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做房地产业的招商银行 访招商地产董事总经理贺建亚

   2014-06-04 中国节能网2490
核心提示:原标题:“先不要在洗礼中倒下,再想怎么活得更有意义” ——访招商地产董事总经理贺建亚
  深圳蛇口海上世界,招商地产开发运营的滨海主题文化娱乐综合体。 (罗康林/图)
 
  招商地产董事总经理贺建亚。 (资料图)

  南方周末生于1984,迄今三十而立。三十年,不仅是一张报纸的历史,也是中国众多产业力量诞生、崛起的历程。它们如今都与南方周末一样,站在三十年的门槛上。南方周末将和它们一起品味、见证历史。

  在中国的开发区热、新城热席卷一个又一个城市,并催生了一个又一个鬼城、睡城之时,当年的改革发轫之地蛇口开始了新的拷问:一个地区的经济活力究竟从何而来?一门心思卖房子赚钱的开发商,还能给一个城市带来什么?他们如何真正成为建设者,而不是掠夺者?

  5月的深圳蛇口,天空澄澈。这里曾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发轫地,如今是深圳最宜居的地区之一。而作为蛇口的主要建设运营者,招商地产在这个月刚刚度过自己三十周岁的生日。

  招商地产的前身是蛇口工业区建设指挥部房地产科。30年前,在蛇口几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由政府支持的一群改革者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授权。从中国南方一个偏僻的小渔村到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工业区,蛇口实现了第一次蜕变。

  1984年,蛇口工业区把房地产科独立出来成立公司,这家名为招商地产的公司便成了中国最早的房地产企业之一。此后30年,招商地产有过曾被称为“招保万金”的辉煌,也有过面对城市产业空心化的彷徨。而这个当年只有一千多人的小渔村,已经发展成为85万人口、产值超过600亿的园区。

  在中国的开发区热、新城热席卷一个又一个城市,并催生了一个又一个鬼城、睡城之时,当年的改革发轫之地蛇口开始新的拷问:一个地区的经济活力究竟从何而来?一门心思卖房子赚钱的开发商,还能给一个城市带来什么?他们如何真正成为建设者,而不是掠夺者?

  2014年5月,招商地产董事总经理贺建亚接受了南方周末记者专访。贺建亚从1990年大学毕业到招商局至今已24年,其间在招商地产就待了14年。

  “什么叫再出发?怎么再出发?”

  南方周末:今年是招商地产成立三十周年,一个企业的而立之年意味着什么?

  贺建亚:三十而立,人的一生当中到了30岁,确实是告别了过去的青涩,无论是事业也好,家庭也好,都要有所成就的时候。从我们企业角度来讲,如果和招商局集团这种百年企业相比,招商地产还是年轻的。在经历的30年里,其中有十几年都是中国房地产火热时期,能不能今后也像百年招商局基业常青,这是我们思考的。

  我们希望招商地产也能有百年以上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还希望能体现家国情怀。光活了百年,时间久,但贡献不大,留下的足迹不清晰,也没有多大的意义,所以现在想的是如何能够让这家公司活得更久远、更有意义。

  南方周末:跟招商局百年相比很年轻,但放在中国房地产的发展史上,还是比较“老”。回望过去,招商地产有哪些积累,在未来又会带来怎样的变化?

  贺建亚:30年是一个波澜壮阔的过程,但仍然是一种野蛮生长,是跑马圈地式地以规模和量取胜,大家在竞技场上都拼命往前奔跑,拼命地把规模搞得更大,速度更快。在一段时间内,也有一定必要性,但是过度追求它,就会违背了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

  我们在中国地产公司里尚算历史悠久,也有一定全国发展的经验教训,我觉得更需要多去思考一些未来怎么有效地转型发展。

  我们已经在做产城融合的事情,未来招商地产在这个方面要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招商地产诞生于产业园区,我们原来是蛇口工业园区的房地产公司,是为了这个园区的配套建设而诞生。30年来,在蛇口这片土地上,围绕着蛇口本身的城市功能转换、人口变化、产业升级,不停地在做文章,这在中国没有一个企业有过。所以这30年的积累积淀对我们意义很重大。

  这对中国其他城市同样意义很重大。就像当年蛇口模式是改革开放的一片试验田,它引发了中国各地改革开放的一系列行动一样,现在三十年后的蛇口遇到的问题,很多其他城市一样也会遇到。

  我们已经做了七八个大大小小的综合园区,有的做完了,有的在进行中,我们会把一些实践进行有效归纳和提炼,希望能够创造中国有效城镇化的模板。

  蛇口也是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缩影。一个30年前的对外出口加工区,曾经有过很多当年中国的第一,30年后蛇口提再出发,什么叫再出发?怎么再出发?一般的房地产开发,这早已没有什么再出发的东西了,但现在蛇口依然充满了活力,不断产业升级,以及出现社会管理的新东西,我觉得这也是中国社会未来的一个窗口。

  “都变成了睡城,这个地方的经济活力从何而来”

  南方周末:在招商地产与蛇口发展的30年中,有哪些失败和成功?

