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第二届核能安全技术高峰论坛大会顺利召开

   2015-11-04 中国核网 2430
核心提示:2015年11月2日,第二届核能安全技术高峰论坛在中国科学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如期举行,包括国家主管部门领导、两院院士在内的海内外300余名专

2015年11月2日,“第二届核能安全技术高峰论坛”在中国科学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如期举行,包括国家主管部门领导、两院院士在内的海内外30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会场,围绕我国核能发展与核安全文化践行、后福岛时代的安全改进以及内陆核电与核电走出去、先进核能安全技术理念等热点问题进行了研讨。高峰论坛9个大会报告主要内容如下:

1.《培育核安全文化,促理性协调发展》

环境保护部华东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主任俞军

报告指出目前我国核电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1.由多头管理、各自为阵造成的统筹发展与自主创新之间的矛盾,2.人力资源短缺与安全生产问题,3.设备制造能力瓶颈与合格产品的问题,4.核安全文化表面化、滞后于核电发展,5.由后福岛效应带来的公众对核能的可接受性的瓶颈。随后,俞军主任对核安全相关的法规和监管体系作介绍,并强调要建立一个由公众、核电参与者、许可证持有者和监管部门共同参与并负责的核安全生态链。最后,俞军主任对核安全发展趋势做总结:目前国际社会已形成对未来核电安全的共识,我国政府积极组织全面安全检查,修订相关规定;夯实四块基石,强化八项支撑,全面推进核安全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建设。

在随后的提问环节中,有观众对十三五期间核电发展要求的发布时间提出了疑问,俞军主任回答:十三五核电发展要求已经制订很久,并有很多研究报告支持。但具体何时发布,还需征求相关部门的意见。

2.《发展核电是减少我国温室气体排放和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辐射防护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研究员潘自强

首先,潘院士对不同发电能源链的排放因子、对公众健康的影响以及对环境的影响进行比较,指出核能是一种环境友好的绿色能源。随后,他对内陆核电厂的安全及环境问题进行阐述,并指出:我国内陆厂址可以做到保证内陆厂址不会受到流域洪水威胁。内陆核电厂正常运行工况下的环境影响是可接受的,事故工况下,内陆核电厂放射性污染是可控的。潘院士认为,内陆核电完全可以达到不低于滨海核电的安全水平,我国具备发展内陆核电的条件。同时,他指出我国核电发展需要特别重视的两个问题:一个是放射性废物管理问题,一个是核安全文化欠缺问题。他对我国的核安全文化水平表示担忧,特别指出了安全文化不够的表现:只满足符合标准,不对问题深究;只讲剂量限值,未见或少见最优化;废物处置与核事业发展不适应,有的核电基地废物存放已超过20年;没有建立完善的事故和事件反馈机制,说事故、时间,言必称希腊等。

在观众提问环节,一位观众请潘院士对我国“内陆核电”发展的进展及展望作出评述。潘院士认为,现在是时候启动内陆核电了,甚至已经有些晚了。而“内陆核电”是我们的一个“发明”,国外没有“内陆核电”这一说。我们应该针对相应的问题,研究并解决,同时做好与高层的沟通工作。

3.《创新引领,科学发展,持续不断改进和提高核电站的安全性》

中国核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冠兴

李冠兴院士主要从四个方面说阐述了我国核电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1.最近中国挺入英伦,这是我国核电走出去的里程碑事件,我国已经跻身世界核电发展的第一方阵,实现从核电大国到核电强国的历史跨越,我国核工业发展的第二个春天已经来临。2.李冠兴院士对“积极推进核电建设倡议书”进行了解读。在倡议中,广大科技者们庄严而自豪的承诺,我国建设的核电站是安全的,不会发生类似福岛的核事故;在内陆建设核电站,可确保不会污染长江和相关水源。3.他认为我们要充分吸收福岛事故经验,要充分认识到诸如堆芯熔化的小概率严重事故。4.最后他引用了托马斯.弗里德曼的《世界是平的》一书中的话以及奥巴马2015国情咨文演讲中的话,说明我国创新能力低下的情况。他表示,我国要积极研发新技术,实现核安全领域的中国创造。

