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的发布会表明,我国汽车总量将不再“疯狂”增长;发展新能源汽车、淘汰黄标车、推广小排量汽车、扩大自主品牌海外市场、建立优胜劣汰的车企管理机制,并开放电动车企业生产资质,将成为汽车业的转型方向。
11月5日上午10点,工信部部长苗圩在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上介绍,1-9月份我国汽车累计产量同比下降了0.8%,销量同比增长了0.3%,基本处于零增长。“我国已经连续数年成为世界第一大产销国,汽车工业总量上已经很大了,不会再维持两位数这么高的增长了,但维持比较低速的增长还是有可能的。”
所以我们要做整个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改变发展方式的重大调整。今后将更注重海外市场的开拓,加强黄标车报废更新,发展以电动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做结构的调整。
“新旧”更替促结构调整
在发展新能源汽车方面,7月10日起施行的《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并不限制什么企业才能“新建纯电动车企”。目前,已有几十家非汽车企业申请,有关专家正在做评审。而没有生产资质的企业,只要符合政策,达到汽车生产准入条件,就可以逐步成为生产电动汽车的企业。预计不久的将来,将会有若干家符合条件的企业进入到新能源汽车生产的资质许可范围里。
国家最近一系列新能源利好政策,比如国务院会议反复强调各地不得对新能源车限行限购,已实行的应取消。目前对乘用车限购的上海、北京、贵阳、广州、天津、杭州、深圳七个城市,除了北京还未确定外,都已经完全放开了对新能源汽车牌照的限制,并有免费上牌、免购置税、免费停车、半价补贴等等优惠政策,不一而足。国家还在积极制定电动车充电政策标准,努力推进充电桩的建设。
同时将继续加大老旧汽车报废更新的力度。中国现在有900万辆黄标车(排放还达不到“国1”标准的车)还在使用。所以加大老旧汽车淘汰更新的力度,一是符合环境需求,二也促进汽车消费市场结构的改变。
要淘汰更新的不仅是旧车,更是落后车企。中国虽然连续数年成为汽车第一大产销国,但仍是大而不强。从分布来看,汽车整车的生产企业数量偏多、个头较小。工信部建立汽车行业的退出机制,主要是为打破企业汽车生产资质的”终身制”,并建立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机制,最终督促落后的企业技术改革、转型升级;不过,如果达不到,也可以通过兼并重组来提高整车企业的生产集中度,从而增强实力。
第一批公告里的48家车企,今年10月31号迎来“最后的审判”。其中12家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整合到大集团里面去了,22家企业近期正在接受考核,14家企业的生产资质被取消,也就是“退市”——这期的名单即将公布。
现在又有10家整车生产企业、102家改装车企业和23家摩托车企业马上将作为第二批进行发布。“车企退市”这项工作制度将有望按照长期坚持下去。
“大小”相宜助产业升级
本着“节能环保”的精神,国家着手推广小排量汽车:从10月1号开始,对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半征收车购税。一个月过去,效果初显——10月份,1.6升及以下排量的乘用车产量达到了128.3万辆,同比增长12.2%,比9月份提高了10个百分点;乘用车产量比例从9月份的66.7%提高到69.5%。从这个侧面来看,“购置税减半”的效果还是挺明显的。
中国虽然是“第一大汽车产销国”,但其实产销量主要还是在自己国家,所以生产和消费市场相对封闭,新的增长点也有限。随着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海外市场的开拓变得愈发重要。海外市场的开拓不仅仅是整车的出口,更要立足在当地生产,甚至在当地还要本地化的路径,作为战略性的出口——就像外国品牌在中国的合资车企一样。
综上,我国汽车产业不仅要在产业链上促进新能源车和新车企的发展,还要淘汰末端的旧车和车企,从国家战略上讲,不仅要在内勒紧能源消耗的“裤腰带”,还要推动我国车企“走出去”,占领海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