  贺建亚:我们一开始是围绕着园区的需要来做配套,这个有经验也有教训。经验是你在一个地方做房地产业务,离开这个地方的产业需求,这个配套的东西没有多大生存力。

  30年前蛇口一片荒滩,你建楼卖,肯定不可想象。所以我们做出口加工区,围绕着产业内容、生产性质,建港口,以港兴市。也做一些必要的宿舍,宿舍有普通员工的,也有好一点的花园洋房。

  但前些年发展相对被动,市场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就是迎合市场需要,并没有相对超前引导一个地方有效发展。比如说我们一开始都是以厂房为主,做传统职工宿舍,但是当产业要搬迁了,就是空心化,什么东西来填补呢?如果我们能有效洞悉城市发展和产业发展的需要,主动进行产业调整,并提前做一些环境营造的配置,那就不仅仅是被动来什么产业,我配什么产业,而是营造什么产业,并相应进行配套提升。

  最近这十年,我们开始做这样主动性思考。毫无疑问,蛇口需要区域转型升级,这儿的钢厂、铝厂一定是要搬迁的,我们需要考虑在这个地方怎么可持续发展。

  南海意库就属于典型的出口加工区,这个地方因为产业调整腾空了,怎么办?最简单的就是把厂房拆掉,盖一大片住宅,一般的发展商最容易考虑这么做。

  但我们觉得整个园区规划里面已有住宅,这样一个地方大量建高密度住宅,会破坏整个蛇口原来已经形成的格局。更重要的就是都变成了睡城,这个地方的经济活力从何而来呢?考虑来考虑去,最后定位做文化创意产业,进行大规模的节能改造。

  这是不如把它建成住宅卖掉那么快,但是它在你手上,还可以持续地经营。一平米的租金原来是20块钱,后来变40块钱,再变60块钱,这也叫增长吧。这里面进来了企业,税收不断增加,地方政府非常高兴,产业升级了,解决了更高一级城市人口的就业和素质问题。

  南方周末:这种方式能复制吗?

  贺建亚:想把蛇口故事复制到别的地方是困难的。挑战在于产业本身不能复制,唯一可以复制的是管理运营这个产业的一些方法,要因地制宜来设计每个地方具体是做什么内容。

  南方周末:漳州开发区是怎么做的?

  贺建亚:漳州开发区是招商局受国务院领导的委托,说咱们能不能在经济上打破一下“福建前线”的概念,既然能做蛇口工业区对港,那在福建再做一个对台的出口加工区。

  漳州开发区早年走的是重复蛇口的路子,后来发现行不通。现在在进行重新定位。那个地方身处厦门湾,和台湾之间的关系会越来越紧密,它有机会成为从传统的出口加工区向现代滨海城区转型的模板。

  深圳的前海也有同样的问题。我们走过中国很多地方,欣慰看到很多地方城市化发展的速度很快,从一个城市搞一个开发区,到造新城,新城一搞都是几十平方公里,上百平方公里。但这个地方真能形成产城融合,能形成非常繁荣、环境优美的新城吗?有的可能可以,有的可能变成鬼城和睡城。

  所以招商地产有责任和使命——我们进入了28个城市,下一步还会有几个。在这些城市里,像其他发展商一样,我们也会做住宅业务的快周转,这依然是战略任务之一。但我们不会只做这个,一定要选择能够做新城开发,或者旧城改造的东西,充分利用我们的经验,符合当地政府的规划和建设理念,也符合当地经济成长的一些基础规律。

  往前冲的代价

  南方周末:2014年国务院推出新型城镇化概念,但你也提到,一些城市新区面临空心化的挑战。像招商地产进入的城市贵阳、常州,或者烟台、日照,这种城市新区空心化的挑战越来越大,如何应对?

  贺建亚:以前大家在跑马圈地,不会想这些事,供需矛盾也忘却了,反正好像需求总是源源不断,现在突然发现没需求了,一个地方严重供过于求了。

  前些年人家也说,招商地产怎么发展这么慢,你看人家都长这么大了,你还那么小啊,我们股东也急,每年增长23%都嫌低。一定会有压力,也就一样要向前去冲,这必然会带来一些代价,也就会随行就市抢一些地,在一个已经开始供大于求的市场上,由于没有经过理性充分地判断,冲进去了,那就得接受这方面的教训。

  烟台和日照,我们是2013年才进入的。虽然它是三、四线城市,并不是现在大家喜欢的主战场,但我们恰恰认为这样的城市有非常好的条件。这并不是考虑当地市场需求。如果按当地市场有效需求,不会在这样的城市重投入。我们的思考,可能更多是跟另外要谋划的领域有很大关系,就是分时度假和养老产业,这是很庞大的需求。

  未来中国中产阶级的分时度假需求挺强烈。他们已经不再是到此一游去看一看了,一定会像别的国家一样,到了中等发达阶段,会和家庭一起享受比较安逸度假的时光,我们需要根据这样的需求做出自己的特色服务来。

  养老也是一样。多种方式的养老既是国家的问题和责任,也是发展商的生意和机会,因为这都是人的需求,也都跟居住空间有关系。中国的养老行业的有效需求将逐渐出现,这个领域内大有可为。像绿城董事长宋卫平把公司股权卖掉了,转行去做养老太英明了,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战略选择。

  “我为什么一定要超越保利、万科呢?”

