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陈家珑:从循环经济角度分析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

   2015-11-13 中国建材报 2240
核心提示:11月1日,在2015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召开期间,垃圾资源化分论坛汇聚了百余位行业资深人士。期间,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单独作为一个重要板块专门

11月1日,在“2015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召开期间,垃圾资源化分论坛汇聚了百余位行业资深人士。期间,“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单独作为一个重要板块专门展开研讨。

会上,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建筑垃圾管理与资源化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陈家珑作了题为《从循环经济角度分析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报告,向参会人员介绍了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开展情况,并对未来加速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进程提出了积极的意见和建议。

本版刊发相关内容,希望给行业内人士提供一些思考和借鉴,从而共同推动我国建筑垃圾资源产业化的进程。

北京建筑大学教授陈家珑

建筑垃圾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我们遇到的一个新问题。但是由于我们的准备不足、重视不够,认识也不到位,缺少规划和建设,体制机制也不健全,政策不落实等等原因,目前我国建筑垃圾处置现象仍然是“能乱倒就乱倒、能填埋就填埋”,认识还限于垃圾的处理和环境卫生的层面。

2010年到现在,我国已经有10个省市和167个地区,出台了关于建筑垃圾管理的政策。但是仔细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已出台的相关政策中明确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从省级层面来看不到20%,从地区来看也仅仅是22%。

当前,全国32个省和直辖市已经开展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工作,全国已经有的和正在建的建筑垃圾能力在100万吨以上的,大概有60家左右,小规模的处置企业有几百家,总处理量不足1亿吨。

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只有5%左右,与国外发达国家平均70%以上,还有很大差距。而且已经投入生产的企业当中,能够满负荷稳定运营的并不是很多,盈利的更是少数。

长期以来,我国的建筑行业都是采用传统方式施工,原料消耗大,加上管理的落后,从而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虽然已开始进行新型建材开发和利用,但规模和数量还非常有限。对建筑垃圾的利用刚刚起步,还没有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建筑垃圾资源化手段,从而资源化进程缓慢。

资源化进程缓慢的原因和迫切性

与国外发达国家高资源化率相差较远的原因,我认为关键有两点。

首先认识仍是关键问题。从循环经济的角度来看,对于建筑垃圾的处理,与单纯的垃圾处理来说是不同的。首先是时间段上,从循环经济角度来讲,是要关注建筑垃圾从建筑物设计、施工,到建筑垃圾产生、拆分、加工、再利用等全过程,而如果从垃圾处理的角度来看,一般垃圾处理只注重末端。在人员上,如果从循环经济角度来考虑建筑垃圾的问题,肯定是要全员、全体国民共同参与。如果单纯从垃圾处理上考虑,那么也就是环卫系统、卫生系统等少数人员的关注。在效果上更有本质的区别,只有从循环经济的角度,才能够真正实现“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如果仅从垃圾处理角度上来看,就考虑不到减量和再利用,资源化效果也会很差。

所以,我们应该从环境、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考虑建筑垃圾的处置问题,即在循环、再生、利用的基础上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

第二个原因是建筑垃圾来源是多变的,成分复杂且数量不稳定。如果是开发商连片开发,产生的建筑垃圾就会更多。另外,建筑垃圾中混有大量的金属、木材、塑料、纺织品、土和生活垃圾,形状、规格变化很大,原料的加工破碎强度也不一样,这便会增加建筑垃圾的处置成本。

从当前我国建筑工地拆迁现场来看,一般建筑物拆了就找空地堆放,如果空地再需要开发,那就转移,这就是目前建筑垃圾的原料堆放情况。这样一来,建筑垃圾处理就非常困难,它的处置成本要远远高于利用天然原料生产建材产品的成本,再生产品在市场上就没有竞争力,企业就不赚钱。目前建筑垃圾“谁产生谁负责”原则一直没有落实,补贴也不到位,所以出现处置企业不盈利。

两大原因导致了我国建筑垃圾进程缓慢。同时,加速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进程越来越迫切。

在城市发展中,人的需求和环境能源所承载的差距越来越大。从全世界的发展资料统计,我们目前地球上40%的资源只能满足15%人口的需要,如果我们都要达到先进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那得两、三个地球,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现在我们国家每年基本建设消耗天然沙石120亿吨,每年仅拆除的建筑垃圾有15亿吨,今后大拆大建以后我们预算了一下,每年也不会少于10亿吨。1万吨的建筑垃圾要堆高5米的话,占地要2.5亩。大家可以考虑,现在国家现存的建筑面积,就光建筑这块,不说构筑物,大概就是600亿平方米,将产生600亿吨建筑垃圾。如果我们这600亿垃圾永远是填埋的话,那我们将来的国土会变成什么样?这是无法想象的。

循环经济原则应贯穿全过程

基于以上现状,很多人要问,我们到底该怎么办?从循环经济角度又该怎么发展?

在设计阶段要考虑建筑垃圾产生以后的解决途径和方法,我们的产品是建筑,在建筑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将来总有一天会变成垃圾,不管建筑的寿命提高多长。

目前我国建筑物寿命实际是30年左右,设计规定是50年。要考虑建筑产品当中如何实行减量,比如说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装饰,没有功能性的一些东西,要考虑到新建建筑如果能够合理的利用再利用的建筑材料,再利用的概念是什么概念?就是直接用,不用加工。资源化是什么概念?是把建筑垃圾作为原料,再经过加工,再变成再生产品,所以再利用也是一个很大的方面。

用什么样的体系结构更有利于现在的建筑部品再利用呢?因为建筑上各个功能不一样,寿命肯定也不一样,怎么把这些有机结合起来?拆下来的部品还能够继续使用,不要都一个模式,一种材料。考虑到如何更容易的实现循环利用,如发展钢木结构,这都是百分之百可以再回用的。

在建造阶段要考虑工厂化生产,装配式的施工,减少现场建筑垃圾的产生。

在使用阶段减少二次装修,现在居民再装修实在是太浪费了。在施工拆除阶段分类堆放、装运,能直接利用的直接利用,不能再利用的就变成原料资源化循环利用,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产品质量。这就是发达国家他们源头分类的情况,不管是新建还是改扩建,都是用不同的大的垃圾箱。因为对于建筑施工队来说,处理这些是举手之劳,顺便就分别放了,可是要把它混在一起,垃圾处理厂处理时就费劲了。

建筑物拆除也一样,有些地方是不能够分类拆除的,当然发达国家也有混着拆除,但是他们拆了以后不把垃圾运出工地,而要在工地里进行分类,拆下来以后用机械手把大木材、钢材都分开,小的木材还要人工去捡。虽然人工很贵,但是他们这方面贯彻分类的很好,最后才能把分类的垃圾运出工地。

所以,建筑垃圾资源化应考虑在建筑设计、建设、使用、拆除等资源化全过程,都要落实“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而不是等到建筑物变成垃圾以后,才要解决建筑垃圾问题。

建筑垃圾处置是城镇化发展中一个必须要解决的社会问题,是城市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是建筑垃圾处理最科学的途径,建筑垃圾处理要以循环经济为魂,从体制机制、法律政策、标准等全方面、全过程的落实“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发展这一新兴的环保产业,为子孙后代造福。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