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海曙的董姑娘惊喜地发现,自己的生活圈突然“空降”了一批红绿分类垃圾桶。不光社区、街道,连常去办事的一些政府机关也换上了环保分类垃圾桶。
她不知道,这些动作不过是“课前预习”。目前,生活垃圾分类已正式纳入海曙区的政绩考核。
昨天,记者从海曙区城管局获悉,海曙区出台了专门的考核办法,正式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与循环利用工作纳入各街道和区级各部门的绩效考核,为实现垃圾分类投放全区化和规范化补上制度短板。
据了解,该区目前开展城区生活垃圾分类的区域均被划入考核的责任田。同时,成立领导小组统管考核具体工作,不仅对各街道和部门下发“责任书”,还细化考核评分标准,每一条标准都附有对应的加减分值。
“我们会按照月度考核和年度考核相结合、专业考核和公众监督相结合、过程管理和目标管理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开展综合考核。”相关负责人介绍,各街道的考核分年度考核和月度考核,内容包括辖区分类收集覆盖率、辖区分类效果、队伍建设、项目保障、收运作业体系、宣传工作、公众监督、工作机制建立八大方面,其中年度考核20分,月度考核80分,总分100分。区级各部门则每月进行一次考核,内容包括工作机制等九个方面,满分100分。而在考核方式上,海曙区对基层街道是采取引入第三方考核评价体系;针对区级各部门,则是每月审核上报的工作完成情况,不定时实地抽查的方式开展考核。
基层街道作为垃圾分类的前线,需执行较多的考核硬指标,其中小区分类收集覆盖率和数量要按计划达到规定目标,各街道至少创建1个示范小区,需建立一定成员数额的垃圾分类培训员、督导员和志愿者队伍,此外还要力争实现居民无投诉等。“我们也鼓励街道积极探索垃圾分类工作创新。”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凡是街道在实践中形成垃圾分类工作经验,有一定的推广和借鉴价值,可予以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