业链商业模式。根据客户需求,迪森股份不仅向客户销售热力或燃料,还提供热能运营管理的全套服务,而且客户所需的热能运行装置也由公司投资购置。这种垫资型商业模式对客户来说,不用承担投资风险,且运营成本更低,有动力与公司长期合作。这种创新的商业模式有利于公司迅速拓展市场。
(二)武汉凯迪生物质能源发电模式
武汉凯迪集团的下属上市公司,凯迪电力的主营业务是生物质发电。凯迪电力自建了原料收储体系,深入到了田间地头。在凯迪电力所属生物质电厂周围一百公里范围之内,农民可以通过向凯迪出售秸秆、树枝等农林废弃物获得收益。凯迪电力通过建设村级收购点与加工点,吸纳了大量就业。凯迪电力在对收购来的农林废弃物进行加工后,在电厂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支持经济发展的电力商品。这一产业链模式提高了农民收入,有效减少了秸秆焚烧带来的雾霾问题,也让企业获得了可观的收益。
(三)北京德青源与山东民和生物质燃气模式
北京德青源生物质燃气科技示范工程已形成完整的技术路线和模式:以蛋鸡养殖基地产生的排泄物和周边作物秸秆等废弃物为原料混合发酵,生产沼气;经提纯压缩,由压缩天然气槽车配送到周边乡村供气站;经村内管线输送到各家各户。
亚洲最大的肉种鸡生产企业山东民和牧业股份有限公司,已建立起“生态健康养殖—安全绿色食品—资源高效利用—有机果蔬种植”的生态农业循环产业链。工程采用“原料分散收集—集中厌氧处理—沼气发电—沼肥分散消纳”的农业废弃物处理模式,将23个分散养鸡场的鸡粪收集处理,厌氧发酵生产沼气。通过高效的热电联产发电机组,转化为清洁电能,并入国家电网。发电余热高温烟气则导入锅炉转化为蒸汽,发电余热缸套水可回收成热水储存利用。而发酵后的沼液可用于周边葡萄、苹果、樱桃、蔬菜生产所需的有机肥料,培育民和有机果蔬品牌。
(四)广西安宁车用生物燃气模式
车用生物燃气模式,是利用有机废弃物生产沼气,经过净化提纯压缩后,提供交通燃料。在南宁,每天有500辆改装后的出租车使用3万立方米生物质燃气。这些燃气来自广西武鸣县安宁淀粉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在国内率先将木薯高浓度有机废水沼气纯化为车用生物天然气,实现了“资源—环境—能源”的循环经济绿色产业模式。
(五)河南巨烽产业链整合模式
河南巨烽生物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是国家定点B级锅炉制造企业,是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大型生物质能源生产企业。河南巨烽2010年投资3亿元建设了年产16万台生物质能源设备的大型生物质能源研发生产基地。旗下有生物质农牧机械设备厂、生物质数控锅炉厂、(生物质能、地热能)空调设备厂、高效节能散热器厂、濮阳市生物质能源研究所及在各县区建设的生物质燃料加工基地。河南巨烽将投资3亿元建设国内先进的生物质颗粒燃料工业化生产流水线。项目建成后,年可消耗各类农作物秸秆100万吨。通过在华龙区推广河南省科技惠民计划项目,将生物质供暖系统设备在全国推广使用。
成功之道:创新合纵连横的全产业链联盟模式
创新商业模式,必须把握以下五个环节:
(一)因势利导是创新商业模式的前提
从能源储备来看,中国作为农业大国,生物质资源十分丰富。我国每年各类农作物可产生秸秆7亿多吨,其中可以作为能源使用的约有4亿吨;全国林木总生物量约190亿吨,年可获得量为9亿吨,可作为能源利用的总量约为3亿吨,开发潜力巨大。
从战略定位来看,雾霾的一个重要成因即是露天焚烧秸秆。发展生物质能已成为各国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手段,该行业也因此站在了可再生能源与环保业的交叉口,受到各界人士的支持和源源不断的资金与人才投入。
从社会价值来看,生物质能原料以剩余物和废弃物为主,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符合我国“四化同步”的发展道路,可以促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良性互动。发展生物质能产业,一方面可增加农村地区清洁能源供应,逐步改变农村长期低效的用能方式,并且有效改善农村卫生状况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另一方面可以延伸传统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就业,对加快农工一体化进程、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从发展阶段来看,生物质能产业将从以成型燃料供热、发电和一代乙醇为代表的生物质能源发展的一次浪潮,向以BTL(生物质制油)、二代乙醇和BNG(生物质天然气)等先进生物燃料大规模开发的二次浪潮发展,这是一次意义重大的技术革命。
从发展规划来看,按照此前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规划,到2015年,我国生物质发电装机计划将达到1300万千瓦,2020年将达到3000万千瓦。对比此目标,目前生物质发电行业建设进度仍总体落后,在未来两年将再迎发展高峰。
