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河北:节水好务农,节水好务农,精打细算水长流

   2015-10-21 中国经济导报2620
核心提示:农业是用水大户,我国农业用水方式比较粗放,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与世界先进水平0.7~0.8存在差距。作为80%以上为农田井灌区的农业大省——

农业是用水大户,我国农业用水方式比较粗放,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与世界先进水平0.7~0.8存在差距。

作为80%以上为农田井灌区的农业大省——河北,是典型的资源型缺水省份。数据显示,农业用水占河北总用水量七成以上,为确保粮食生产,平原区地下水超采面积达6.71万平方公里,年均超采量近50亿立方米。

为此,河北省建立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并于今年将试点范围扩大到衡水、沧州、邢台、邯郸、石家庄5市63个县。那么,这样一个水资源紧缺的农业大省,又是如何为自己“解渴”的呢?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随“2015节水中国行”采访组来到沧州市海兴县探访。

项目建设解农业用水难

“过去,我们这里的农业灌溉不是统一管理的,农民自己浇地,每个村都有深机井进行抽水灌溉。”海兴县水务局局长郭胜林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海兴县地处沧州区域内地下水严重超采区,地表水资源极为匮乏,开采深层水是农业灌溉最主要途径,但由于临近渤海,地下水超采存在地面沉降和海水倒灌的危险。

不过,现在海兴县农业用水已逐步由地下水转变为地表水。

由地下水灌溉切换成地表水灌溉,在合理的地理范围内引水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在海兴县张会亭乡南部,中国经济导报记者看到马庄扬水站附近农田成片,它所调引的灌溉水源便是漳卫新河水,承担着9.2万亩农田的灌溉用水需求。为让水站的水流到田间地头,要将主干沟渠、坑塘全部联通,从而将水调引过来。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发现,在海兴县的农田中,每相隔50米便有一个出水口,供村民灌溉使用。据介绍,在项目区内共铺设田间低压输水管道26万米,安装田间出水口4642套。

“以前,俺们有水才浇地,没水就不浇了。”张会亭村村民马俊环对记者说,现在有了铺设好的田间管网供农户浇地使用,浇水省事多了。

此时,站在田地旁负责该片区域统一灌溉的水管员补充说,“我们可以实时监测管道流量及压力等信号。”地表水通过田间扬水点加压后进入田间管网,在扬水点处设置智能水表和传感器,可实现流量、水量的实时采集、自动存储和远程传输。

记者了解到,通过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实现节水得到了村民的支持。“全县2.1万亩的小麦改种杂粮,由两季作物改为一季作物。”海兴县农业局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但是,改变农业种植结构虽可有效节水,对农民收入以及粮食安全是否会产生影响呢?

“不会受影响,种植结构调整后,每亩地国家会补贴500元。”海兴县褚宋村村支书褚俊岭坦言,由于水资源匮乏,种小麦需要投入很多,他家6亩田地已不再种植小麦,正自发种植新作物——粟。“这种作物不用人为浇水,靠自然降水就可以生长,作物产量不低,收入比玉米高。”

协会、水价双管齐下节水保农耕

张会亭乡是农业大乡,全乡耕地面积5.1万亩。耕地土质全部为水浇地。“过去我们这儿的村民浇地,都是利用漳卫新河客水,每家每户仅靠一套用于浇地的小型机械。”张会亭乡农民用水协会主席高宝河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每到灌溉季节,地里水龙交错,既影响交通,有时也会因为抢水造成临地户的矛盾。

为改变一家一户分散灌溉模式,统筹安排、确保质量、有序对农户耕地进行普灌,在2014年底,由5个村支书发起,筹备成立了张会亭乡农民用水协会。

如今,一家一户全力出动,日夜灌溉的现象不见了。高宝河介绍说,“我们有专人负责协会辖区内灌溉工程建设、运行、管理和供水调度。负责向用水户供水并按标准收取水费,向供水单位缴纳水费。”协会的性质是全体用水户通过民主方式组织起来的从事农业供水的群众性社会团体,属于非营利性的户主合作用水组织。

高宝河告诉记者,以前自家浇地每亩的费用是60元,这其中包括电费和人工费。但现在有了农民用水协会,每亩地灌溉费用仅为25元。

张会亭乡小路村村民吴娥连指着自家长势良好的玉米地说,“农民用水协会让俺们省了不少力。原来自己浇地还要铺好设备,很费劲。现在统一管理,连在外务工的村民也不用为灌溉自家农田而请假回来了。”

价格杠杆撬动节水。为树立村民节水意识,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海兴县按照水资源费征收标准,试行农业灌溉用水阶梯水价。简而言之,如果村民灌溉用水超过额定范围,则要在一定程度上多交水费。

村民们告诉记者,现在自己都本能地想去省水了,“虽说现在是多用水多花钱,但灌溉成本仍比过去低。”

严格管理,杜绝超采

“为了从严管理取用水,我们把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与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结合起来,建立水资源监控体系,强化地下水管理。”河北省水利厅有关负责人介绍说,除生活用水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新打机井,同时,对全海兴县303眼灌溉机井实行一井一证一表一卡管理。

在改革创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方面,只有明晰工程产权,才能有效落实管护主体和责任。“我们推行‘建管一体化’和水利管护模式,也就是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郭胜林说,此外,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对各类出资主体建设的水利工程明确产权归属。目前,海兴县已完成水利体制改革与水权分配。

若要合理利用地表水与地下水,优化地下水资源利用布局,防止地下水过量开采和污染,水资源监控系统建设便是实时信息管理监控的“千里眼”。

值得一提的是,在海兴县,水资源监控系统建立了非农用水户水量检测点系统,检测数据通过互联网及时传输至管理平台。

具体而言,可查明各层地下水的水位,富水性等水文地质特征和水化学特征。形成地下水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分析及信息服务为一体的信息系统。

此外,为使农民根据墒情数据变化来控制灌溉次数,海兴县建设安装了墒情检测总预报中心,检测分站,检测点,实现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