4.《重大专项研发与国家能力提升》

国家重大专项先进压水堆工程总设计师、上海核工程院院长、国家核电副总经理郑明光

报告主要讲解了我国AP1000、CAP1000以及CAP1400的研究进展情况,报告对AP1000的主泵问题进行了回顾,并重点介绍了CAP1400的研究情况,分别从安全设计、经济性、先进性以及技术特性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表明我国已经具备先进的核电设计理念和强大的核电设备制造能力。最后,他总结说,CAP1400是集国家之力与行业智慧,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标志性工程,是具有竞争力的国际品牌,有力支撑国家“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5.《先进核能系统安全研究与思考》

会议主办方、中科院核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吴宜灿

报告从Naturehighlights刊载的一篇关于切尔诺贝利事故环境影响的研究引入,强调安全是核能发展的基本保障。随后他指出未来核能的发展在于经济性、技术先进性、可持续性以及应用的广泛性。在报告中,他总结了核安全研究的范畴和关注点,并介绍了核安全所在先进核能系统安全研究方面的一些实践和思考,总结出“四个革新”的概念:1.理念革新:人们对核能的安全期望来源于社会,发展于技术,最终服务于社会,因此安全目标要从技术重返社会;2.技术革新:不能通过无限制增强纵深防御的办法来解决安全问题,采用革新型反应堆,实现物理上消除,才是最终出路;3.方法革新:对于先进反应堆的安全评价方法,不能只采用压水堆的实证主义,必须重视理论引导,采用系统化评价体系;4.措施革新:随着安全关注重返社会,在政府/工业界/设计院和社会之间应建立和通过第三方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在这些理念的引导下,他还介绍了核安全所在核能自主软件、数字反应堆技术、铅基反应堆、核应急等方面的实践工作。

6.《中国核电厂关键业绩指标概述》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理事长张华祝

报告中,张华祝理事长根据核电厂同行评估与经验交流委员会的业绩指标年度研究报告,对我国核电厂关键业绩状况做简要介绍,同时介绍了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在促进我国核电厂业绩指标提升方面所做的工作。报告指出,我国核电厂在WANO业绩指标综合指数排名状况良好,总体状况平稳,17台中有10台机组的综合指数排名处于WANO先进行列(前1/4),且相关性能与发达国家是可以比较的。

7.《后福岛时代日本核电发展》

日本东京大学核专业学院、日本原子力学会副会长上坂充

上坂充教授首先介绍了日本东京大学核专业学院的基本情况,随后上坂充教授指出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日本核能发电量所占比例逐年上升,而在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之后,所有核电厂处于临时关闭的状态,核电所占比例也跌入谷底。随后在2014年日本政府确定的第4战略能源计划中指出“核能是一项重要的基本负载电力源”。在2015年4月制定的长期计划中指出,在2030年核能比例将占总电力的20-22%。上坂充教授还从能源安全、经济效率以及环境适应性三个方面评估核能发电,阐明能源最佳组合中是要包括核电的。报告中还总结了日本福岛事故的经验教训和改进,并介绍了新的核监管系统。

8.《我看福岛核事故》

中国核动力研究院院士于俊崇

于俊崇院士从抗震设计、堆芯熔化和安全壳熔穿、LOCA事故、二代加核电与福岛事故、福岛事故教训这五个角度发表了自己对福岛事故的看法。于俊崇院士认为福岛事故是对现役核电技术的一次大考验,必须认真研究事故过程,把经过事故考验证明是成熟技术传承下去,把事故过程中证明不可能出现的假设排除掉,以进一步提高核电安全性和经济性。

9.《华龙一号安全设计与防城港二期示范工程进展》

华龙一号总设计师、中广核集团工程设计院院长咸春宇

主要介绍我国自主设计的三代核电“华龙一号”的最新研究进展。首先他介绍了华龙一号的研发历程,表明“华龙一号”是有着坚固的技术基础的。然后详细的讲解了华龙一号的技术方案。最后,他对防城港二期示范项目的进展做了介绍,表示该工程已经具备开工条件,有着安全、成熟、经济、先进的特点。“华龙一号”将承载着中国核电“走出去”战略的庄严使命,是“新常态”下核电产业“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重要基础。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