从产业政策来看,国务院、发改委、能源局等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生物质能源行业的发展,行业优质企业凭借自主创新和多年的潜心经营逐步突破了技术和运营两大瓶颈,生物质能行业也孕育出环保能源领域的“新蓝海”,行业规模应用的时间点或已来临。
我们相信,当商机来临时,触动的往往不是个别企业,而是整个产业链的神经。
(二)控制成本是创新商业模式的基础
太阳能、风能、水能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没有原料成本问题。而我国生物质能源企业,基本都难以解决其成本控制问题。由于生物质原料在千家万户农民手上,要把这些原料收集起来,必须依靠产业政策支持和商业模式创新,与农民兄弟构建长期稳定的合作平台。对于资源丰富地区,生物质能产业应当采用“企业-收购组织-农业合作社”模式,在政府的导向下,重组、兼并原有生物质能企业,集中资金发展数个大规模的、具有代表性的生物质能源企业;对于资源一般地区,生物质能源产业采用“企业-第三方物流-基地-农户”的组织模式,重点发展分散型,中小型生物质能源企业,并加强第三方物流合作,降低运输成本;对于资源贫瘠地区,采用“技术中心-农户”的组织模式来提高农民的积极性。
(三)政策扶持是创新商业模式的条件
由于我国生物质产业的规模还比较小,获益能力还比较差,尚不具备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因此,必须得到国家和各级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扶持。国家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应从全局的长远利益出发,加大对生物质能产业的科研、技术产品的研制和开发的财政资助和政策导向,加速产品工艺技术的突破和系统开发的进程。具体应当做到以下五点:
首先,国家应综合运用科技、税收和财政等手段,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具有创新能力的研究单位和企业集聚,充分发挥价格机制、竞争机制的激励功能,有效促进技术创新和资源优化配置,推动生物质能源技术体系进一步完善、商业模式创新及产业发展壮大。
其次,国家应制定产品财税补贴政策。针对生物质能源不同的产业发展方向,在执行现有政策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新的生物质能源产品补贴政策,并根据市场变化注重补贴力度的时效性。
第三,国家应建立原料补贴体系和原料供应保障体系,并提高市场准入条件,完善产品标准体系;放开市场准入限制,促进市场良性竞争;实施产品优先采购措施,明确生物质能在国家能源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第四,争取多方参与投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开拓民间、社会、外资等融资渠道,引导民间资本向生物质能产业投资和促进生物质能项目的融资与产业化;探索创业投资、风险基金以及银行贷款的投融资机制,形成以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为支撑和社会融资相结合的投资新体系。
第五,强化行业指导,开展市场研究。国家应尽快组织有关专家认真研究和分析我国生物质能应用技术的发展现状,面临的障碍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编制生物质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鼓励相关科研单位、专家和生产企业相互协同,推进生物质利用技术的商品化,制定严格的技术标准,加强技术监督和市场管理,规范市场活动,为生物质技术的推广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加强市场研究,关注不同重点区域农村、城市和工业的市场需求。
(四)科技创新是创新商业模式的关键
针对制约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技术难题,我们应当强化研究部门和生产企业间的协作和配合,加大科研投入和科技攻关力度。建立产、学、研一条龙开发模式,对高产率、规模化成套设备进行研究、示范和推广。鼓励企业打破部门、地区界限,实行横向联合。
1、从生物质成型燃料行业看加强技术创新的必要性
生物质固化成型技术的推广使用,有赖于成型设备及专用炉具生产的规模化。要通过试点工程,逐步完善现有技术,实现设备生产规模化、产业化,形成完善的设备生产、原料收集、产品配送体系,在生产实践中提高并考验生物质能技术的可靠性和经济性,有效降低生物质固化产品的生产成本,为新型生物质固化燃料的广泛使用提供必要条件。
2、从生物质燃气行业看加强技术创新的必要性
当前,生物质燃气技术和产业已初步进入商业化阶段,是生物质能源领域发展最好、最成熟的方向。我们应当组织国内从事生物质燃气领域研发的技术专家、企业家、政策规划专家,加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创新,为关键共性技术突破、商业模式示范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定等提供指导和技术保障。同时,应当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与国际著名的生物质燃气科研机构开展工程、项目合作与人才合作交流,开发适合中国城镇化发展和农村生产特点的新技术,开发适合的工业技术,鼓励产、学、研结合,抢占技术制高点。