  南方周末:地产业以往一直说“万保招金”,但万科与保利过去几年发展很快,招商地产规模一直没有做上去,最根本的原因在哪?

  贺建亚:“万保招金”是一段时间内资本市场喊出来的一个说法。当年起步确实也差不太多,其中金地、招商和万科几乎是同时在深圳启动的。这些年下来,在市场上拉开了差距。

  应该客观地来看待这个事,根本原因还是招商局集团对于我们的定位和要求,跟保利和万科不一样。

  招商局集团一直坚持规模、质量、效益均衡发展,坚持基业常青的理念,它不是没看到中国房地产业有不错的发展空间,但是招商局的港口和交通基建业务、金融业务同样需要发展。过去十几年,投房地产业有很好的收益,但招商局资源配置在港口和金融行业收益更丰富。从招商局来讲,这是合理的一个战略。要是把资源都配置到房地产领域,我相信我们不会是这样的一个规模。

  但我们在这个领域,特别是招商局的三大核心主业之一后,和自己的过往以及在招商局里面的作用相比,又已经大大增强了。招商局在新时期,强调产城融合的互动,它是唯一一个有产业又有金融的大型集团。下一阶段,产业和金融有效结合,产业和城市建设有效结合,这个推动力是很大的,这也将会成为我们非常重要的竞争力之一。

  南方周末:所以招商地产在集团的定位已经跟以前不一样了,获得资源配置的能力会比以前更强?

  贺建亚:一定是这样。细心的人可以观察,招商地产在招商局集团的地位、作用、影响将会日益强大。当然,集团方方面面的资源调配和支持的力度也会进一步增强。

  中国房地产过去十年的发展以住宅为主跑马圈地,招商局集团出于资源配置的考虑,没有在这里面做更大投入。而恰恰到了现在,新城镇化这种对产城融合互动的强大需求,可以在这个领域内狠狠地来施展一番拳脚,形成集团军作战。

  未来一段时间内,5到10年,在新城镇化的进展当中,招商地产一定会扮演很重要的角色。过去并没有更多的遗憾,并不是失误,也不是什么严重的教训,只是说那是经历过的一个客观结果。

  我老拿我们和招商银行去做比较,招商银行规模比不上工农中建,发展速度上也不见得比浦发和兴业那么快,但是招商银行一直最稳健,口碑最好,综合效益最佳。我们招商地产,难道就不能在房地产行业有这样一个追求吗?我为什么一定要超越保利、万科呢?我也不必去羡慕融创这样的企业,走好自己的路,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服务好客户,让社会认同,企业员工对你有尊重感,这就是一个好企业。

  “抄谁的都不行”

  南方周末:万科的标杆是美国地产企业帕尔迪,招商地产的标杆是什么?

  贺建亚:我们没给自己定一个标杆,如果非要定一个,那我刚才讲了,做房地产业的“招商银行”,或者汽车业的丰田。行业内,我们做了大概将近30家比较有特点的房地产公司的研究,从中吸取一些营养。但你抄谁的都不行。

  南方周末:招商局一百多年来都有振兴民族家国的使命与情怀,但房地产是个被称为流着“不道德血液”的行业,招商地产怎么平衡?跟其他的房地产企业相比,招商地产有什么独特之处?

  贺建亚:招商地产很有特点,因为有历史传承,所以它的负责人就有一种特别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集团的这些掌门人,一代一代的,当他接掌这个位置的时候,马上有一种使命,能够为这个企业带来什么,能够为这个社会带来什么,甚至在历史上留下一些什么。老板也跟我们谈,谈的都是这个问题。

  像我本人,1990年毕业就来了招商局系统。那时候是热血青年,投奔特区。我是学航空航天的,才来的时候是在码头做信息技术管理,后来做了一些年投资管理,1999年到招商地产。

  我在招商系统24年了,在招商地产15年了。这家企业的凝聚力还是很强,中层以上的骨干流失率很低,干到40岁以上说离开这家企业的更少。

  我从毕业就在这个集团里工作,我没打算退休之前再去招商局以外的企业做。

  我们班子里,绝大多数都是大学毕业就来招商局,一干就几十年。好处是有比较强的归属感和忠诚度。如果说有什么坏处,可能多元性不太够,现在也在力图让班子的构成更加多元化一些,可以更有活力。

  我刚才也讲到了,希望招商地产能够像招商银行在业界那么受尊敬,那么受认可。现在还远远没到这一步,先不要在洗礼当中倒下了,然后再变成一家优秀的房地产企业,这是我个人的愿望。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