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是我国的重要工业原料。近年来,我国煤炭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目前煤炭利用方式粗放、能效低、污染严重等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为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不久前,西北能源监管局对煤粉高效燃烧技术发展情况进行调研,中国电力新闻网进行了跟踪报道。今天,本网刊发记者对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煤炭经济研究院煤炭上市公司研究中心主任邢雷的专访文章,敬请关注。
记者:近年来,大气污染压力持续加大,舆论普遍归罪于煤炭,“燃煤即污染”的观念根深蒂固,一些地方鼓励发展“煤改气”等“去煤炭化”项目,您怎么看待这种观点和做法?
邢雷:近年来,我国大气环境严重恶化,雾霾天气不断出现,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和生活,人们普遍将其归罪于燃煤造成的污染,鼓励发展“煤改气”、“去煤炭化”等提法和措施十分普遍,认为这是解决大气污染的唯一途径。
我并不完全赞同这种做法。煤炭的大量使用必然造成空气污染,这是肯定的,但煤炭的使用未必是雾霾天气的根源,山西省一直是煤炭的主要生产和使用地,但空气污染却明显低于华北地区,过去一些使用煤炭非常多的地区空气很脏,却并不一定有雾霾,雾霾天气与煤炭燃烧的关系究竟是怎么样的,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更为重要的是,一国的能源结构取决于一国的资源赋存条件。我国富煤缺油少气的自然禀赋条件,决定了中国不可能大量使用天然气、石油等清洁资源,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煤炭依然是我国的主要能源,这一点无法改变。因此,只要从技术上解决煤炭清洁使用的问题,我们依然可以大量应用我国的煤炭。
记者:在您看来,怎样改变“燃煤即污染”的观念?
邢雷:煤炭的使用必然带来污染,但随着技术的进步,燃煤造成的污染却在不断下降,甚至已经出现零排放燃煤发电技术。可见,技术进步可以解决燃煤的污染问题,煤炭的清洁利用是可以实现的。
更为重要的是,尽管石油、天然气、新能源较为清洁,但其成本却较为高昂,如果大量使用这样的能源,我国相当多的企业是承受不起的。我国的制造业总体水平还比较低,科技含量不高,主要依靠其成本优势,如果使用高成本的能源,这一优势将不复存在,我国产品将丧失竞争力。因此,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必然还是要以煤炭为基础性能源,只要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排放标准,燃煤少污染是可以实现的。
记者:目前,工业锅炉、散烧煤污染治理形势严峻。在煤电减排空间日益缩小情况下,实施工业锅炉改造、减少煤炭分散直接燃烧成为各地节能减排主要方向之一,您认为煤粉高效燃烧技术发展前景如何?
邢雷:目前,我国燃煤发电行业减排空间已经不大,必须对工业锅炉、散烧煤污染进行治理。我国燃煤工业锅炉占全国工业锅炉总量的85%,每年耗煤约7亿吨,占我国煤炭消费总量的20%,排放烟尘近800万吨,占全国烟尘排放量的40%以上,排放二氧化硫600多万吨,占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的1/4以上,是我国第二大煤烟型污染来源。此外,我国每年散煤燃烧约2亿吨,基本上没有任何环保措施,也是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加快工业锅炉改造,减少煤炭分散直接燃烧,将使占我国煤炭消费总量1/3左右的煤炭得到清洁利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煤粉高效燃烧技术前景是十分广阔的。
记者:在煤粉高效燃烧技术推广方面,国家陆续出台一系列推广节能高效煤粉锅炉系统技术的相关措施,甘肃、陕西等地也相继出台有关支持政策,但专门针对散烧煤治理、工业锅炉改造的配套政策、技术标准、实施细则等尚未出台,您认为,推广煤粉高效燃烧技术,亟需加强哪些政策支持?
邢雷:发展煤粉高效燃烧技术是推动燃煤工业锅炉改造、实现节能减排、促进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目前在推广方面还面临着一系列困难,例如,工业企业由于效益不理想,缺乏技术改造的动力和财力,尤其是煤炭企业效益下降,面临全行业亏损的局面,依靠煤炭企业去推广煤粉高效燃烧技术困难较大,这需要国家对工业企业、煤炭企业进行技改财政补贴。另外,应进一步推动城市化进程,尤其在北方实现撤乡并镇,人口集中,以利于集中供暖供热,减少散煤的使用。
记者:目前,包括煤粉高效燃烧在内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有哪些困难和阻力?如何解决?
邢雷:目前,煤粉高效燃烧技术在内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遇到的主要困难和阻力有以下方面:
首先是观念方面,要改变燃煤即污染的传统观念,理解通过技术进步,煤炭也可以实现清洁利用,从而在外部环境上为煤炭的清洁使用创造条件。
其次是技术上,尽管我国在煤粉高效燃烧技术在内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上取得了一系列进步,但仍在一些核心技术、成套设备等方面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努力解决,并在经济上有实现的价值。
最后是经济上,不论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开发还是应用,初期往往都是不具有经济效益的,因此,不管煤炭企业还是工业企业,大多不愿承担改造费用,尤其在煤炭行业十分不景气的条件下。因此,需要国家财政在煤炭清洁利用技术和改造上给予财政支持。
记者:煤粉高效燃烧技术的发展和市场应用目前处于什么阶段?如何加大推广应用力度?
邢雷:煤粉高效燃烧技术的发展和市场应用目前都处于初期阶段,需要加大推广应用力度。一是从舆论上进行宣传引导,二是加快技术研发和重要设备的国产化研制速度,三是加大环保处罚力度,四是财政上给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