3、从发展循环经济看加强技术创新的必要性
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国外许多成功经验值得学习。德国沼气发电技术和产业发展比较好,近98%的沼气工程是采用热电联产形式,既能提供热能又能生产电力,农场主通过沼气发电上网来获取利润。瑞典在将沼气用作汽车、火车燃料方面的技术比较成功,也是使用沼气作汽车动力燃料最普遍的国家,并建了汽车燃料沼气标准规范,其公共汽车沼气加气站等配套设施比较齐全。
我国有相对较多的农村人口,具有发展沼气的潜力。要通过对沼气设备的运行情况调查研究,并进行试点,将太阳能利用系统和户用沼气池系统有机衔接起来,形成太阳能沼气池系统,提高沼气池冬春季节的发酵温度,从而提高其产气率,确保在寒冷季节也能正常使用;利用风力作为动力采用机械搅拌的方式来解决户用沼气池的破壳难题,既实现沼气池的自动破壳,又不需要消耗额外的能源动力,还有利于增加产气量;采用自给能源中温发酵系统,提高厌氧发酵的温度,将能源再生回收与提高养殖场废水处理能力相结合,既解决养殖场废弃物达标排放的问题,又提高沼气的利用率,达到节约处理成本和环境保护的双重效益;增加沼气储存装置或发电装置,利用国家电网将多余的电能进行输出,换回一定的经济效益;将生物质能的沼气化利用与地方的优势特色产业相结合,推进“猪—沼—果”、“猪—沼—菜”等生态发展模式,全面提高沼气的综合效益,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农产品质量,提升有机农产品的品质,增加农民收入。
(五)科学设计是创新商业模式的保证
21世纪已不是孤军奋战的时代,同行不必成为你死我活的竞争对手,互利共赢已成为时代的主流。在生物质能产业中,不仅存在着资源闲置与资源浪费,也存在着资源稀缺与资源过剩。中国可再生能源企业,特别是生物质能企业,推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整合,十分必要。
为此,我们组建了国家可再生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将按照价值共生,财富共创,利益共享的原则,建立思想型,生态型,社会型企业,引领全国可再生能源企业摆脱无序恶性竞争的掠夺经营模式,向智能化价值共生经济的竞合多赢管理模式转型升级。将实施系统化集成战略,打造企业社会型运营平台,模式如图所示。将利益相关方组成平台公司,在国家生物质能源产业政策的指导下,通过社会分工与合作,借助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化精准化功能,进行资本运营和市场拓展,实现先卖后造,通过系统运营来创造价值。
联盟将制定合理、优化、高端的发展规划和成长模型,找到更为积极、健康、智慧的发展道路,促进联盟成员企业“文化、政治、经济”的竞合,“智力、财力、权利”的竞合,以及人才“德智体美”的竞合,最终形成“天、地、人”和谐统一的发展模式,将联盟成员企业引入合作共赢的经济共生轨道。帮助联盟成员企业寻找到一个合理安排产业链,合理分配价值链,合理协同发展链的解决方案。形成更为合理的经济秩序、货币秩序和财富二次分配秩序。上为政府分忧,下为联盟成员企业解困。
联盟将人力资本、知识资本、货币资本、消费资本、社会资本高效组织起来,让联盟成员之间进行平台化运作,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交叉持股的商业新生态。让企业真正实现以人为本,让企业所有参与者最终成为利益共同体、事业共同体乃至生命共同体的民间财团。
在产业联盟的战略中,龙头企业要适度向产业链的上下游环节延伸拓展——向上游发展,控制主要原料供应;向下游发展迅速扩大产能,积极抢占市场终端,建立安全的一体化生产模式,建立标准、安全、可追溯的稳定的供应体系,打造有竞争力的产业链,力图在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的同时推动产业链的转型升级。
创新合纵连横的产业联盟模式,需要建立持续创新的技术体系、稳定高效的政策扶持、专业规范的运作团队。实现充分的市场化、适宜的规模化、精细的专业化、规范的标准化。
创新商业模式,要做好统筹设计,应以商业化生物质能源产品为核心,以城镇化生活用能为主要市场,替代城镇燃煤,淘汰落后灶具和采暖设施,培育可盈利的生物质能源产业链。要明确工作重点,凝练适合国情的、可盈利的发展模式向全国推广;配套形成适宜的生物质原料收集与预处理技术、多元原料共发酵集成技术、高品位生物质能源产品制备技术,以及开发标准化成套工程装备;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完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以企业为主导,推进高效规模化关键技术研发,开展商业模式示范应用,制定工程设计建设、专业化运营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