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一带一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新机遇

   2015-11-25 中国汽车报 2470
核心提示:10月30日,2015中国汽车产业区域经济峰会在陕西西安召开。来自国家汽车产业主管部门领导、汽车行业资深研究专家和老领导、国内经济领域著名专

10月30日,2015中国汽车产业区域经济峰会在陕西西安召开。来自国家汽车产业主管部门领导、汽车行业资深研究专家和老领导、国内经济领域著名专家、国内主流整车零部件企业相关负责人等围绕“一带一路汽车产业新机遇”进行深入交流,尤其对新能源汽车的涵盖范围、发展方向及企业的规划战略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

呼吁天然气汽车纳入扶持范围

不同于以往对新能源汽车的探讨,相关领导、企业负责人首先在会上阐述了自己对新能源汽车范畴的认识。在原机械工业部部长何光远看来,新能源汽车支持政策仅局限在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燃料电池汽车领域是不合理的,会间接地对其他新型清洁燃料汽车的发展带来阻碍,不利于技术进步及产品多样性发展,建议把以甲醇为代表的新型清洁燃料纳入到扶持政策之中。

持此观点的还有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袁宏明,他在阐述企业发展战略之前,表达了对何光远观点的支持。他认为,在节能、环保、调整能源结构方面,甲醇汽车、LNG汽车及CNG汽车的优势更加明显,应当纳入新能源汽车领域加以扶持。

会上有此观点并不难理解,“丝绸之路经济带”主要涵盖了中国的中西部地区,该区域煤炭、天然气资源丰富,当地车企在发展甲醇汽车、天然气汽车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受制于甲醇汽车和天然气汽车领域的政策尚不完善、扶持力度相对较弱,对这些企业的发展确实带来了一定影响。以陕汽为例,在商用车下行趋势明显的情形下,作为其主打产品之一的天然气重卡下降幅度高达71%。

除了盼望政策倾斜以外,处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企业也根据自身特点,做出了相应的发展规划,陕汽和比亚迪的发展战略甚为详细。

企业规划有步骤

袁宏明把陕汽“走出去”战略划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要建立完善的产品营销体系,实现沿线区域全覆盖;第二步,要稳步推进产品国际化向产业国际化转型,袁宏明表示,“走出去”只是开端,“走进去”才是目的,这需要企业与当地的文化、理念、道德标准相融合,实现人员国际化、制造国际化、销售和服务国际化;第三步,加快服务型制造战略的落地实施,培育差异化竞争优势;第四步,加大品牌的推广力度,提升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的知名度。

西安的另一家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比亚迪对新能源汽车的布局同样宏伟和周密,不同的是该企业更加注重产品线层面的建设。

比亚迪的战略布局囊括七大常规领域和四大特殊领域,西安比亚迪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振宇解释说,所谓七大常规领域,即城市公交、出租车、道路客运、城市商品物流、城市建筑物流、环卫车、私家车;四大特殊领域,即仓储、矿山、机场、港口;此外,还有一个“542策略”,即百公里加速小于5秒;搭载极速电四驱;百公里油耗在2升以内。

在出口方面,刘振宇表示,比亚迪的新能源客车已在英国、德国、美国、巴西、泰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进行试运行,希望通过运行获得当地政府的认可,赢得出口的机会。

据了解,西安作为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主要生产的车型为秦和宋,长沙将会布局更为小型的电动汽车生产线。

专家提示软实力

企业在制定发展规划时,都把产品、服务、质量作为首要考虑的对象,但在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朱宏任看来,硬件条件决定是不是能“走出去”,软件条件才能决定能不能真正“走进去”。此外,朱宏任认为,“企业‘走出去’不仅要有设备、资金、技术这些硬件条件,还要注意软件条件,也就是我们的质量和文化。”对此,朱宏任主要强调了三点注意事项:第一要研究海外投资的经验教训,合规操作,国内企业往往通过潜规则的方式获得当地政府的认可,由于没有做好环保等方面的工作,仍然被当地政府毁约,这应该成为国企走出去要吸取的教训;第二,要加强企业的合作投资,在走出去的时候,一定要更多地依靠国家的指引,同时企业间要形成合力,降低风险;第三,尊重沿线国家的风俗和信仰。“一带一路”战略无疑为中国企业提供了一次绝好的“走出去”机会,汽车企业若能利用好这次机会不仅能进一步拓展市场,更有助于做大做强国内品牌,增强产品国际影响力。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