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新能源车阴影:理想主义光环下的错位失衡

   2015-11-11 南方都市报2400
核心提示:新能源车研发到了需要均衡产品结构布局和零部件产业布局的时候了。再也不能一厢情愿地陶醉于国内电动车与国际品牌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国内电动

新能源车研发到了需要均衡产品结构布局和零部件产业布局的时候了。再也不能一厢情愿地陶醉于“国内电动车与国际品牌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国内电动车市场成倍增长”的理想主义光环中了。

2015年10月14日,丰田高调宣称到2050年将会停售纯汽油动力汽车,届时只会出售混合动力及燃料电池汽车,但无意开发纯电动车。此后两周,丰田和中国合资生产的一款油耗(L/100km)只有4.2(相当于普通2.0L车型50%)的非插电式混合动力车高调上市。

显而易见,作为世界第二大汽车制造商,丰田的新能源经营策略发生了明显转向。丰田甚至不惜以开放5680项汽车氢燃料电池专利与世界车企共享为代价,换取氢燃料电池车在全球市场的升温。

丰田的混合动力车更是大刀阔斧地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全球普及。1997年首款混动车型上市至今,该类车型已在全球销售了804万辆;丰田预计到2020年,油电混动车的年销量将达到150万辆;届时丰田全球累积卖出油电混动车型数量可达1500万辆。丰田宣称,此后其在华混合动力车型产品线将丰富至10款产品。

新能源经营策略发生转向的并不只有丰田。明确将于2013年国产的大众纯电动高尔夫,至今不见踪影,随后大众便强调插电式混合动力是其发展的重点。

国际上,电动混动之争从未停止过,但有一个共识,就是新能源车型需要多维开发。

中国目前走的路子,是和丰田当年擦肩而过。今年以来在政策激励下,我国新能源车市场快速升温,电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成倍增长,更多期许让新能源行业散发着理想主义光芒,不止一家企业没有厂房和生产线、仅凭投融资就进入电动车行业,企图白手起家制造电动车并尽快上市。

但冷静地看,国内新能源市场发展并不平衡。

政策导向力度在各地区的不平衡,导致新能源产品在新能源车试点城市和其它大部分城市冷热不均;有高额国家和地方新能源车购车补贴政策支持的个别大城市销量提升很快,更多没有政策支持的大中小城市市场并没有启动。

目前市场表现很好的新能源车型,无一不是政策激励的结果,主要是电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的高额补贴激励作用显著。有的城市,国家补贴加地方补贴,额度超过10万元。靠着这些补贴,市场才逐渐升温。但国家和地方出台的补贴政策只是权宜之计,去年以来直至今后,政策补贴额度都将逐年递减,虽有增加购车摇号几率、免送牌照、免费停车等后续政策支持,但补贴政策退出后的高成本产品本身,就足以将很多新能源消费者拒之门外。

很难想象政策退出或部分退出、补贴额度锐减,而企业的新能源车型研发制造成本一时还难以下降,那时,新能源车市场还能否持续升温。暂且不论国家的高额电动车补贴政策能持续多久,仅就地方来说,绝大多数城市的财政吃紧,地方债务繁重,高额补贴势必难以为继。新能源产品研发上,对纯电动车的研发过于集中,成功研发插电式混合动力产品并上市的,目前只有一家企业;非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的研发成果寥寥,不见成熟车型上市,更不要说氢燃料电池车型的研发,既没有成熟的项目规划,更不见有成熟的产品发布。

零部件配套上,中国的太阳能电池仍在研发中,不见市场应用;电池生产,除了个别企业,都是靠进口。

服务设施上,逐渐升温的新能源车消费与依然冰冷的充电设施建设失衡;超前的新能源车消费意识与滞后的新能源服务功能失衡。

电动车火爆的非主观性及政策依赖,电动车充电设施的理想化规划和现实性需求远水不解近渴的矛盾和全国性普及电动车的艰难,使国内新能源车市场烧火棍子一头热、一厢情愿的现实,让新能源车理想主义光环下出现了一层阴影。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各类新能源车型均衡布局、政策的时间延续和空间覆盖协调均衡、滞后的服务设计建设与超前的市场理念引导结束错位失衡状态,实现新能源短期开拓市场与长远技术储备的结合,是中国新能源产业规避产业风险并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从世界新能源发展趋势上看,混动车型将是新能源主打方向。日本丰田氢燃料电池是其长远目标,是战略长项,混动车型是其近期目标,是战术短项,长短结合,相互承接,既有成熟的战术动作,又有长远的战略思维。

对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动车情有独钟的背后是简单技术容易上马,高额补贴能赢得市场。丰田新技术支持下的混合动力车型不必依赖高额补贴,售价只在13万左右,未来价格还会更低。与中国合资的这类车型很可能挤占国内电动车市场,让艰难推广的电动车雪上加霜。国内部分企业厚此薄彼避重就轻,对电动车这一单一品类趋之若鹜,很可能导致未来新能源产品竞争的被动。电动车研发瓶颈在电池,在其技术含量已经告罄,充电站滞后、消费超前的错位无法解决,电动车普及缺乏后续潜力,临时性政策无法解决持久性难题的当下,只有电动混动分头出击,眼前市场推广和未来技术储备兼顾,才有可能推进市场持续升温,避免政策的进退造成新能源市场的大波动,避免政策依赖下的市场火爆在政策退出后,成为昙花一现的虚假繁荣。

新能源车研发到了需要均衡产品结构布局和零部件产业布局的时候了。笔者认为,公益公交可以重点推广电动大巴,民用产品尽快研发非插电混动和太阳能电池以及氢燃料电池,插电混动应与充电桩同步配套发售。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应成为未来新能源规划中重点解决的问题,再也不能一厢情愿地陶醉于“国内电动车与国际品牌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国内电动车市场成倍增长”的理想主义光环中了。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