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绿色智能建筑越来越“聪明”

   2014-06-10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3050
核心提示:自然界中废弃的低温余热通过技术处理可以满足暖通空调的使用;小区庭院及道路等公共设施的照明,可以通过智能型亮度传感器实时开启;下班前,通过手机智能开关,可以提前打开家中的温控系统和空气净化系统……

  自然界中废弃的低温余热通过技术处理可以满足暖通空调的使用;小区庭院及道路等公共设施的照明,可以通过智能型亮度传感器实时开启;下班前,通过手机智能开关,可以提前打开家中的温控系统和空气净化系统……

  将节能环保的技术和理念与建筑融为一体,再加上自动化控制的智能基因,这样的建筑就有了一个更加响亮的名字——绿色智能建筑。日前,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的“国际智能建筑与绿色节能技术发展论坛”上,“智能基因”植入绿色建筑的呼声越来越高。

  绿色建筑植入“智能基因”

  据有关数据显示,绿色建筑与传统建筑相比可以实现24%-50%的能耗节约,降低33%-39%的温室气体排放,节约40%的水资源,减少近70%的废弃物排放。

  “绿色建筑必须植入智能化基因,因为绿色建筑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在设计、运行、管理、维护过程中综合考虑因素特别多,因此,从设计开始一直到施工运转,都同智能化密切相关,如果不能科学维护,那么绿色建筑反倒可能消耗能量。”中国房地产技术研究会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孙克放介绍,绿色建筑产业在我国方兴未艾,对于建筑领域节能减排的潜力,政府高度重视。2006年,我国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于绿色建筑作出了定义: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2012年4月,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2013年1月,由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共同制定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出台后,各地也纷纷出台配套措施。但是,只有“绿色”在今天看来已经远远不够,绿色建筑应充分融合并借助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变得“聪明”起来,否则,新能源的利用可能会适得其反。

  记者了解到,绿色建筑智能化是基于绿色建筑的基础之上,采用智能化技术,使其具有环保化、节能化、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集成化等诸多特点,是生态技术与智能化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实现“四节一环保”目标,智能化是必不可少的技术支撑,是实现绿色建筑总目标的重要手段。在智能化设计上,为了促进建筑绿色指标的落实,达到节能、高效、环保的要求,智能化技术服务于“四节一环保”,诸如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常规能源的消耗,实现对气、水、声、光环境的有效调控,对各类污染物进行智能化检测与报警,提供各种现代化的信息服务等。

  创新技术寻找“集成”商机

   相关资料显示,我国智能建筑市场目前产值已经接近千亿元,并且正以每年20%-30%的速度增长。此外,2013年,住建部重点推广绿色建筑、严抓建筑节能的举措也进一步推动了我国智能楼宇市场的发展。除传统节能减排技术外,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开始将创新技术应用在绿色智能建筑中寻找商机。

  深圳台电公司副总经理叶东茂介绍,该公司研发的新一代无纸化多媒体会议系统采用四核处理器,支持多点触摸,支持高清视频播放,带来全新无纸化操作体验,该系统的革新性和环保性丰富和完善了绿色智能建筑的内涵。

  除海尔、美的、长虹等传统家电制造企业开始布局外,小米这样的互联网企业也在今年4月正式对外发布旗下首款路由器,意在通过路由器、芯片、软件系统来构建一个开放式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任何一家想要实现智能家居蓝图的企业都可以加入进来。

  外资企业也在密切关注着中国的绿色智能建筑。目前,西门子正致力于构建一体化的操控平台并扩展大众市场,而这也正好符合中国智能建筑市场的发展趋势。“当今建筑能耗占全世界能源消耗的40%,新建楼宇需要从一开始就采用智能化技术。”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雅祺山认为,未来智能楼宇的发展有两大趋势:集成与融合。以集成为例,即多个子系统在单独发展的同时,越来越多地实现在同一平台上的集成。例如,可以使用电子设备的智能网络来监测和控制电子照明系统,控制程序可以根据数据自动产生某些参数去调节空调,与此同时,暖通、空调、照明等也可以被集成到一个平台,从而提高操作效率和便利性。

  “绿色”与“智能”标准均需完善

  当前,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新智能技术飞速发展,智慧城市的建设已经成为热点。据了解,目前我国已有28个省区市320多个城市投入300多亿元建设智慧城市, 预计“十二五”期间,全国智慧城市建设将带动2万亿元的产业规模。

  目前,我国已有部分地区的绿色建筑采用了智能化技术,如天津首个通过国家绿色建筑二星级设计标识的项目——天津仁恒海河广场项目(住宅部分);湖南长沙的绿色小学——梅溪湖小学的屋顶采用了智能化的可调节遮阳设备等。

  上海市在公共建筑节能工程智能化方面技术先行,于2008年编制了《公共建筑节能工程智能化技术规程》,全面贯彻国家关于建筑节能和发展绿色建筑的政策,主动对建筑内各类用能系统实施智能化节能监控技术措施,以实现降低能耗、提高能效等建筑节能目标。

  虽然绿色建筑智能化技术已在部分地区得到实践,但记者了解到,目前为绿色建筑服务的智能化技术还不够全面,标准的推行力度不大,影响了绿色建筑智能化发展。例如,在绿色建筑领域,我国已编制了一系列标准规范,但是标准中智能化的技术内容还不够全面,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只有“节能与能源利用”和“运营管理”章节提出了智能化技术的要求,而《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仅在“给水排水”、“暖通空调”、“建筑电气”章节提到了智能化设计的要求。

  此外,尽管绿色建材在节能环保方面的优势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但发展缓慢。据初步估算,目前绿色建材仅占建筑业用材的10%左右,产业规模仅为3500亿元左右。国家建材工业铝塑复合材料及遮阳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主任刘翼认为,目前绿色建筑与绿色建材缺乏有机联系,更为关键的是绿色建材评价标准缺失,市场较为混乱,这也成为制约绿色建材发展的瓶颈。

  另有专家表示,绿色建筑智能化的大量技术还有待探索与解决,绿色建筑智能化的相关标准还需不断完善。绿色建筑标准体系应在充分考虑最新智能化技术的基础上逐步健全,为未来发展提供框架,推动和规范绿色建筑智能化的发展。

  住建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以智能化推进绿色建筑、节约能源、降低资源消耗和浪费、减少污染,是建筑智能化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也是绿色建筑发展的必由之路。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