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没有“数据”说什么“节能”?

   2015-10-21 山东节能协会1630
核心提示:10月16日,2015中国能源互联网大会暨智慧能源产业博览会主旨发言阶段,能源基金会中国建筑节能项目主任莫争春发言时说,互联网+智慧能源赋予城

10月16日,2015中国能源互联网大会暨智慧能源产业博览会主旨发言阶段,能源基金会中国建筑节能项目主任莫争春发言时说,互联网+智慧能源赋予城市节能全新内涵,但我们在数据的分享、识别、挖掘与利用方面,还有很大差距。

千万人的个人健步记录都可以上传分享,我们却搞不清楚建筑的能耗情况

一个人大概有多少时间呆在室内?一般认为大约是80%到90%时间:不是在办公室,就是在家里,或者是在会议室里。2015年全球建筑市场是4.6万亿美元,美国1.2亿栋建筑消耗的全美电力70%,建筑浪费的能耗是50%。

随着城镇化的进展,意味着各种能耗、各种碳排放集中在城市里。全球城市化率1800年时为3%,2000年47%,2030年可以达到60%,现在全球大概50亿人口,2030年会有30亿人生活在城市里面,建筑节能的潜力是非常大的。

他认为,大数据催生城市节能新爆点。

互联网时代可以实现公共信息的共享。现在是个人信息共享的时代,千万人的健步记录都可以上传分享,今天自己走了多少步。同样的,在能源行业也能做到这一点:现在是全球最绿色建筑在西雅图,完全是零能耗,真正没有任何污染排放。这不是靠他自己的宣称,他把所有的能源数据全部实时在网上公开,能源数据可以核实。像这样的建筑越来越多。

中国的情况怎么样?他在演讲中展示了一张上网搜索的截图:在此前七八年间,多个国家部委动用财政基金搜集建筑能耗数据,但建筑能耗占的比例是多少,实际上还不是很清楚,各种机构的说法不一:网络搜索,从1/4到50%的说法都有;在权威部门和一些院士、或者国际机构那里,最低的说法是19%,最高的为30%。特别是数据不共享,还有囿于单栋建筑的数据研究。这种窘境对很多政策产生了困扰,“是个很大的问题”。

纽约的实践:信息必须流动起来 没有数据,就没有管理

纽约地图揭示每栋建筑的能源使用情况

纽约市通过立法强制能源数据公开。《纽约市建筑能耗披露与测评法》规定,所有大于5000平方米商业建筑和牧业,需要公布年能耗和年水耗数据。2011年,公布范围涉及到13258个物业的24071栋建筑,共2亿平方米。

推动这项事业的,是担任过三任纽约市长的迈克尔˙布隆伯格。他有一句名言,“我相信上帝,但其他人必须拿出数据来”。

因为还有一种说法:“你无法管理没有测量的事情。”(You can't manage what you don'tmeasure.)

纽约市节能规划目标是:到2030年减排30%。在法案签署后,布隆伯格说:如果我们要继续在创新与透明上领先全美,我们就必须要确保所有纽约人能够获取运行这座城市的数据。信息一定在城市流动起来,这个信息如果不流动起来,绝对不会成为智慧城市的,一定是靠信息产生的智慧。

2014年,纽约成立全州能源大数据中心,利用大数据分析将公共领域能耗降下来。公众信息公开以后,就把全市建筑数据做得非常清楚:每天建了多大面积、多少栋都清楚,能耗强度全部根据高低,按照颜色分层出来。

莫争春说:每栋建筑都有能耗基因,如果把每栋建筑基因标注出来,在一个城市里面很容易发现:也许30%的建筑,其实消耗了城市70%的能源,只需要对30%的建筑做能源改造,可以取得以小搏大的效果。

信息的公开、分享,催生了一大批以能源大数据为基础的高新企业,这些企业与用能机构零接触,无需安装设备和现场检验,就能获得一年的每小时能源消耗数据,通过专业数据分析,甄别出不节能的原因,提出可实施的节能措施。

互联网+智慧能源赋予城市全新内涵

莫争春介绍了能源基金会和浙江大学合作的一个项目,目的是探讨中国高校能耗有多大。项目成立了一个共享平台研究数据,最后的数字是:生均大概1484元,按2592万在校生计算,总额384亿元。

2013年,这一数字相当于国内前17家高校科研经费的总和。如果实现节约10%,与清华大学当年科研经费(39.31亿元)差不多。

他说,大数据时代下,并不表示大家自然知道如何运用大数据。很多公司把建立能耗监测平台本身当作目的。但是很多的时候这应该只是一个开始:如果数据没有分析,没有拿来用于为建筑有效运行提供一些指导的话,仅仅展示一些图表,其实是达不到目标的。

2012年,整个数据真正利用很少,大概只有23%被识别和分析(tagged and analyzed),实际上分析利用的低于1%,有大量的数据被浪费掉了。

他说,现在“智慧城市”虽然用的名词是一样,但是概念和内涵,以及包含技术上是跟过去完全不同的。新一代IT跟新一代能源的理念,促进了真正智慧城市、智慧建筑的到来。第一种办公方式革新;第二种各种智慧系统,办公室的自动化跟原来不一样;第三是各种基础设施,包括城市基础设施都有革命性的变化,产生了许多能源节约方式;第四是各种商业模式的变化;第五个新的建筑材料,比如说,大家通常认为在一个建筑里,立面能量损失最大的途径是窗户,现在玻璃做到保温性能比一般墙体材料还要好。

他总结说: 互联网+智慧能源赋予城市全新内涵,第一点是大数据技术与节能技术的融合,第二政府层面,能源数据公开,第三个私营部门能源数据公开。如果三个做不了公开,就做不了大数据;如果三点可以做到,智慧建筑与智慧城市的万众创新将出现井喷的现象。

这个恰恰就是中国提倡“万众创新”所希望看到的一种情况。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