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在哪儿?可能大多数人对机器人的理解就是生产线上的机械手或者博览会上能歌善舞的人形机器。如果我们放大视野,把能够代替人类做出复杂行为和思考判断的机械或软件都视为机器人,那么你会发现,人类正在被它们包围:大到电脑控制的洗车房、小到苹果手机里的siri,还有ATM柜员机、车载导航仪等等。人工智能、精密机械甚至生物遗传等现代技术正竞相帮助机器人“野蛮生长”。
与此相应,以机器人为主题的新书也是层出不穷,笔者手头这本《机器人时代》(中信出版社,2015年7月)有点特别,它不是从技术角度而是从社会经济角度研究机器人对人类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已经来临的机器人时代。本书作者马丁·福特是美国人工智能和自动化的年轻专家,前不久,笔者参加了他在北京大学举办的新书发布活动。交流中,笔者发现,他试图通过这本书回答两个问题:第一,机器人是否会替代白领工作?第二,只会工作不会消费的机器人将怎样影响社会经济秩序?
“机器人会写新闻!”几天前,名叫Dreamwriter的机器人因写了一篇汉语的财经新闻而轰动新闻圈。这对备受坏消息折磨的媒体界来说,无疑又是一记棒喝。其实,在这之前美国早已有了“机器撰稿人”,甚至写得文采飞扬。不光记者,很多白领工作都在受到机器人前所未有的挑战:大数据促使询证医学的快速发展,机器人医生势不可当;模型化、规则化的经济活动让机器人会计师呼之欲出;还有机器人律师、机器人教师都已经有了成功的实践,几乎所有行业的白领们都在焦虑地等待机器人带来更多的“失业机会”。尽管人们争辩说,这些智慧工作总有机器人无法企及的精妙之处,但不得不承认,大多数白领长时间都干着程式化的工作,而这些必将被机器人所取代。那么因为机器人竞争而失业的白领们将何去何从?
有趣的是,该书作者通过研究发现,尽管经历着技术的飞速发展,但与100多年前相比,人类社会90%的职业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全新岗位只占10%。也就说,技术进步给人类带来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传统职业。要想摆脱机器人的威胁,不是去阻碍技术发展或者责备机器人的工作不够完美,而应发挥人类的智慧去创造全新的职业。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述了资本有机构成的理论,他认为机器替代人的工作是不可避免的,而工人阶级不得不通过自身的发展去与机器竞争,从而推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升。可以看出,机器人其本质是资本家加深剥削工人的新工具,但其客观的积极价值在于可以不断激发人的潜能,突破现有智慧的极限,从而使人类在每次人机大战中完胜。从历史经验看,人类没有必要担心会被机器取代。
无论人类的工作会不会被机器人所替代,对于机器人,我们应当思考的另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是:机器人只会劳动而不会消费,它们几乎不能创造任何需求。在作者看来,这才是机器人时代给我们经济社会秩序带来的最大影响。
没有消费的劳动是可怕的。因为经济要健康发展,有赖于普通劳动者的消费和需求。成功的企业家很大程度上是需求造就的。就像乔布斯,他的创造力除了来自个人的努力和天才的思维,同时也来自人们对更稳定操作系统和更个性智能手机的需求。
由此可见,在机器人时代我们保卫需求远比保卫工作重要。随着机器人加速淘汰程式性的工作,也同时为人类加速摆脱技术异化、从剥削制度中解放开辟了新的道路,机器人时代也许正是我们建立一个全新经济社会模式的契机。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曾指出:“收入不平等严重损害经济增长。”设想一下,机器人能够替代人类的工作岗位越多,那么劳动者的收入差距就会越小,因为大家在被机器人淘汰这一点上越来越平等了,劳动力市场无限趋近于归零并面临重启。此时,资本家将被动或主动地向劳动者提供均等的、相当数量的收入,以确保人们能够具有足够甚至更强的消费能力。这样需求再次成为市场的主导,而需求又刺激产生更多的技术进步和新的需求。于是,新一轮的发展与增长也随之重现,并在更高层次达到均衡。如果这样的设想实现,劳动者无疑应该盼望机器人时代的尽早到来。当然形成这一经济模式首先取决于机器人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替代人类,而关键在于,当机器人对劳动力形成大规模挤出效应时,雇佣方将如何为失业者提供收入保障。届时,重新建立财富分配机制的必要性便凸显出来,社会主义的理念将自然而然地释放出其永恒的魅力。如果一切顺利,机器人时代的到来也许会成为加速实现人类自由平等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