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机器换工引领智能制造 开创“富美漳州”

   2015-10-26 中国经济网(北京)2260
核心提示:近日,《漳州市〈中国制造2025〉实施纲要》出台,该纲要把智能制造列为漳州制造的主攻方向,大力推进机器换工和工业设计,以此力促产业转型升

近日,《漳州市〈中国制造2025〉实施纲要》出台,该纲要把智能制造列为“漳州制造”的主攻方向,大力推进“机器换工”和工业设计,以此力促产业转型升级,打造竞争新优势。

当前,漳州市工业增加值总量居全省第三位,传统产业基础好、比重大。因此,转型升级的首要一环就是要将现有石油化工、特殊钢铁、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等4大主导产业的增量做大做优。

如果说,将现有产业增量做大做优重在转型,那么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则是升级的主要方向。目前,漳州市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与新医药等4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已初具规模,去年实现增加值占规模工业比重的12.4%,占全市GDP的5.4%。但其总体规模偏小,核心技术较少,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

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在了解了漳州产业发展状况后表示,智能制造可以从3方面考虑:一是产品,包括各种工业产品如何进行升级换代;二是生产过程,要求实现数字化、网络化;三是产业模式,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为此,漳州市在全面调研学习的基础上,明确智能制造要着重推进4项工作——推动智能化改造、推进“机器换工”、发展智能装备制造业、提升工业软件支撑能力。

在位于漳州华安经济开发区的正兴铝车轮项目生产车间内,记者看到技术人员通过控制器输入相关指令后,智能机器手就挥舞“长臂”,“抓”起产品初坯,输送到生产线上进行锻造、冲中孔、旋压、热处理等工序,环环有序衔接。

该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条生产线是世界第一条全自动化铝合金锻造卡车轮圈生产线,是正兴集团从传统的钢制车轮朝高科技的铝车轮转型迈出的重要一步。与传统生产线操作相比,有了智能机器手后,每个操作工位只需1至2名工人,在避免工人接触到高温产品同时,保证了产品的一致性和精准度。

近年来,漳州积极探索以“机器换工”方式降低用工依赖、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推进智能化、自动化改造。不少漳州龙头企业在“机器换工”道路上也大胆尝试。

但是,“机器换工”不可能一蹴而就。“推动‘机器换工’成本高、风险大,这是漳州面临的首要难题;其次,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基础薄弱也是一大制约因素。”漳州市经信委产业研究室主任李春源表示,“机器换工”并非简单的先进装备的“买”来主义,还需要将先进的自动化、智能化生产装备与企业已有的生产工艺和设备进行有效对接。这是一项技术含量高、专业化程度高、跨行业、跨技术领域的工作。

福建明鑫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曾伟明说,使用自动化设备已是迫切选择,也是发展趋势。希望国家能加大扶持力度,对“龙头企业”精准扶持,起到有效的示范和带动作用。这有助于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企业技术升级改造,推动智能化进程。

产业转型升级,离不开先进的工业设计。在漳州万利达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正忙着生产一批出口的平板电脑。这些平板电脑完全由万利达工业设计创新中心自主设计,采用环保材料制作,结构更合理,产品体积小,外观轻薄靓丽,更有效降低了成本。

近年来,漳州市在推进工业设计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工业设计中心正蓬勃发展,工业设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体系也逐渐成熟,工业设计大赛、工业设计服务平台等也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有序铺开。目前,漳州市共建成4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5家市级工业设计中心以及14家市级工业设计创新中心。

目前,漳州市正积极推荐企业申报工业设计中心,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同时,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工业设计中心也正在积极筹建中。该中心既承担产学研任务,还承担社会服务功能,为漳州中小企业提供工业设计、产品创新设计、制造业等提供创新平台,推动漳州市制造业向高增加值产业升级,拓展制造业的发展空间。

围绕产业转型升级,漳州市将进一步做大做强工业,带动一产提效、三产提速,加快发展新产业、培育新业态,壮大经济整体实力,力争让漳州更富裕、百姓更富足,早日实现“富美漳州”建设目标。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